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中的作用
2018-12-28李海艳任奇刘璐
李海艳 任奇 刘璐
结肠镜检查是用于诊断和治疗相关部位疾病的主要技术手段, 可检查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和痛苦,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是保障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但在肠道准备时会受到患者心理、饮食、身体等诸多因素增加检查的困难, 甚至会造成检查失败[1,2]。鉴于此, 本研究拟以100例接受结肠镜诊疗患者为主要对象, 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接受结肠镜诊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21~68岁, 平均年龄(42.12±8.63)岁。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22~67岁, 平均年龄(42.14±8.4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3]:①均为住院患者, 首次行肠镜检查的患者;②对研究中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史或使用禁忌证;③患者知情、自愿参与,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于检查前清晨口服泻药:137.15 g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828, 规格:137.15 g)溶于2000 ml水中, 让患者在1 h内饮完, 用药4~6 h后进行检查。若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则先停止用药, 症状缓解后再继续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检查前与患者积极沟通, 主动询问患者的担忧和疑问, 耐心的倾听患者的诉求, 并针对患者担心和恐惧给予其适当安慰。检查时, 要保持室内安静, 减少外界噪音等不良因素打扰患者, 引发患者的焦躁情绪。与家属进行沟通, 让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支持, 照顾患者, 以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②饮食干预:检查前2 d, 告知患者要禁食水果和蔬菜, 检查前1 d,由专业人员再次提醒患者检查前的禁食情况。若患者在开始正式检查前就已经有便秘症状, 则叮嘱患者多饮水, 排便后方可进行术前准备。③用药干预:便秘患者, 检查前2 d指导其口服药物, 连续服用2 d杜密克, 2包/d, 并叮嘱家属监督患者用药, 保障用药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3.1 肠道清洁度 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进行评估和比较, 有少量清澈液体残留或95%黏膜可清楚观察则为“高”;5%~25%黏膜有较多清澈液体残留, 90%以上黏膜可清楚观察则为“中”;无法冲洗半固态大便残留, 可观察清楚黏膜在90%以下, 需要重新做肠道准备则为“低”[4]。
1.3.2 一次性检查成功情况及检查用时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以及检查总用时、结肠镜滞留时间、结肠镜退镜时间。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 包括腹胀、心悸、头晕, 计算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和一次性检查成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肠道清洁度和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总用时、结肠镜滞留时间、结肠镜退镜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和一次性检查成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检查用时比较( ±s, min)
表2 两组患者检查用时比较( ±s, 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检查总用时 结肠镜滞留时间 结肠镜退镜时间观察组 50 12.26±1.45a 5.23±1.28a 6.36±1.22a对照组 50 16.86±1.95 8.52±1.46 7.87±1.49 t 13.385 11.982 5.545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腹胀1例,心悸1例, 头晕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中发生腹胀4例, 心悸2例, 头晕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37<0.05)。
3 讨论
行结肠镜诊疗的患者需要做好检查前肠道准备, 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 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方案。通过制定实施心理护理, 可以缓解患者检查前的负面情绪, 缓解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 使其积极配合完成检查, 提高检查依从性。同时, 实施饮食干预, 可以优化患者检查前的饮食结构, 为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做好预防工作。通过实施用药干预, 可以保障术前治疗效果的最大化[5]。护患沟通过程中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 更有利于医患、护患关系的健康、长远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肠道清洁情况和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总用时、结肠镜滞留时间、结肠镜退镜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37<0.05)。这与以往报道中的部分研究结果相似[6], 充分体现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 在结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可提高检查成功率, 检查时间更短, 并发症更少, 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