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浅谈
2018-12-28王芹
摘 要:高中化學应当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即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性质,提升高中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积极将化学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生活中的相关实践有机结合,让化学课堂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结合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教学方法;高中化学
长久以来,高中化学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出现单一、纯理论性、枯燥讲解的情况,得不到青少年的课堂支持,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因此,探究生活化教学理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十分必要。以下就结合化学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教学体会和感想,期望可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利用生活现象,助力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具有开发人智力、拓展实验分析能力、提升逻辑推导能力、培养人综合科研精神等综合教学效能,也是组成高中整体化学教学课程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由于高考对于化学实验操作的考试缺失,加之学生的基础理论部分薄弱,造成了学生难以构建高效的化学实验学习效果。其实化学实验教学与我们的生活现象密切相关,将生活教学的理念融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切实可行,因此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着重关注。
比如,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刚刚削完皮的苹果,如果不及时加以封装,而是暴露在空气中,果肉表面就会变成红色。针对这一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苹果会变红的原因是什么?”此外,为了凸显苹果变红的客观真实性,我们还可以展开实验对比,一边是刚刚削完皮的苹果,另一边是削完之后立刻加以保鲜膜封装的苹果。通过对比,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空气与苹果之间存在的氧化反应原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被激发,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积极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提升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通过结合生活化理论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可以有效将教学内容进行课外延伸,使其既能丰富课内的化学知识讲解,又能更好地向课外拓展,帮助高中生开阔化学视野,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氮和磷”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立足“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的讲解,因为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比值不同,氮气的含量约为78%,而氧气只能占到21%,而氮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以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而存在的,由此教师便可引导出“氮元素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知识讲解,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让学生到教材中寻找答案并讨论。学生结合已经知道的化学知识和教材中新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紧张的讨论,将生活中的各种关于氮元素的性质和反应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证,从而多元化地获得知识,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也让化学知识更具实用性。
三、让学生参与到化学生活实验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技能
新课程改革中还明确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此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学习中,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具体的实验现象而分析抽象的实验原理,实现由感性认知向理性推导的思维转变。在实验操作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将得到锻炼,提升了其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比如,在教学“活性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知识时,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常用材料“洗衣粉”带到课堂,让学生开展对比实验:准备两个相同的盆,倒入等量的洗衣粉,一边掺入等量的温水,一边加入等量的凉水,对比两边溶解油污的速度。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测试”“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等实验,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更掌握了如何应用化学知识方便生活的技巧,对学生的生活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来说又是一次不错的提升。
总之,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更应当结合生活开展课堂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化教学理论开展课堂教学十分必要,我们作为高中化学科目的教师,应当扛得起这一教学的大旗,通过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技能;丰富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提升实验操作能力;激发青少年积极学习化学的兴趣,让教学实现拓展,让学生实现腾飞,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实验操作的殿堂中达到整体素质的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挺谊,李华.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回归与应然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8).
[2]陈春芳.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赵丽雪.立足多彩生活,建构高效课堂:刍议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9).
作者简介:王芹(1979—),女,汉,安徽省六安市,本科学历,中学一级,化学教育。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