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研修: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金钥匙

2018-12-29杨广祥

中小学班主任 2018年2期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队伍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前途和未来。教育部2017年8月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班主任队伍人员培养选拔,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在工作中,笔者发现,当前班主任整体素质情况良好,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角色定位不准确、发展方向不清晰、知识技能不扎实等缺陷。各级学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思想引领不到位、专业培训实效差、建设重点不明确等薄弱环节。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关心培养,更离不开班主任自身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实践证明,专业研修是班主任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金钥匙。

一、用生涯规划描绘专业成长的蓝图

基层班主任事情多、任务重,再加上新时代新问题层出不穷,很多班主任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工作压力大,严重缺乏幸福感。虽然《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强调: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不少教师以种种理由拒绝担任班主任或主动辞去班主任。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基本上以学科教学为重心,班级工作仅仅满足于一般的事务处理,工作缺少主动性,很少研究相关的理论,更缺乏对班主任生涯的长远规划,专业化水平整体有待提高。专业水平的欠缺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调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引起班主任的专业目标期待?可以有效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让班主任在生涯规划中实现成长,获得职业幸福感。

自2012年,笔者参与了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著名特级教师陈萍主任主持的全国“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重点研究“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研究”(该课题被扬州市规划办列为扬州市“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邗江实验学校全体班主任参与了此项课题研究,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所处的专业成长发展阶段,深入剖析自身的知识、能力、兴趣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

处在职业成熟期的班主任崔恒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曾参加过很多活动,也获得过很多奖项,可随着年龄增加,取得了高级教师职称之后,发展的动力不足,产生了职业倦怠感,专业成长的脚步慢了下来,是职业生涯规划让她重新点燃了前进的火把。邗江区辅导员说课大赛特等奖、扬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小论文写作一等奖……一张张荣誉证书见证了她近两年的成长。今年邗江区进行新家庭教育的实验,她积极参加培训,现在是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的成员。她常说:是职业生涯规划让她的专业成长再次腾飞。90后班主任褚心仪刚工作两年多,生涯规划让她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再加上学校德育团队的帮助,她的专业素养突飞猛进。2017年秋学期,她在区、市辅导员风采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特等奖,取得了参加省比赛的资格。她在省辅导员风采大赛开幕式上代表全体选手发言,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受到了专家评委的关注与赞誉,为扬州队获得团体总分金奖立下了功劳。现在她已经成为学校班主任队伍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有一位名人说过:选择一个方向比奋斗本身还重要。职业生涯规划让学校的班主任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素养提升。近几年,邗江实验学校的老师在省市德育比赛中争金夺银,绽放光芒,被很多人称之为“邗实现象”。探其究竟,是职业生涯的规划激发了班主任心中的火种,带领他们走上了专业成长捷径,也让他们在过程中体验了专业成长的快乐、教师生涯的幸福。

二、靠导师引领勇攀专业成长的阶梯

“师傅带徒弟”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传统做法,让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与新班主任“一对一”结对帮扶,有助于快速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成长共同体的新式带徒方式,由德育专家担任导师,吸纳一批班主任成为其研修生,放大师徒结对的效益。一群志同道合的班主任,定期或不定期地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气氛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共同探讨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共同实现专业成长。

笔者工作之初,有幸遇到了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德育专家、扬州市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徐国英老师,徐老师对工作的热爱、对一线老师的关心让我这个毛头小伙特别敬佩。在徐老师的无私帮助与指点下,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不再是问题,顺利地度过了职业适应期。笔者自发地把她作为我的人生导师,工作以她为标杆,自觉提升职业精神,进入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从一名农村小学的班主任成长为扬州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

2015年2月,笔者被调到邗江实验学校工作,分管小学部德育工作。学校新成立了青年班主任成长学院,精选了10位骨干班主任与年轻班主任签订了师徒协议,由笔者担任班主任工作室总导师,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英语教师方娟年轻有活力,担任了五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班级问题、各种类型的班级家长,她常常是束手无策、无力应对。笔者指导她先蹲下身子,了解五年级孩子的特点:这一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逐步自我分化为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好这样的分化,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的存在,而且要发展出一个能够审视“我”的我,能够评价“我”的我,对自己有期待和要求的“我”……针对五年级的学生在自我形象方面的敏感性,自我期待往往投射于所崇拜偶像的特点,引导学生找榜样、学榜样、做榜样,增强行动自觉意识,不断生成新的自我。短短的一学期,方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纯正、积极上进,被评为校文明班级。2016年,方老师所辅导的班活动“‘扬州眼’的回眸与眺望”获得了扬州市红领巾寻访活动特等奖。因工作成绩突出,她还被表彰为邗江区优秀班主任。

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在青年班主任成长学院的大力推动下,在师傅们的指导帮扶下,学校年轻班主任成长迅速,逐步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更重要的是青年班主任成长学院激发了班主任学习的热情,点燃了他们前进的火种,引领着全体班主任不断成长。像方娟、陈耀这样的班主任也逐渐成为骨干班主任,担任师傅指导新班主任,传承作风,传递妙招……学校班主任队伍充满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三、凭教育创新突破专业成长的瓶颈

在学校,有这样一些班主任,他们担任班主任工作8年以上,已经度过了职业适应期、职业发展期,从“入格”走向了“定格”,有了基本的职业认同,可常常缺乏职业发展的动力,陷入职业发展的瓶颈。这时候,坚持教育反思、尝试教育创新是突破专业发展瓶颈的最佳药方。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优秀班主任不应只做“蜡烛”,更要做“节能灯”——以创新有效的方式为少年儿童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不断充电。做“节能灯”,就要永葆前进的动力,不断更新教育的方法。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语)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养成教育特别考验班主任的智慧。高年级的崔恒娟等班主任经过商量,在所在班级组织邗实少年形象大讨论,从精神风貌、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多角度,全面勾画文明友善、好学奋进的邗实学生形象,用最美代言人卡通人物女生小白、男生小祥(取学校所在百祥校区的“祥”为之命名)的美好形象引领学生品格养成。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后,高年级部组织了邗实学生风采大赛,进一步营造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养成教育的水平。

其他班主任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品牌。丁云老师是学校的诗人,她把养成教育的要求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用儿歌、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严书帆老师是品德课骨干教师,她抓住品德教学的主阵地,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养成教育的要求外化为孩子的行为。朱霞老师发动学生创作养成教育漫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滋养。黄莉老师的养成教育序列化班会课,方式多样,灵活创新,极具吸引力。徐爱春老师妙用家校联谊卡,将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及时向家长报喜,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邗实的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用创新攻克了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用智慧开启了专业成长的一扇扇大门,在培育学生的同时也收获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践行了学校“成就自主发展的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

四、借课题研究插上专业成长的翅膀

课题研究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智慧型班主任前行的必由之路。课题研究有助于班主任锁定一个主攻方向,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筛选问题、检索文献、设计方案、撰写申请报告,针对预设的研究序列开始目标明确的探索之旅。课题研究使班主任个体的探索转换成集体研究,能较好地发挥经验的辐射作用,常常能捕捉到新的关注点,在研讨中解决实际问题,在研究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从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出发,建议班主任大力开展行动研究、真做研究、做真研究,通过活动观察、同伴互助、案例分析、反思实践等形式,形成真成果,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课题研究初期可以循着其他优秀班主任的道路,做验证性、运用性的研究,也可以先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后再进行独立研究。2007年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给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选择带来了不少模糊认识,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就很少关心公共事务,我们经常会目睹社会公共设施遭到破坏。面对现实,笔者感到很无助,将信将疑地参与了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编《品德与社会》教材作者、扬州市教科院陈萍主任主持的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公民教育实践研究”。在陈主任的指导下,我们深度挖掘现行小学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要素,探寻小学品德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能力的方法与途径。3年的研究,使我们惊喜地发现,面对公共问题,孩子们不再观望、自保、冷漠、拒斥,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公民与社群应有的“自主、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风范。学生的公民意识明显增强,公民参与技能明显进步。笔者也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培养了研究的意识与能力,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先后发表于《教学与管理》《中小学德育》《中国德育》等刊物,课题组被表彰为扬州市优秀课题单位,本人被表彰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从一名实践型德育教师发展为科研型德育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品德特级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课题研究的历程让班主任的工作不再满足于基础达标,而是追求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能够极大地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最容易让班主任体验到教育的幸福感。现在在邗江实验学校,做课题提升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很多班主任的自觉追求。“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研究”“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的研究”“区域化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常态化的研究”“基层学校普及和推广校园足球的研究”等十多项省市课题为班主任专业成长助力,引领着班主任走向专业成长的幸福大道;涌现出了扬州市十佳班主任崔恒娟、扬州市优秀班主任方娟、江苏省优秀辅导员朱峰……课题研究为邗实的班主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载着他们在理想的天空中飞翔。

在“成就幸福师生”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在“志存高远,追求卓远”的校训激励下,邗实的班主任不断增强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科学设计职业生涯,紧跟导师前进步伐,不断尝试教育创新,勇于承担课题研究,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打造了校青年班主任成长学院的金字招牌,也为当前教育形势下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开辟了道路,做了良好的示范。我们呼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重视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培训工作,为班主任专业成长助力,让广大班主任真正体验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美好,体验作为一名教育人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