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
—— 以德庆县为例
2018-12-28YinXinSunYiminDuanZekun
Yin Xin Sun Yimin Duan Zekun
引言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 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开始形成。[1]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框架已趋于成熟,但是对于小城镇没有制定规划标准。[2]德庆县人口虽然超过30万人,但是管辖面积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粤西小城镇。199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本文以德庆新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探索文化遗产视角下小城镇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方式。
一、德庆县历史文化特征
1.千年沿革的粤西古城
德庆县已有2100 多年的历史,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设县,因境内有端溪,故名端溪县,县治在今德城镇,辖地包括今德庆及郁南、云浮、罗定、信宜部分地区,属交州苍梧郡。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 年) 改名康州。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以康州曾为潜邸,诏升为府,改名“德庆府”。明洪武九年(1376 年),降府为州,名为“德庆州”。明神崇万历五年所谓“平瑶乱” 之后,撤销泷水县、设立罗定州,更分德庆州南的晋康乡及罗定、高要、新兴部分地设置东安县(今云浮县前称),分德庆州西南的都城乡及罗定、封川部分地设置西宁县(即今郁南县前称),两县皆改属罗定州,至此, 西江以南的地方全部分出,德庆州管辖封川、开建两县,属于肇庆府。清雍正八年(1730 年),封川,开建二县直属肇庆府,德庆州才成为现在的面积范围。辛亥革命后,名德庆县,范围按清末不变,归广东肇庆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按前制为德庆县,属广东省西江地区专员公署领导。
2000 多年前的端溪古县县境,横跨西江中游南北,辖粤西大部分地区,而后德庆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后行政区划虽有变迁,但在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方面,德庆仍保持中心地位。
2.山环水绕、宝塔润城的古城格局
德庆城的选址和经营,充分运用了以《管子乘马篇》为理念的古代中国营城思想,既体现了城市建设的防卫思想,又体现了风水文化的影响。龙脉艮来,西江绕流,山环水抱,宝塔拥城,庙群林立,津桥通达,这些古人的规划智慧,至今仍能从德庆的城市格局(图1)里读出。民国时期,虽然城墙遭到拆除,但德庆原有广惠门、镇南门、东胜门、中顺门、香山门,五个城门形制仍在。德庆北有金钗、大鼎、车牛三列大山分别向南延伸形成西、中、东三列山脉,依西江而建。江山环抱,藏风聚气,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风水文化的选址理念。在此基础上,明时期城郊建成三元塔,以壮形势,保城平安。三元塔屹立于西江岸边,与德庆县城相望,和远处的三座大山遥相呼应,以振兴文风;三元塔顺应山势,位于城东主山来向,以培壮龙脉。三元塔倚水靠山,塔顶高于旧城原有建筑,为德庆县城和山水环境之间增加了一道标志性的风景线。 德庆古城本身也是广东明清府城的典型代表。城开五门,布局以衙署为主体,辅以生产、生活、文教、商贸等有关配套建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德庆学宫(图2)等文教机构云集,使德庆自此成为几百年来粤西的文化高地。
3.岭南物质文化遗产的集聚地
在近代城市建设风气影响下,部分老旧建筑已经拆除,但是在德庆古城旧址范围内的岭南民居及县域范围内众多祠寺仍得以保留。自汉朝以来,佛教文化盛行,德庆寺庙也渐渐开始出现。始建于秦,复建于清的龙母祖庙(图3)至今保护完好。在建筑技术方面,龙母祖庙采取的防潮、防虫等措施,是其屹立不倒的基础。在建筑形式上,碑亭、庙堂布局工整,雕刻精美绝伦,使得龙母祖庙与陈家祠、佛山祖庙公认为岭南三大瑰宝。位于德庆古城内的德庆学宫是元代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两代砖木结构古建筑,对于研究宋元岭南建筑集聚参考价值。明代的三元塔、清末横街民居、潘家大屋等各类古建形式,既见证了近代德庆县的发展,又增加了德庆古建筑研究的层次和厚度。
德庆文物种类齐全,保存着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分为古遗址、古窑址、古城址、古墓葬、祠庙寺观、古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这些历史遗存不仅充分说明了德庆城市的发展轨迹与成长脉络,具有历史研究的价值,而且在整个德庆历史文化风貌的构成中,它们是最为闪光之处,表现了德庆与众不同的城市风貌。其中古墓葬23处、古遗址11处、古建筑141处、石窟石刻3处、近现代遗迹29处,文物保护单位29 处(表1),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 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 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 处。作为一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而言,历史的丰富遗存主要是从此类极具表现力的要素上体现出来。
4.德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灿烂的西江重镇
图2:德庆学宫
图3:德庆龙母祖庙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表1
德庆古为百越之地,秦汉起纳入中华帝国版图。古越人崇尚“龙”文化,龙母文化就是这一崇拜的演化。虽然学界对于龙母文化起源有所争议,但是龙母文化在德庆,乃至整个西江流域文化基础的影响力最大。德庆文化以悦城龙母文化为主体,结合原有岭南文化一隅,德庆的地方信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社庙、年例、游神等传统近年逐渐复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角度来看,值得重视和引导。德庆民间文艺娱乐项目颇多,有的历久不衰。包括粤剧、曲艺、民歌及舞狮、舞龙、舞凤鸡、舞白鹤、舞蝴蝶等艺术活动。德庆是传说中的龙母故乡,分火龙、彩龙、旱龙三种,每逢佳节,以舞龙相庆。
二、德庆县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
自1996 年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德庆的重要文物古迹得到了积极修缮和妥善利用,包括悦城龙母庙、学宫等。三元塔进行了立面整饬,改善了形象。但是,在近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3]德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困境,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新城旧城混杂,城市建筑高度整体失控
尽管德庆城市内部和周边的山体和水系基本得到了保持,但城市建筑的高度整体失控,对原有山、水、城的空间格局造成了破坏。现代高层住宅的建设,导致一些重要的景观视廊被遮挡,例如三元塔和老城之间的视线联系。同时,旧城基础设施差、交通拥堵等问题较突出,影响了宜居性。历史街区的格局和结构犹在,但风貌受威胁。由于德庆近年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新区,旧区以内部更新为主,旧城历史街区的街巷格局基本得以保持。社庙作为传统社区的组织结构要素,与当代社区的居委、文化室等设施结合,仍然发挥着现实和积极的作用。但德庆的私房建设量较大,建筑的更新速度较快,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立面和材料方面,都与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不甚协调。
(2)具有原真性的传统建筑现存不多,保护形势严峻
由于小规模更新不断进行,德庆现存原真性的传统建筑已经不多。尽管如此,个别文物在城市建设中仍然被拆除或部分拆除,如古城墙。仅存的传统建筑多数质量堪忧,缺乏维护,或被弃置,或被分割和加建,或被改变用途,如大夫第等。仅有高级别的个别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修缮保护,如学宫、三元塔等。位于单位院内的文物,得到部分保存,如旧州府等,但又未能得到较好的展示。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较差,由于德庆经济仍以农业为主,乡村风貌多年来仍得得到了基本保持和延续。但部分文物由于被弃置或改变用途,维护状况堪忧。而仍在使用的文物,多已翻修,原真性有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许多乡村文物古迹仍未得到重视,在乡村开发的过程中被破坏。德庆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在乡村文物保护这个方面,仍需要继续努力。
(3)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待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目前,德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目前集中在龙母文化,一方面有待加深,另一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地方信仰、年例习俗得到了恢复和传承,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文化旅游资源,但需要正确引导。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但未能与其他资源充分结合,形成合力。
三、德庆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策略
1.从市域层面构建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德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县域范围内分布有古人石刻遗迹、古墓群等重要历史遗迹,编制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县域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统筹保护。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德庆市域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结构为“一江揽六景,双轴知传承,三山聚宝地”。“一江揽六景”指沿西江流域打造历史文化景观带,将学宫、三元塔、龙母庙等重要历史文物打造成景观体系;“双轴知传承”指沿东西两条历史文化轴线,将东西两轴的历史文化遗址串联;“三山聚宝地”指县域内的贯穿南北的三条主山脉,保护德庆原有的山城格局(图4、图5)。
德庆市域保护结构(表2)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保护以金叉大山——香山、大顶山——大地山以及大顶山——大岗顶三条山脉为骨架,以西江流域为基础,以德庆县城为中心,悦城镇为副中心的县域空间格局。二是龙母庙和其他历史文化遗迹应在保护与利用上加强联系合作,西江及其干、支流应重点考虑水利工程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各特色乡、镇应重点考虑三高农业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三是通过对保护主题的确立和区划,串联县域范围内绝大部分的不可移动文物,提升保护层次,进行系统地展示利用。
2.明确城区保护内容,划定各级保护范围
德庆古城依山傍水,初为北宋皇祐六年(1106年)所建造,当时为康州城。明洪武年间,朝廷命武德将军镇守德庆, 到任后认为城墙过于矮小,于是改立新址,扩筑新城。新城共五个门,分别为:广惠门、镇南门、东胜门、中顺门、香山门。经历明代的扩建,清代的修葺,民国时期城墙遭受多次洪水,已经残破不堪了,大多数的濒危城墙被拆除。抗战以后,城墙已荡然无存。德庆古城城墙虽然不在,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既有因商贸兴旺而自然生长的康城大道,也有因追求风水或近代城市中轴线而进行的人为改建,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基于历史研究以及现状建筑年代的调查,本规划划定德庆的历史城区范围包括明清德庆城,以及现存的横街古民居、惠积街古民居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大夫第与潘家大屋等几个历史风貌区。
3.进行文物普查,保护历史要素
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市域范围内所有文物进行普查,统一按照普查表格进行管理。普查表格按照编号、名称、地址、年代、区位等要素进行统计,用于后期规划管理。通过文物普查的形式,了解德庆文物古迹的概况与特征。另一方面,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加强对德庆市域范围内文物古迹现状保护情况的掌握,针对不同保护要素提出保护要求。借由文物普查,向居民询问社会习俗、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沿袭情况,落实市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名人传闻等保护要素。最终,以历史文物普查推动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德庆保护结构表 表2
图4:德庆市域保护结构规划图
图5:德庆市域保护主题规划图
四、文化遗产视野下小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建议
1.构建市域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
目前,我国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过程中,研究范围常常局限于中心城区的规划范围。[4]针对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古迹的保护边界,提出保护策略。在小城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过程中,得益于市域范围较小,应构建市域层面的保护规划结构。一座城、一段文化的形成,是区域性行为。以德庆为例,市域范围内存有德庆历史沿袭的种种轨迹,各类文化遗址,宗庙祠堂散布。从小城镇历史发展印记看,城址变迁受战乱、自然变迁等影响较大,这些历史要素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市域范围的规划结构是追溯小城镇历史沿革的关键,是小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重要部分。
2.以发展新城的形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格局
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应以保存历史文化完整性为前提,重在保护名城历史格局。[5]相较于大城市,小城镇建设用地储备更足,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建设新城的基础条件。在古城之外建设新城,一方面可以避免老城更新过程中对文物建筑的摧残;另一方面新城为古城配建服务设施,增加古城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建设新城,既可以传承小城镇历史文化,新旧城作为不同时期城市的产物交相辉映。最终,将传统与创新结合,将文化与新城结合,也可以避免现阶段建设过程中的千城一面,打造极具地域文化的特色小城镇。
3.通过文物古迹普查工作带动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
小城镇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基础相对较差,在调研过程中,不难发现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古城以外的文物古迹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市域内乡村地区常常出现文物建筑成为断壁残垣,古砖瓦成为村民搭屋建棚的配件。同时,受限于小城镇自身文物保护机制缺失,专项保护资金不足等原因,小城镇对于文物保护的重心在于古城内部,部分已经报备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对于尚未申报成功、尚在挖掘中的文物古迹保护严重不足,以德庆龙山宫为例,作为保存完好的明代历史建筑,由于远离古城区缺乏管理,从而荒废在乡村边缘罕有人至。因此,在市域范围内开展文物古迹普查工作,是小城镇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编制的第一步。通过文物普查,将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等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别进行专款专用。以文物普查的方式,提高居民保护历史文物的积极,加强管理部门对于现有文物的统计,带动文物古迹的申报与发掘,从而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进行。
4.建立“修旧如旧”的管理标准
小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于日常保护规划管理。[6]现阶段小城镇在名城保护过程中,“修旧如新”“假文物建筑”等现象层出不穷,文物古迹在修缮保护过程中,反而遭到了破坏。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评审后,在具体保护修缮过程中,只能作为宏观原则,落实保护结构与保护范围,无法实现指导保护工作。部分保护规划虽然将保护范围与控规相结合,控制保护区内建筑高度、色彩、形式等具体细节,但是却未提及具体改造策略与管理标准。这就导致了规划实施过程中,保护范围内新旧建筑更新改造时管理手续冗杂,建筑形制僵化。
因此,在小城镇编制名城保护规划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修旧如旧”管理标准。这个标准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对于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古建筑等应该严格管控保护,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制与色彩;另一方面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文物古迹,修缮过程中可以更换原有构件,但应保持原有结构特点与建筑风貌和原有格局。
结语
历史名城规划编制应以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目前已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少数属于小城镇范畴。探索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编制,对文化遗产浓厚的小城镇名城保护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名城保护规划要从内容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管理标准,才能实现其在地域文化遗产中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注释
[1]王景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J].城市规划.2014,10:36-37.
[2]范丽君.深圳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践探索与思考[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15.
[3]严若谷,闫小培,周素红.台湾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01:99-105.
[4]刘伯英.黄靖.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策略[J].建筑学报.2010,02:44-49
[5]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6]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