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急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患者PANSS、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8-12-28朱殊
朱殊
脑梗死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死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抑郁、焦虑、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危害,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疾病常用方法是药物治疗,在具体的治疗方面主要是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为患者提供神经营养,避免形成血栓等[3-4]。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精神障碍常用药,但目前临床上对于药物治疗的方案尚未达成共识,奥氮平和利培酮作为常用的精神障碍疾病药物,在临床上各有优劣[5-7]。为了进一步比较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引发的精神障碍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CT或MRI检查均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均出现典型性的幻觉、妄想等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精神疾病症状;(3)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双相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障碍;(2)心、肝、肾功能出现严重的器质性功能障碍;(3)服用过影响药效的药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在降低颅内压方面,均采取了常规的降压方法,对患者的脑水肿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以免出现临床感染的症状。同时,为两组提供脑神经营养治疗。然后,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生产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329)口服的方式进行治疗,服药初期的剂量为0.5 mg/次,2次/d,随着治疗时间的持续,逐渐增加用药剂量,1 mg/次,2次/d,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和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措施一样,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氮平(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88)进行治疗,给药方式为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次,2次/d,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增加用药剂量,5 mg/次,2次/d,与对照组相同,4周为一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ANSS评分包括30个基本条目,由3个分量表组成,即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每个条目均为7级评分,1~7分,精神病理水平递增排列。TESS评分包括患者发生的各种不良症状和体征,对每项症状或体征做三方面的评定,即严重度(0~4分)、症状和药物的关系(0~4分)以及采取的措施(0~6分),分数越高副作用越大[8]。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调查评定,以连续两次对患者进行评定的分数平均值为评估分值,随着评分的降低,患者的精神障碍程度逐渐减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头痛、乏力、失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2,平均(58.5±5.8)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7~75,平均(60.3±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4周后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PANSS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TE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TESS评分比较[分,(x-±s)]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致残率与致死率的一大脑血管疾病,因而深受人们的关注。而急性脑梗死引发的精神障碍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疾病危害,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9-11]。目前,临床上仅采用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预防血栓和营养神经的方式进行治疗。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性精神障碍,一些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找出一种科学完善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治疗方法,以便为该疾病的临床医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12-13]。
利培酮、奥氮平均是非典型抗精神病治疗常用药物,在临床上,这两种药物对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4]。奥氮平属于噻吩苯二氮 类,能够影响人体的大脑边缘和中脑皮质,对于5-羟色胺、多巴胺碱能毒蕈碱样受体和组胺H1受体的亲和力比较强,从而可以起到阻滞多巴胺D2受体的作用,进而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另外,患者的阴性症状也会因为激动突触后膜D1受体的影响而改善,还可以对患者的大脑海马区5-羟色胺、胆碱能系统进行调节,起到改善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作用[15-17],而且对患者的中枢系统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引发的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比较少。利培酮是苯丙异噁唑衍生物,它可以选择性地和多巴胺、5-羟色胺受体进行拮抗,而且,利培酮对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可以改善5-羟色胺功能缺陷引发的精神症状。同时,利培酮也刻意改善患者的精神分裂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情绪状态。另外,利培酮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时,对于脑梗死引起的认知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和患者的睡眠状况都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而且,利培酮对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还有利于使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得到恢复,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安全[18-19]。
在本次研究中,将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和奥氮平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4周后,两组的PANSS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4周后的PANSS评分比较,且治疗2、4周后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P<0.05)。由此可见,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急性脑梗死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两者之间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采用奥氮平治疗急性脑梗死导致的精神障碍疾病比利培酮的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精神障碍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PANSS和TESS评分状况,两者在临床上均有较高的疗效,但奥氮平的安全性更高,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