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
2018-12-28王芳
王芳
“这节课我准备得挺充分的,可为什么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呢?”“我怎么总是达不成目标呢?”这些问题经常困扰着新任教师。我们的课堂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师往往不敢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过于重视面面俱到而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抓不住核心问题,难点得不到有效突破,大费周章备课、授课,却达不到预期效果,往往下课后自己累得一身汗,学生却仍是一脸茫然。这种教学困境的形成主要在于教师备课时搜集的资料太广太杂,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过于强调范围上的广度而忽略精度与深度,不能有效突出重点、难点与疑点,从而影响课堂主旨任务和核心目标的达成。
概括之,新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师所用的教案或者课件呈现的教学目标很多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整个课堂的教和学与教学目标之间关系并不紧密。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经常导致老师累、学生累、教学效果差。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说:“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教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在王希锋校长带领语文教学改革后,我们学校实行“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该模式中的11个课型有效地解决了语文教学中“词”“句”“章”的问题,明确了每个课堂模型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了每种课型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都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
对于“词”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基础过关课一”和“基础过关课二”。
“基礎过关课一”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正确认读一类字和二类字及由它们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一类生字。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整堂课都是围绕“读”与“写”展开,课堂上实行了4人小组的合作模式,4名学生为一个团队,每位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采取两种方法:(1)分小组进行计分,采取答对加分的原则;(2)采取减分制度,对预习不到位或是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适当减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完成正确书写一类生字的目标,可以用书空、笔写、利用熟字换偏旁等方式达成目标,做好听写准备。
“基础过关课二”是对“基础过关课一”的查漏补缺,当天检查反馈,语文字词等基础部分是需要学生进行反复记忆的,对于字词学习的要求,要达到100%的过关率,特殊情况下,做到降量保质,给基础稍弱的学生多一点时间,保证质量,但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基础过关课二”增加了美观书写一类生字的目标,这比“基础过关课一”的目标更高,要求更明确,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字帖,先由学生仔细观察其偏旁、占格、结构等,再由教师范写,之后让学生描红,做到描红不露头,再在田字格中美观书写两个生字,做到巩固练习。
“句”与“章”的教学目标设定,主要体现在“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下的主题读悟课、读写结合课、拓展阅读课、习作指导课等,每个单元设定两个教学目标,一个是语文的人文性目标,一个是语文的工具性目标即知识点目标。前者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法,然后再在悟中读。后者通过语文的工具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整个单元全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主题就是“我喜爱的小动物”。我们在认真研读了课标的情况下,将本单元的人文性目标设定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悟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紧紧围绕这个目标,通过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思考,并和作者的情感产生碰撞和共鸣,从而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知识点目标设定为“学会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这一目标是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在读写结合课上,首先让学生从教材文本出发,复习课本中出现的关于运用反语修辞的语句,再尝试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仿写,从而达到阅读与习作的配合提升。我们又在习作指导课上,指导学生完成整篇关于运用反语修辞描写小动物以表达喜爱之情的文章,以达成学生对篇章结构的掌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训练点,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思维方式,习作水平明显提升。
“单元整合式小学语文教学法”模式下的教学目标是经过集体教研提炼总结而出,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实施的,教学目标真正地契合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