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切除术前临时起搏器植入电极穿孔一例

2018-12-28李星辉方砚马慧元周罡苏鹏王楠

关键词:右室心包起搏器

李星辉 方砚 马慧元 周罡 苏鹏 王楠

患者男性,68岁,主因“间断腹痛2月”入普外科,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血压120/70 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4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动态心电图提示总心搏65 480次,最慢心率38次/分,最快心率86次/分,无大于2.5 s长间歇。入院诊断:①胆囊结石,②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无头晕、气短、黑矇、晕厥等症状,为保证外科麻醉及手术安全,于术前1日安装临时起搏器(起搏器型号:Medtronic 5346;起搏电极型号:St Jude 401771)。起搏心率60次/分,起搏阈值0.5 V,感知2.5 m V,起搏电压3.0 V,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在皮肤缝合固定鞘管时患者诉胸痛症状,以咽部为著,吸气时明显,当时心电监护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透视排除了气胸和心包积液可能,临时起搏器测试起搏感知功能良好,给予强痛定100 mg肌注后胸痛症状缓解。返回至病房后患者胸痛症状逐渐加重,胸部CT检查拟排除缓慢进展的气胸可能,结果提示起搏器电极穿孔不排外(图1A),急诊床旁心脏超声检查,见起搏器电极远端至心包腔(图1B),后壁微量心包积液,心腔大小、室壁运动等未见明显异常。测试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仍在正常范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除胸痛症状外无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心包压塞迹象。考虑电极导线较硬较粗,即刻回撤电极穿孔不能闭缩,有导致致命性的急性心包压塞可能,经心外科会诊,12 h后行开胸探查术,术中发现起搏器电极右室尖穿孔,破出脏层心包约1.0 cm(图1C),心包积血约100 ml,予拔出电极后行穿孔处修补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同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天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1周后康复出院。

图1 患者的影像图片

讨论临时起搏器电极穿孔是少见但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1%[1]。大多数与心脏电极导线的操作有关,部分也与患者心肌变薄或严重心肌纤维化相关[2]。临时起搏导线为双极导线,较硬,在放置时,动作过于粗暴、导线到位后张力过大、缝扎固定导线时随意推送导线均可引起穿孔。临时起搏电极置入部位通常为右室心尖部。正常情况下右室壁厚度仅3~4 mm,其中又以右室心尖部的心室壁最薄,是最容易发生心脏穿孔的部位[3]。本例患者即为右室心尖部穿孔,可能与患者年龄较大,心肌条件差,手术医生术中操作不当有关。

起搏电极心脏穿孔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数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起搏和(或)感知功能异常[4]。典型症状表现为胸痛,严重者则可以引起肺栓塞、血气胸,心包压塞甚至猝死[5]。本例患者术后即出现较剧烈的胸痛症状,吸气时明显,考虑可能系电极导线刺激胸膜所致。观察近12 h患者生命体征尚平稳,未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心包压塞的症状,心脏彩超和术后观测仅发现少量心包积血,考虑电极穿孔的同时堵住了破口,未出现进一步活动性的渗血,后手术予以证实。

起搏电极至心肌穿孔早期多表现为起搏功能障碍,但此患者至外科术前监测起搏、感知功能仍良好,在前期影像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干扰了心肌穿孔的诊断,考虑临时起搏器电极头未完全脱离心肌,故测试起搏器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初次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并未发现穿孔图像,测试起搏器功能正常,胸痛症状曾排除心肌穿孔而考虑不明显的气胸可能。后CT检查提示起搏器电极穿透右室心尖至心包壁层,影像科医师考虑已穿过胸膜抵至肋骨可能,导致病情的诊断或轻或重。出现这些不一致的结果考虑由于采集的层面不足和电极存在伪影,以及与操作者的经验及诊断水平有关。因此对于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考虑电极心肌穿孔可能的患者,除常规监测起搏阈值外,应结合心脏超声和CT等检查动态综合判断,必要时急诊外科手术探查,以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

右室心包起搏器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右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肺动脉瓣狭窄胎儿右室功能的应用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5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