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闻琐记 追本溯源

2018-12-28马卓周

艺术评鉴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史料

马卓周

摘要:《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一书深入阐发了宋史笔记音乐的史学理论观念,是一部全面总结研究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历史的专著。通过评析此著,进一步揭示笔记音乐文献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作用与价值,并以此思考史学研究新视角,试图对其学术亮点进行解读和延展阐释。

关键词:宋代笔记 音乐文献 史料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4-0017-02

《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下文称曾著),其独特的研究角度,令笔者产生浓厚兴趣。全书以历时性的撰写方式,从比较前代笔记文献展开讨论,直至论及到宋代笔记文献,亦提供了著者诸多个人思索和客观审视。

一、全景审视:笔记文献的历史文化维度

本书开篇言明,阐释笔记本质,以笔记文献为中心,从撰述特点和叙述内容两个视角展开,进行叙事与描写。

该书具有点—线—面的写作框架,以笔记文献串联历史线索,除“绪论”与“结论”外共七大章节,平均每章三到四节。其中前三章概述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后四章凸出研究问题及史料价值。其多元视野的研究方法,亦对理解笔记文献大有裨益。

本书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究问题,对历史发展与承继的逻辑框架将历史与理论融合,进行概念化的阐述,以丰富的历史文献作为立论依据和框架支撑,建构笔记音乐文献研究的根蒂,强调将笔记文献融入历史维度与文化语境,以探寻宋代音乐断代史的研究。

纵观书著,著者在阐述问题时,总是先引述,然后通过笔记中内容的引入,加以证明,最后将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彰显笔记的学术价值。曾著在笔记中发现的新材料与史料进行對比剖析后,继而呈现出笔记文献在宋史发展中的地位,诸多问题都加深了笔者阅读此书的期待。曾著一书其结构布局均衡,涉及内容广泛,让读者可在对比中见到笔记文献作为补断代史研究的重要性。加之与官史比较,在笔记文献中,可以寻找到许多新的史料足迹,从而体现出笔记音乐文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度剖析:史料文献的书写范式

全著以笔记史料为切入角度,以宋代笔记文献为中心,分析梳理笔记文献走向艺术性的必然,最后,紧扣“宋代笔记”推演笔记文献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全书的笔记史料分析模式,也为中国音乐研究提供了新的关注视角。

(一)史料丰富,凸显史学的魅力

傅斯年曾说:“历史只是历史的材料”。因此做某项研究,必先找寻材料,再分析研究材料,史料为史学研究的第一要义。曾著的最大特点,便是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的发掘与解读。

曾著对宋代笔记文献中含有音乐的进行梳理,随之展开了相关的史料考证和分析阐释等研究工作。运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编制表格17个,插入图片6幅。计量性地一览直观呈现了历代笔记音乐文献的数量、类型、音乐活动考辩等诸多信息,使人读来一目了然,史迹概览。

曾著运用统计学,结合文字诠释,丛书集所辖朝代多,所有笔记小说共381本,单行本150本,现当代论著中包括34本专著、34篇学术论文、15篇学位论文和2本译文。对原始文献史料以图表形式分类、历时呈现,方便使读者自分类别,辨寻史迹。

(二)逻辑严密,活态史料的佐证

本书对文献涉及的音乐人物、音乐活动、音乐文献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考察分析。全书着眼于笔记文献这一事项,经著者与其相关的人物、活动、作品的叙述,使宋代笔记音乐在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中绽放魅力。

如《霓裳羽衣曲》,先引论《近事会元》和《韵语阳秋》中相关的文献,分析撰述特点,《近事会元》保留了此曲流传情况,《韵语阳秋》在保存前人文献基础上,也有此曲的流传信息。其次是引述《六一诗话》《蜀梼杌》《江表志》等文献,曾著通过考证文献的成书年代,并与相关笔记文献互证,层层衍展,得出笔记文献的记载是可信的,文献辑录为该曲传播情况提供了线索。再是著者对史书中的《霓裳》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宋代宫廷中确有该曲的存在。最后,著者通过文献互补,指出五代十国时期仍有该曲歌唱和舞蹈部分的流传;北宋时,该曲的破部仍有存在;南宋民间有曲谱,在宫廷中可唱可奏,但舞蹈部分曲谱遗失;北宋中晚期,人们仿制《霓裳羽衣曲》。于此,书篇指出宋代笔记中关于《霓裳羽衣曲》一曲的记录,文献丰富,真实可靠,具有学术性和史料性并重的特点。书中多个例子的阐释,都是此模式思考的结果,更体现出著者的逻辑缜密,活态史料丰富。

本书严密的逻辑性还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全书语言论辩性强,观点既有个性又不失分寸感,有较强的说服力。曾著无论是文章结构布局,还是具体案例论证,都有着相对较为严密的逻辑,而这都是建立在对相关宋代笔记音乐文献的挖掘、整理和再解读的基础之上,正是通过这些彰显了著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三、远景展望:“笔记类文献”的研究意义

宋代文人将自己的所闻见之事,通过笔记进行撰述,不论是从时间、空间上,还是地域、音乐形式来说,较官方史书有着补史阙的历史意义。近代以来,有关宋代音乐的研究,逐渐体系化、学科化,音乐史学界对宋代音乐文化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如20世纪40年代龙榆生的《创制新体乐歌之我见》、钱仁康的系列研究《隔溪梅令(白石道人歌曲旁谱今译及考证)》以及1957年问世的杨荫浏、阴法鲁的《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宋代音乐表现出多样性。

因而,曾著在前人成果的支撑下,以独到的“笔记文献”分析模式法看待宋代音乐问题,探索中国音乐演进的规律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记文献与官史政治间存在必要的联系,强调笔记文献价值的同时,更希望能透过笔记文献的梳理寻求更多的事项,力求笔记与官史文献之间的平衡。

曾著不仅补充了宋代音乐研究,而且为学界开启了笔记文献的探讨大门。曾美月呈现的研究成果,可看出她为构建中国史学界在宋代音乐研究中的断代史和笔记文献体系而进行的深入思考和卓越实践。曾著运用多种方法挖掘笔记文献史料,增添传统史学魅力,其成功的同时,也为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曾著在宋代笔记音乐文献的研究中,作了一次总体性的思考,在不少问题上创见迭出、深中肯綮。唯一美中略有不足的是,如著者进行宫廷音乐活动文献统计时,提到文献占总量的16.5%,其中宴乐文献7%,乐悬文献3.7%,鼓吹1.3%,其余的4.5%是什么,并未交代缘由等。笔者思考,类似于诸类事项,书著中并未提及,是否有待考证,或言之,其缘由不必提及等,都是值得商榷之处。

四、结语

阅毕曾著,全书涵盖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在叙述中,曾著对笔记中的音乐文献的整理和再诠释,进行多重维度的比较研究,从而体现笔记音乐文献的学术价值。另外书中也生动地传达了曾美月对音乐艺术强烈的关怀精神,令读者心情澎湃。曾著史料的解读角度,涉及史学、文献学、计量统计学等学科,展现了著者广博的知识积淀和深厚的史料分析能力。

在学术繁荣的当下,如何更为客观、全面的揭示宋代音乐研究的实质,并作出有效的当代诠释,传播其中成就,值得我辈学人深入思考。曾著一书,以“笔记文献”的音乐形式演进作为主导线索,以历史性发展作为行文逻辑线索,对宋代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史学层面较为整体全面的叙述、审视与思考,对其历史渊源和发展态势进行了梳理整合。并运用史料和计量学的方法,结合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著者个人理解,亦在阐述前人理论成果的同时提供个人认识与反思,为宋代音乐理论的后续发展做出一定可行性展望。

参考文献:

[1]方宝璋,郑俊晖.中国音乐文献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曾美月.宋代笔记音乐文献史料价值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6.

猜你喜欢

史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史料实证精神的培养
少说否定话
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深度学习——以《“鼎卦”的历史智慧》一课为例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