APP下载

我不是完美小孩

2018-12-29陈乐萍汪秀雷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2期

设计背景

近几年,“逆商”已成为孩子成长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实中我们虽知道逆商的重要性,却不知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内心强大。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决定在五年级开展“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主题班会。这个年龄的孩子面临初中择校,开始有学业上的压力。同时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他们有喜欢的明星,会在意外貌,在乎周围人的评价,会自卑……成长让他们开始有自己的秘密和精神世界。这时,孩子如果有对自己说“我不是完美小孩”的勇气,有客观定位、评价自己的自信,才能学着自我强大。希望孩子能在活动中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不能因一方面的不完美否定自己其他方面的优势;学着正视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己的不完美,明白决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明确目标、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适用年级

五年级。

班会目标

1.通过活动,能让孩子学会客观认识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己的不完美。

2.通过活动,知道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明确目标、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3.在活动中,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不完美,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可改变的,善于利用无需改变的,做越来越好的自己!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安徒生、林肯的故事。

教师准备:课件,名人故事,自我鉴定表格。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说“完美”

1.今天我们要来聊聊“完美”,看到这个主题,你想说什么?

2.过渡:关于完美,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一个叫“郝完美”的女孩也有话说。(出示课件,播放录音)

3.听了郝完美的心声,你有什么想说的?

4.过渡:郝完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你有不完美吗?

【设计意图】

要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很难,由郝完美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导入,可以减轻孩子在心理上对这个话题的抵触,从她的话中得到共鸣,为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创建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三步鉴定省自身

环节一 完成自我鉴定表(一)

1.填表格(一)。

2.看到自己填的表格,你有什么想说的?

3.过渡:刚刚看大家填表格,说自己的不完美,本来就不多的笑容都没有了。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信,我们来看看郝完美的自我鉴定。

环节二 郝完美的自我鉴定

1.郝完美的不完美。

(1)看到这样的自我鉴定,你想说什么?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女孩?

(2)过渡:可就是这个看起来缺点多多,又不可爱的孩子,却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世界越悲伤,我要越快乐,

人心越险恶,我要越善良,

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

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屈不挠,

不退缩、不怨天尤人,

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2.发现郝完美的优点。

(1)生读。

(2)现在你还觉得她是一个缺点大集合的孩子吗?(她乐观、勇敢、智慧……)

(3)小结:在悲伤时学着快乐,遇到险恶仍然保持良善之心,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勇敢面对,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设计意图】

当孩子审视自身,必定会发现许多不足,乍一看表格,对很多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此时引入郝完美的自我鉴定,之前的心理落差得到缓解,试着以轻松的心态正视自身的不完美。在此基础上发现自身优点,更具积极意义。

环节三 完成自我鉴定表(二)

1.我们也一样,除了不完美,也有优点。完成表格(二)。

2.说说你的优点(做FJcZpy1KgZpBdPxu1UzrWA==事坚持、衣着整洁、学习自觉、待人真诚……)。

3.小结:大家笑着说自己的优点,心情好多了吧?虽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完美,但这只能说明在某方面的欠缺,并不能掩盖我们身上的优点。

三、名人事迹知关键

1.过渡:很多我们熟悉的名人也一样有不完美,例如安徒生、林肯……请看故事——

2.他们有哪些不完美?(安徒生:出身、长相、自卑、内向,15岁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林肯:出身、长相,只上了18月的学。)

3.那他们为什么还能获得成功?(坚持、努力、大量阅读、意志坚定……)

(学生交流过程中整理表格)

4.小结:可见,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完美,而在于明确目标、执着追求、不懈努力!

【设计意图】

榜样对于孩子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在这个环节,通过了解这些名人故事,明白他们也有不完美,可是依然成功了,从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和人生观。

四、鉴定表格导行为

环节一 归类名人不完美

1.引导:那么,我们就该放任我们的不完美吗?观察这个表格,有什么发现?

提示分类:哪些不完美是不能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根据学生交流及时在表格中调整。不能改变的:出身、长相。可以改变的:受教育程度。分歧:内向。)

2.讨论:内向应该怎么归类?

不能改变:内向是天生的,很难改。

可以改变:虽然很难改,但还是要改。安徒生就是因为内向、自卑,一辈子没有结婚。

3.小结:同学们说的都有自己的道理,我认为内向不全算缺点,只是在做某些事情上不擅长。比如,人际交往或上台表演之类的会显得不够大方;但是如果以后从事学术研究、写作或精算方面的工作时,这样的性格可能会更合适,就像安徒生。那我们该如何对待类似于内向这样的不完美呢?

4.学生分组派代表说自己的想法。

5.小结:是的,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但那些严重影响到我们生活,极度困扰着我们的不完美,在特定情况下我们要学会适应,慢慢完善,也许会更好。

根据交流,整理表格:

环节二 区别对待自身不完美

1.重新回到自己的自我鉴定表,也给自己的不完美归类。我们该怎么区别对待自己的不完美呢?

2.联系自己交流。(外貌不能改变;不好的习惯可以改变;性格没有好坏,要看怎么用……)

3.讨论:可是刚刚有同学说,虽然我知道外貌、出身没法改变,可还是没有办法接受,怎么办?

4.回到安徒生和林肯的故事,看看他们的照片,你觉得他们长得怎么样?(不好看,林肯还挺丑……)

5.安徒生就是觉得自己长相丑陋、出身卑微,所以和人交往很自卑,一辈子不敢结婚。而林肯接受了自己的长相,并且觉得自己很有魅力,是个很出色的演说家。不同的态度,结果完全不同。何况和林肯相比,我们都算好看的了。

6.请大家重回自我鉴定表格,划去那些无法改变的,留下可以慢慢完善的,你还觉得自己是那么不完美的孩子吗?

7.小结:希望同学们以后在遭受别人否定而迷茫时,不妨在自己的心里也打上这样一个自我鉴定,相信一定能变得更自信、更勇敢。

【设计意图】

每一个人都有优点、缺点。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更习惯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一个人。在这个环节,试着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初步建立对自己较为客观的自我认识。

五、经典绘本引思考

1.除了区别对待,我们还可以怎么看待自己身上的不完美呢?也许谢尔《失落的一角》能给我们不同的思考。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哪里触动了你。

2.讨论交流。(完美很难,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也会失去原来的美好,我们以为的完美也许并不是完美……)

3.小结:你们的领悟让老师觉得惊奇,一个故事竟然有这么多、这么深刻的感悟。可见,不完美一点都不可怕,每个人都是失落了一个角的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不完美,才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所以请大声地对自己说:虽然我不完美,但我 。(做事认真、待人真诚、有信心……)

【设计意图】

《失落的一角》是一部经典作品,阐述关于“完美”与“缺憾”的寓言:过于追求看起来的完美,可能会失去原来的美好。通过看故事,交流自己的看法,结合实际重新审视自身的不完美,相信一定有不同于之前的自我定位。

六、活动总结明主题

1.当我们有了承认自己不完美的勇气,才能学着正视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己的不完美,正确对待自己的不完美。要牢记,不完美不能掩盖我们的优点,而成功的关键亦不在于完美,而在于——

2.齐读:确定目标,执着追求,不懈努力!

3.孩子,今天的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缺点不可怕、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心情很棒、更有信心了……)

4.小结:你们的感受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我们不是完美的人,但不能阻碍我们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专家点评

一节成功的班会课主题应符合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征,能解决班级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本节班会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明

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敏感、脆弱、在意周围人评价、需要认可的阶段。“我不是完美小孩”恰好符合该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活动,帮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客观定位自己,从容面对表扬和批评,从而提高孩子的抗打击、抗挫折能力。

二、活动巧

整节课的活动以鉴定表格为载体,通过六次表格鉴定活动,辅以名人故事分析、经典绘本思考,帮助孩子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定位自我。明白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努力和坚持,进而悦纳自己,完善自己。整个活动过程有理、有情、有行。

三、情感真

本节班会课孩子的情感历经了:从最初面对自身不完美时的低落沮丧,到能在不完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最后通过名人故事的激励及经典绘本的辩证思考,从而豁然开朗、充满信心。孩子的情感在多维中辨析、在辨析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

点评专家:浙江省温州市名班主任杨燕燕

陈乐萍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东屏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汪秀雷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