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互动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影响解析
2018-12-28聂长清
聂长清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数学教学如何开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情况,更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传统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引、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一个过程,缺乏主体体验。而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精神。为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重点阐述了小组合作互动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小组合作互动;初中数学教学;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学习效率
新课标提倡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而不是教师单方面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变成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参与者。反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显然,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互动能促进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老师间的合作,使得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在评价探究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对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在此教学引导和转化中,数学的所有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均为新的、未知的,要让学生从未知向认识过渡,需要很大的转变。这就要求老师时刻提醒自己将課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概念形成过程、解题思路探索过程和计量单位教学的单位观念建立过程中,以评价和探究的方式进行,使学生能在探索数学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中,我将其分成“画角平分线”和“学习角的性质”两个内容进行教学。在“画角平分线”内容教学中,我让学生上台自行画出角的平分线,让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上台的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在点评结束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半径的长度要比角上两点的距离大,在引导学生说出原因之后,让学生相互间进行探究。接着,组织学生开展测量探究,并对自己说出的原因进行验证。在学生做完这些“任务”后,从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和求证中对“角平分线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再比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以前后桌组成一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开展讨论,以发挥每个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讨论结束后让小组代表起来说明本小组观点,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待所有小组都发表完观点之后,我再进行总点评,并引导学生说出答案:相离、相切和相交[2]。多方讨论、发表观点、点评、归纳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而且还能从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养成讨论、发表意见和提出异议的自学习惯。
二、在创新提问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怕建立起“统一模式”。所谓“统一模式”是指建立起统一的答案。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一改传统教学方式,去掉“统一模式”,追求多种答案,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这就需要多在课堂中创新提问问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比如在讲解“乘法公式的平方差”一课时,可以以创新提问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几何面积问题:当边长为x的大正方形减去边长为y的小正方形后,求剩下的几何面积。接着引导每个小组使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和求解该几何面积。在促进小组互动和合作交流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此外,鼓励学生创新提问问题就要在课堂中制造气氛,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创造勇于创造新问题的课堂环境。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含量和深度,只要学生能在课中或课后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见解,教师就应当给予鼓励。比如,我曾在复习“储蓄的利息”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老师,对定期内提前取款的利息计算,课本中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定期利率进行计算的,但是我爸跟我说过,现在银行实行的方法都是按照活期利率进行计算,我也去银行问过工作人员,他们和我爸说的一样,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对于该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深感欣慰,因为该学生是我们班中数学的佼佼者,在课内课外都十分用功,此次提的问题又能做到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这说明该学生做到了将数学思维引入日常生活中。在该学生提问后,我对其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学习。针对该学生提的问题我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将该问题转换成周末作业,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银行去调查,之后在下节课中拿出来讨论。
三、在合作互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互动主要在于促进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交流,但同时也包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以此在课堂上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的课堂中更加活跃,在合作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在互动环节和教师引导中,发现、思考、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3]。所以,小组合作互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技巧,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中,我将事先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棒子放在讲桌上,并让学生以四个人的形式组成一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根据我发给他们的大小不一的棒子交流、互动,从而一起组成若干个三角形,摆出各式各样的三角形形状,接着让学生带上他们组合而成的三角形形状展示给其他同学,我负责将学生组合的三角形形状在黑板上画出来,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三根大小不一的棒子可以组成不同的三角形。由于组成三角形边长的棒子的大小各不相等,所以三条边组成的三个角度的大小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合作找出三根一样的棒子,并由这三根一样大小的棒子组成三角形,最后将学生组合的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画在黑板上,然后用三角尺量出每个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度数,让学生发现当三角形三条边相等时,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都一样大,都为60度。有了这个规律后,我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各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其中包括2~3个全等三角形,让学生找出图中共有几个全等三角形,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很快,学生都能说出“因为它们的边都一样长”“因为它们的角都一样大”的判断依据。
再比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小组先画出y=5x、y=5x+3和y=5x-3的函数图象,可分工画这三个图象。画好之后,让小组观察这三个图象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很快,学生就能从这三個函数图象中发现它们只是上下移动了若干个单位。通过小组互动合作,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
四、在小组互动中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互动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而团队精神并非所有的工作都一同完成,而是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各自分工完成,明白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清楚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精神,每个小组的分配要求老师要考虑周全,而非随机分配或前后桌分配,最主要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配,确保每个小组中都有1~2个带头人,即小组负责人,带领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好任务。
比如,我在七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游戏竞赛活动。在小组分配中,以6人一个小组,而每个小组中都确保有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成员,并让其作为小组的组长,做好带头工作。在小组分组好之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在简要介绍了搭法后,自己示范一遍给学生看。接着用1分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试着用火柴搭正方形,看最后谁搭得最多,以此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和熟练用火柴搭正方形。在学生都熟练了搭正方形之后,接着就展开小组合作。在开展小组合作之前,先在黑板中列出如下若干问题:
1.搭一个正方形需用到4根火柴,搭3个正方形需用到10根火柴,那么搭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呢?你是怎么得到的?
2.如果用x表示所搭的正方形个数,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用到多少根火柴?与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
3.结合你的计算方法,验一验搭128个正方形需用到多少根火柴?
在列出以上问题后,就将任务交给每个小组来完成,要求小组组长做好小组成员任务分工。为在该小组互动环节中也做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整个游戏留给每个小组15分钟的时间。
在小组分组讨论过程中,我负责到每个小组中巡视,以观察他们的完成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参与小组讨论,以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15分钟后,结束小组讨论,并让每个小组上台在黑板中写出他们通过思考和验一验后得到的成果(算式)。有几个小组得到的算式是一样的,班上学生总共得到三个不同的算式:3x+1;4+(x-1)×3;4x-(x-1)。在学生小组代表成员上台列出自己的成果时,我要求学生在列出成果后说出该成果的思考过程,即是如何得到这个算式的。最后我再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和思考过程加以点评。
这样的一个小组互动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动手、动脑、触动心灵有机联合起来,在自主与合作交流讨论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很好地掌握了该堂课的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互动的评价探究、创新提问、合作互动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训练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踊跃提问题,对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解答提出不同的异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扩展,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彭长安.试论小组合作互动数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74.
[2]张立岩.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7(7):144.
[3]叶德妹.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5):172.
[4]李妍妍.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37):65.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