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

2018-12-28李旭鹤

艺术评鉴 2018年14期
关键词:模块化创新

李旭鹤

摘要:本文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将绘画专业课程划分为理论模块、方法模块、实践模块,并将这三个模块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各个模块在整个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来设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新思路。并在“创新”的目标要求下,探讨如何将绘画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转化为创新意识和成果。

关键词:绘画专业 模块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142-02

随着当代艺术大环境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普遍,针对国内专业美院和普通综合类大学的绘画专业教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建国后照搬复制苏联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的绘画类专业尤其是油画专业已被实践证明与当代艺术主流思想和环境格格不入。在意识形态的敌视得到适当的缓和后,新的一波打着“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旗号下的向西方学习的绘画类教学体制改革逐渐拉开。在这场改革中,如何摆脱苏联体制下长期的以技术和手法练习为主要内容的看得见的“画面教学”,转化为充满了“西方味”“前卫型”的以所谓培养独立艺术思想和个性化风格的看不见的“思想教学”,成为主要探讨的问题。这种观念的革命,像极了充满哲学意味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首先形式之上必须有内容,绘画技巧背后必须有艺术思想提供驱动;其次一定的技巧也是围绕着思想的内核才得以存在,思想的完整表达也必须形而下为完美充分的画面语言,贫乏粗糙的技术能力也必然导致思想表达的荒腔走板。实际上目前国内各类学校本科绘画专业毕业创作展示中一味求新求怪的现象也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如何从这种非此即彼的悖论中突围,建立真正有效的绘画类专业“创新型”教学体制,笔者认为可以从理清课程性质与目的,建立模块化教学体制来入手。

绘画类专业教学的主要难点在于帮助学生在技法学习中逐渐找到独特的关注点和切入角度,找到思想层面上专属于自己的表达对象,并形成与这种思想能够完全契合的技法,这也是绘画类专业“创新”的基本含义。这种鲜明的个人视角首先应该建立在长期的技法练习中逐渐形成的个人审美趣味和特色的基础上,其次应该对美术史,尤其是频繁出现在当下生活中的现当代美术风格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结构的要求下,绘画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应该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理论模块

绘画专业理论模块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图像史和美学史,以及广义上的文化史和人類社会发展史为主。历史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了解过往的各种风格流派和艺术思想,更重要的在于理解一定的风格和思想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上。在当代社会里,绘画风格的创新来源应该是对当代社会、当代社会中个体的人的真实体验和观察。事实上,绘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技法学习与专业创作脱节,基础能力与想法表达脱节的主要原因,即是史论学习与实践创作距离太过遥远,理论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指引和批判的工具。这种遥远,在于史论学习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介绍和分析现当代艺术主要的风格流派和艺术思想,而当代艺术的一切内容,都将以各种形式成为绘画创新更近距离的坐标与参照,这就为绘画专业的图像史论课教学指出了新的侧重点:在创新的目标下,应该将教学的重点从古代和近代部分转为现当代部分。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绘画专业的史论课教学应当从图像风格的罗列中跳出,将讲述的重点放到特定的图像风格与历史上下文之间,以及特定的图像风格与特定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上,即重点从“怎么样”变为“为什么”。只有在对“为什么”的思考中,才有可能让学生明白从深层的根源到表层的图像之间的演变过程,明白如何观察分析周围的社会生活,从哪个角度切入等问题。总之,对于创新而言,图像史论课的意义应在于探讨从内在于社会形态与历史事件的驱动传导到外在的图像风格这一流程,以此为当下的学生将自己观察分析的触角伸向社会提供案例和启发。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图像史论课程一定要想尽办法让学生通过对过往的学习不断对当下提问,这是理论课学习的终极意义。在教学大纲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的设计里,要将指向当下社会的讨论与分析作为重点内容。这种讨论与分析应当摆脱泛泛的宏观论题,真实的从个人化的心理体验出发,从对心理体验的描述中指向真实的社会问题,并最终落实到可想可见的画面语言上。只有做到这一点,枯燥的抽象理论和繁杂的风格史才能成为学生专业创新的资本和工具。

二、方法模块

绘画专业的方法模块课程应包括全部的技法类课程。以油画专业为例,最基础的造型能力的课程如素描写生、色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等,和油画材料与技法类的课程如油画材料与肌理效果、古典油画与现当代油画、丙烯等材料的制作过程等课程都应纳入方法模块课程,此模块的课程历来是绘画专业传统教学的主体内容。在传统教学体系中,面对真实对象的写生,表现三维空间中实体结构的所谓“写实能力”一直是学习的重点,甚至可以说是学习的全部。这一体系的优点(如果这能够成为优点的话)从中国拥有当今世界写实画家群体最为庞大的油画界这一现状就可看出。这一体系的缺点就在于背对不断刷新的美术史发展过程,对当下最前沿最新的美学思想和风格变化极度迟钝,导致的结果是绘画专业的学生所拥有的写实性的画面能力不能与鲜活多样的个人体验和对社会的思考提问有效对接。语言的贫乏必然导致思想内容的空洞,依然导致个人面貌的千篇一律。事实上,国内绘画专业的学生时常面临的困扰就是所拥有画面能力无处可用,想表达的意图又无具体的技术支撑。问题的核心在于所谓的造型能力都有哪些内容?是不是基础就意味着写实?如果不是的话,那么还有哪些能力可以纳入基础课程呢?笔者认为,美术史演变过程中每一个有深远影响的风格流派所贡献的全新的画面样式和语言体系都应该成为在方法模块课程里的学习内容。我们应该意识到,写实能力只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必需的能力,只有实现了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才能摆脱千人一面,形成真正的创新。

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绘画专业的方法课程模块就应该减少写实类的写生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专题风格研究与表现课程的内容,提高综合材料与肌理表现课程的比重,实现从单一的写实能力到丰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转变。

三、实践模块

绘画专业实践模块课程的目的就是打通基础能力与创作之间的界限,也是学生将基础造型能力围绕着个人表达的主题,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技法系统,形成个人审美趣味和面貌的学习过程。

如何从基础能力上升为创作画面?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路径:一种是从造型能力出发,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面感觉,最后将这种感觉安放在一个合适的内容和题材上,是一种技进于道的“正推”。这种路径,关键在于基础造型阶段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有自己审美趣味的画面感觉,并不断完善丰富。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所谓画外的功夫,即对和自己的审美趣味有关联的相当数量的画家的画面语言进行分析、学习、拼接、组合,最终在转化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我们应当建立这样的观念:任何站得住脚的画面风格,都不是无本之木,都是继承和转化的结果。学生在创作课上要思考的问题即是:我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这样的能力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内容?另一种是从观念出发,围绕所要表达的主題选择恰当的形式语言,即从思想内容形而下的“反推”,这种路径,重点不在于思想内容而在于服务于这种思想的形式语言本身能否成立?难点在于如何将创作的形式语言尽可能的向自己在基础课阶段的学习成果靠近?相应的,学生在创作课上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我的创作主题需要什么样的形式?这种形式与我拥有的能力是否有联系?

在实践模块课程阶段,无论是正反两种路径,都需要学生拓宽眼界,对美术史尤其是现当代美术史的经典风格和形式做尽可能广泛的接触,对与自己的创作主题和审美趣味接近的形式要做深入的研究。从美术史宏观的思想风格发展历程,具体到某种形式语言的借鉴学习,最终落实到画面,成为帮助自己创作的工具。这种过程,才真正体现出理论为实践服务,理论为创新服务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推动学生对感兴趣的画家和风格做深入的形式分析研究,并尽可能的将这种分析研究的结果带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来,摆脱那种“写生味”“习作味”极重的画面。

总之,对于绘画专业而言,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模块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理论和方法模块作为学生创新能力的两大基石,实践模块打通两者之间的壁垒,实现能力与能力之间的化学反应,最终在创作画面上实现立场角度创新和语言风格创新。

参考文献:

[1][美]简·罗伯森,克雷格·麦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主题[M].匡骁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2]高名潞.西方艺术史观念:再现与艺术史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模块化创新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AP1000模块化施工在进度计划管理工作的体现
伽玛创力不惧山寨模块化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