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对艺术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8-12-28何爽
何爽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艺术金融 互联网 区块链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一些适配的新技术也集成应用于艺术金融的相关环节,帮助艺术与金融更好地牵手联姻,形成了以新技术应用为助力的艺术品及金融衍生品运作管理新模式,在创新中实现跨界发展。
一、 新科技时代的来临
当前,新科技革命方心未艾,特别是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等的完善和硬件效能提升,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应用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是解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这已经是普遍的社会共识。2015年7月,国务院就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引导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从全国范围看,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指导新技术应用。2017年11月,上海也出台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智能上海行动。目前,包括艺术金融在内的各行业、各领域,加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发展的新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逐步在其各个不同的应用领域凸显了显著特征和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每一项新技术都有其特有的优势特点,但总体来看,随着这轮新科技革命兴起,由于标志了一个新时代变革的到来,所以集中体现出一些技术特征和优势,最大的特点优势就是扩展和延伸了人的信息功能,让人类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在时间、空间上大大缩短。概言之,感觉至少有“三化”和“三性”可供讨论。
“三化”:即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背景下,万物皆数。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大数据与深度学习、自主学习(智能算法)更成为密不可分的“拍档”。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物联网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算法,提高了机器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不依靠人工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处理这些大数据成为现实。
“三性”:即大众性、高效性、安全性。某种程度上,这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价值体验。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的实现,必然带来的是大众参与和安全高效。对此,诸如艺术金融、分享经济等在优化形成最优的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能窥见一斑。可以说,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艺术金融应用新技术后,与数字经济形成了交集,并形成大量数据衍生品,带动了相关企业、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二、 艺术金融体系概述
艺术金融近年兴起,是艺术品市场在新时期与金融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依托艺术品市场将艺术品及其交易进行资产化、金融化的过程。正如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所说:艺术金融体系是在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创新架构体系、金融化过程与运作体系、以艺术价值链构建为核心的产业形态体系及服务与支撑体系等形成的系统活动过程的总和。
目前,随着艺术金融发展,对其体系构成的划分与认识有多种观点,较多的主要是三大部分:一是艺术品金融化运作体系,主要是针对艺术品标的物,以相应的银行、抵押贷款、投资基金、保险、融资典当、价格指数等形式的运作实践方式。二是艺术品金融支撑体系,凡是对艺术金融发展起到支撑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政策、技术、法规、人才、监管等要素的总和都在此范畴内。三是艺术品金融服务体系,这是现代服务业在艺术品金融市场领域发展的一个分支,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主要围绕艺术品交易提供的确权、鉴定、估值、备案溯源、保管、物流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
三、 新科技对艺术品金融化的影响分析
(一)新科技助力艺术品金融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的艺术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迈入了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大众消费时代,对艺术品金融行业需求日益加大,特别是基于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之上的交易模式创新与艺术品资产管理创新正在取代传统交易模式。从发展历程看,艺术品交易发展经历了商品化、资产化、信托化、资本化、证券化,艺术品的证券化就是艺术品金融化的一种形式,是实现艺术品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艺术品进行投资和交易,是艺术品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艺术品金融化不仅是为国家增加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更重要的是提升全民的文化和审美素养。虽然艺术金融化已经提高了艺术品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参与的门槛,但是由于艺术品的特点,其信息的透明度较低,流动性较弱,市场化的程度仍旧偏低。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后,互联网搭载微信、各种APP软件的移动端——艺术品电商的出现,增强了艺术品金融的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线上拍卖、“线下展览+销售”层出不穷,从赵涌在线、亚马逊艺术、雅昌艺术网、嘉德在线、到“HiHey”、“大咖拍賣”……据《Hiscox2017艺术品网上交易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品网上交易总额达37.5亿美元。不仅推动了艺术品的大众化发展和普及,吸引了更多的艺术品爱好者主动加入到艺术品电商的平台,也使得艺术品金融化的全民化、大众化转化成为可能。
(二)新科技推进艺术品金融实践模式的创新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先后与艺术金融结合,推动艺术金融资产化及其消费业态不断丰富、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现许多金融化实践模式:艺术品互联网众筹融资、艺术品基金电子化交易、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艺术品版权公盘交易、艺术品P2P质押贷款模式、艺术品电商交易模式等新型中间产品交易平台,并逐渐形成艺术品市场新的业态。正如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说:“如果一个拍卖企业不参与互联网,不参与金融,他就会与这个时代会越来越远。”在新技术推动下,中国艺术金融业态的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也不断增大,迎来了较快发展。比如,以文化产权交易所、艺术品电商、艺术品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为首的艺术品金融平台交易规模2016年就已接近4万亿元,其中文化产权交易平台邮币卡及艺术品物权交易约为3.9万亿元规模。艺术品数字资产版权交易约为0.02万亿元,艺术品电商物权交易接近0.02万亿元。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艺术品消费金融发展如此迅速,不仅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强大生命力和购买力,更彰显了新科技的创新发展对艺术品金融行业的强大推动力。
(三)新科技促进艺术品金融支撑体系的完备
事实上,随着艺术金融发展,在其支撑体系中,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几乎空白,行业管理组织不健全,作为金融交易,要想有效参与艺术品市场交易活动,制度要非常明确,登记制度、鉴定制度、托管制度、交易制度,都必须清晰透明都必须要有一整套支撑体系的保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金巍认为:“艺术品金融要持续发展,需要在创新和规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需要依靠监管和机制建设,一方面也需要依靠新的技术手段。”而区块链技术平台能够为这一平衡提供新的支撑如何确保仓储、交易安全,监督有力,亟待依靠新技术而非人力来予以保障。比如,一些艺术品存储库房加强新技术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铜墙铁壁”,往往会配备包括红外、微波、超声震动感应、移动探测等感知设备,而这些感知端所产生的感知数据都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才能形成实时或准实时的分析反馈。同时,在艺术品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确权、鉴定、估值、保险、托管、鉴证备案溯源、物流等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境,相信借助于互联网、区块链等新科技的支撑发展,将会得到逐步的解决。尤其是将区块链的特性优势应用到艺术金融体系领域,将进一步完善艺术品金融支撑体系,保障艺术品金融支撑体系的升级。例如,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每个节点既保存了完整的数据,又节约大量的中介成本,数据信息写入后无法篡改,便于政府监管和追踪,也保证整个交易系统的安全可靠;针对区块链开放性的特点,将改变原中国艺术品交易的单向性、隐蔽性和私密性,以其高度透明的特征保证整个交易行为、交易信息的规范性和公正性;其匿名性也可以保護整个艺术品交易的私密性;其数字时间戳技术,可以形成时间数据库,为艺术品的展览、流转、交易提供整体的、安全可靠的交易过程的保障。
(四)新科技帮助艺术品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当前,艺术金融利用互联网新技术、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针对艺术品的特种金融服务。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带动下,一种全新的交易、交流、展示、链接、沟通服务渠道已经形成,将突破传统艺术金融在数量、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瓶颈,从传统重视融资、收益而轻视服务、体验到如今的重视用户体验、双向互动、快速便捷、交易规范的艺术金融服务功能转变。随着一些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使得交易渠道更为通畅多样,交易流程更加富有效率、公开、透明。据了解,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业板产权线上托管平台,以“文化艺术版权”为核心,结合区块链技术,借助互联网手段和金融工具,通过“3+1”架构——艺术公馆、文产商城、掌柜艺拍与艺术品版权区块链应用实验室,提供文化艺术品设计生产、宣传展示、培训交流、孵化运营、投资消费服务,最终实现文化艺术品与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打造公开化、数据化、金融化、规范化、大众化的文化艺术金融产业集群。
四、结语
艺术金融是中国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必须紧密依靠科技进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与艺术金融体系的融合,既能为其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也为其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对艺术金融模式的创新、艺术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的完善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