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下行斜视矫正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018-12-28伍小芳朱小丽邹云云程芳芳刘华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4期
关键词:矫正术局麻斜视

伍小芳 朱小丽 邹云云 程芳芳 刘华英

斜视是眼科的常见疾病, 因眼位的偏斜不但影响视功能,还直接影响其美容外观,给上学、就业及婚姻家庭方面带来一定的困扰, 同时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斜视矫正手术是治疗斜视的主要手段之一, 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下行斜视矫正术, 术后眼位矫正效果基本一样。但是, 不同麻醉方式下行斜视矫正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大有不同[1-3]。基于此, 对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行斜视矫正术的8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观察患者在局麻和全麻方式下术中眼心反射、术后24 h内眼痛、术中及术后24 h内呕吐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3条及3条以上肌肉斜视矫正术的患者82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眼部常规检查及全身检查, 符合斜视手术适应证。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麻组和局麻组,各41例。局麻组男20例, 女21例, 年龄18~30岁, 平均年龄(25.0±1.7)岁, 平均住院时间5d。全麻组男19例, 女22例,年龄19~32岁, 平均年龄(26.0±2.0)岁, 平均住院时间6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局麻组患者0.5%地卡因1~2滴表面麻醉后, 再用2%利多卡因1 mg/kg 结膜下浸润。全麻组患者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 , 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术中维持氯胺酮 2~2.5 mg/(kg·h)+丙泊酚8~12 mg/(kg·h),微量泵注。

1.2.2 护理方法 ①心理护理:斜视不但影响美观, 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的心理。对斜视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有明显改善作用[4], 与患者讲解斜视手术的相关知识, 换位思考、认真倾听, 了解患者心理,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满足其被尊重的需求, 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②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 排除手术禁忌。教会患者练习眼球向每个方向的固视。学会抑制恶心、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舌尖抵上腭并深呼吸), 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③术中护理:手术室灯光柔和, 并保持安静, 播放轻音乐分散注意力, 缓解其紧张情绪, 如术中出现轻微眼心反射症状时暂停手术, 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患者舌尖抵上腭并张口深呼吸, 头偏向一侧, 安抚鼓励患者, 待症状缓解再继续手术。全麻患者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诱导、术中监护及各种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④术后护理:a.全麻护理:做好全麻术后体位护理, 未清醒前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备好正压给氧设备、吸痰机、气管插管等抢救物品, 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b.术眼护理:术后当天包封术眼, 尽量少转动眼球, 眼部勿触碰和受压, 避免剧烈活动, 保持敷料干燥、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滴消炎眼药水,行眼部雾化治疗以减轻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带来的不适感[5];c.眼痛护理:发生眼痛可以听轻音乐分散其注意力, 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 疼痛不能忍受者按医嘱给予止痛药, 做好用药指导;d.复视护理:术后出现复视告知患者主动看清晰的物像, 不要在意复像, 复视可在数周或数月消失, 同时注意安全护理, 在复视消失前勿开车、用刀削水果等精细动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术中眼心反射、术后24 h内眼痛、术中及术后24 h内呕吐发生情况。眼心反射:眼科手术中, 牵拉眼外肌或压迫眼球等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而导致心率减慢和各种心律失常称眼心反射[6]。在本次观察中以手术进行时间内心率较术前下降≥10%, 记为发生眼心反射。术后眼痛:术后24 h内疼痛难以忍受, 需要使用镇痛药物才能缓解。记为发生眼痛。呕吐: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现呕吐≥1次, 记为发生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麻组患者术中眼心反射、术后24 h内眼痛、术中及术后24 h内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局麻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眼心反射、术后24 h内眼痛、术中术后24 h内呕吐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斜视是眼科的常见疾病, 大多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来矫正眼位, 麻醉方法选择为局麻和全麻两种, 斜视手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眼心反射、眼痛、呕吐。全麻手术患者的眼心反射发生率低于局麻手术患者, 考虑其原因为全麻术前阿托品及术中肌松药的应用, 减少了眼外肌的张力及降低了迷走神经兴奋, 从而降低了其对心脏的抑制作用[7]。全麻下行手术治疗也避免了患者因紧张产生的恐惧心理及肌张力增强所致的眼睛酸胀、疼痛等不适, 患者发生眼痛的几率大大降低。当眼外肌尤其是内直肌和下斜肌受到牵拉时, 可引发眼-胃肠反射[8], 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全麻患者术中对牵拉反应感觉不明显, 同时因为禁食水, 在手术时及术后一段时间内均处于空腹状态, 手术后24 h内给予半流质饮食, 少喝多餐,刺激呕吐的几率减少, 术中术后24 h内发生呕吐的次数大大降低。通过本文对82例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斜视矫正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观察, 研究结果显示, 全麻组患者术中眼心反射、术后24 h内眼痛、术中及术后24 h内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局麻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患者在全麻下施行斜视矫正手术,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准备, 术中加强麻醉和手术配合, 术后加强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防治、严密观察病情、饮食指导、术眼护理、复视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 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减轻了患者的不适,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矫正术局麻斜视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
新生儿唇裂局麻下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