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家河南:少林文化的诗与远方

2018-12-28诹祺

少林与太极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少林寺少林功夫

文/诹祺

坐落在寺院东700米处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

引子:常回家看看

如果不是太过匆忙,到少林寺去不妨尽量早些,最好上午9点多些能进景区大门。这样,当您前行几分钟后,就能走到一个别致的所在——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每天上午开始,这里为您准备了诸如“百人迎宾”“闻史悟禅”“精武演义”“小试牛刀”“品茗论道”“养生锦囊”等一系列少林禅武文化体验项目,相对于到寺院游览,朋友们在这里或可有更丰富的收获。当然,直奔寺院的人们的心情也完全可以理解,少林寺是很多人心中仰慕已久的禅武圣地,几乎无人内心不饱含着向往,一旦走近,那种迫切与激动,与“近乡情更怯”并无二致。

然而,不管是虔诚朝拜,完成一个心愿,还是仅仅想要到此一游,要想真正认识少林,您得和少林交谈。若走进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您会感觉到,此行将在这里发现少林,这里是一个您与少林谈话交心的所在。

时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现任河南省体育局局长万旭陪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一行10余人到河南省少林寺武术馆参观(2014年11月)

故乡的一个村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

河南嵩山少林寺有1500多年的历史,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立馆至今仅有30春秋。历史像水一般流淌,在岁月变迁中,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互相交叉,建设和重建、结构和解构都在时间的长河里呈现;兴盛和衰败、荣耀与黯然,个人或局部,都逃不过时代的大潮。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晚清百年来的不确定性的离乱;改革开放的春风,确定了未来的建设性发展,这股春风吹出了顺应规律的新秩序,欣欣然的似乎不光是少林,而少林似乎是这个大背景下具体而微的典型呈现。

本刊总编辑赵国华与焦红波馆长愉快座谈

1982年的电影《少林寺》撩开了少林的面纱,文化在传播中显现了其独有的特性,人们在后来的时间里了解到的关于少林的一切,都在无声地注释着文化的这种特性。这一点,不必赘言。

1984年,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到少林寺调研。那时的少林,是民国火厄和浩劫之后的一片断壁残垣,但也是世界各地游客和武术爱好者敬仰和向往的武林圣地。为挖掘、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少林武术文化,也为给八方游客搭建一个充分展示功夫魅力的平台,建设少林寺武术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85年,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旅游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少林寺武术馆,馆址确定在少林寺东700米处。时年5月4日,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原名演武厅)开始筹建。

1987年4月,少林寺演武厅主体工程全部结束。7月18日—19日,国务委员谷牧在河南省副省长赵正夫、省外办主任蔡流海和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树俭的陪同下,到少林寺武术馆演武厅视察建设情况。谷牧在武术馆观看了武术表演并题词:“保护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事业。”

1988年3月8日,登封县编制委员会〔1988〕6号文件决定:同意成立嵩山少林寺武术馆,隶属嵩山风景区管理局领导。4月3日,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主体工程竣工。4月4日—10日,武术馆首批接待美国华林寺武术访华团。4月18日,武术馆举行试营业仪式。是年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陈慕华一行,在河南省人大副主任林晓、省妇女联合会主席杨碧如的陪同下到登封视察文物保护工作,视察了少林寺武术馆。9月26日—30日,由河南省旅游局与登封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河南国际少林武术旅游节在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举行。

1988年的9月26日上午10时,少林寺武术馆迎来了历史性的重大时刻——开馆仪式。参加开馆仪式及武术比赛的中外客人达3万人。国家旅游局领导,中国武术学院院长、中国武协主席徐才,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秦科才,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蔡流海,河南省旅游局副局长郭全收以及登封县相关领导,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全日本武术太极拳协会联盟等代表出席了少林寺武术馆开业典礼暨河南省国际武术表演邀请赛开幕式。当年10月,瑞士ZZNWS—0716团一行26人来访。此团是西欧国家第一批来馆学习武术的专项旅游团,此团的访问标志着武术馆西欧市场的打开。

少林寺武术馆的兴建,旨在挖掘和传承少林传统武术,并以武会友,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推动旅游事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不仅在少林武术,而且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武术自古以来都是靠坊间师徒口传身授,由政府出资建一座传承、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场馆,从古至今这都是头一回,少林寺武术馆是名副其实的“国立第一武馆”。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现任领导班子合影

释永信方丈与焦红波馆长2003年8月在武术馆六祖坛落成仪式上,如今,六祖坛又有新貌

美国丹佛市少林武术中心学员在武术馆习武(2015年7月)

行走世界的故乡:我们的文化话语权

今天的少林寺,已经是一个文化地标,同时,也是一个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文化胜地。作为一个5A级风景区的核心景点,解说它、诠释它、传播它,仅靠一座寺院,似乎远远不够,也有诸多限制。今天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已经是河南省政府职能部门的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心业务涉及旅游、文化、体育等诸多领域,而30年来的发展成绩可圈可点。这一点从武术馆荣誉的诸多第一上不难看出:

第一个国立武馆;

第一个发起中国河南少林武术旅游文化节的组织;

第一个发起河南国际少林武术节的组织;

第一个代表少林功夫走向世界的表演团体;

第一个进行功夫文化剧创作的组织;

第一个将功夫舞台剧搬上国际舞台的组织;

第一个落户海外进行定点演出的组织;

第一个走进英国皇家剧院的中国文化团体;

第一个走进美国百老汇剧院的中国文化团体;

第一个走进奥地利金色大厅的中国文化团体;

第一个走进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中国文化团体;

武术馆表演团在美国演出(2007年)

武术馆表演团在土耳其演出(2009年5月)

2011年—2013年,武术馆表演团与美国三大马戏团之一——玲玲马戏团合作在北美巡演三年

在国外演出时间最长、场次最多、到访国家最多的组织。

虽身处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但武术馆代表更多的却是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前提。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我们经常提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里,都有独特的存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互相交流中有一定的互补性。功夫文化,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优秀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在文化识别性方面独特的部分。所以,“功夫”概念是我们独有的,“功夫”一词也是在其他语种里没有对应的存在。少林功夫因为有了和禅宗的结合,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让异质文化对我们产生天然的崇敬。河南省少林寺武术馆多年来抓住了功夫文化的这一特质,打造了一系列功夫文化产品呈现给世界,在这个领域的国际文化交流中牢牢把握住了文化话语权。

《少林雄风》剧照

少林功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功夫体系,内容极为丰富,按类别可分为徒手和器械两大类。徒手技法可分为大小洪拳、炮拳、罗汉拳、心意拳等数百个不同的拳法,器械技法又可分为棍术、刀术、枪术、剑术、稀有兵器等。此外,少林功夫还有许多独特的功法,如气功、轻功、擒拿、卸骨、心意把、桩功、阴阳功、七十二艺等,这些都是少林功夫的组成部分,而且般般精湛,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

30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爱下,武术馆组织成立由200多名技艺精湛、功夫过硬的少林弟子组成的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功夫表演团,或承担国家和省对外交流任务,或应邀访问表演,除在少林景区每天为中外游客展示少林功夫外,还应邀远赴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交流,受到过法国总统希拉克、新加坡总统纳丹及总理李显龙、波利尼西亚总统、奥地利议长等国家政要的亲切接见。

武术馆表演团赴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2007年3月)

少林寺武术馆功夫表演团是我国首家进入英国皇家剧院、奥地利金色大厅和美国百老汇等主流舞台演出的文化团体,也是为数不多进入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演出的中国文化团体。该表演团是我国迄今为止在海外巡演时间最长、观众和场次最多的文化团体,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获美国“剧评人”奖和戏剧界最高奖“托尼奖”双项提名剧目的表演团体。

武术馆表演团在美国百老汇演出(2009年1月)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这些给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带来阻碍,但少林功夫却用独有的肢体语言传递着中华文化魅力和中国不朽精神。在这种交流中,我们的文化毫无争议地主导了文化话语权!

正如武术馆现任馆长焦红波所言,30年来,少林寺武术馆以传播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为己任,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壮大。在传承少林功夫和中华武术的基础上,武术馆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与旅游相结合,与经济贸易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与国家的外交战略、对外交流相结合的更好的走向世界舞台的路径,为少林功夫、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武术馆表演团走进希腊(2006年7月)

出彩中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文化的传播需要具体的载体。少林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少林功夫的传播为少林文化走出去插上了翅膀,功夫文化的和谐、包容让少林这一文化概念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中高居榜首。

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艾哈迈德·泰詹·卡巴一行在武术馆观看少林功夫专场表演(2006年11月)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在武术馆观看武术表演并与小队员亲切交谈(2014年11月)

亚太旅游协会首席运营官戴龙访问武术馆(2016年5月)

1988年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建成开馆。隆重的开馆仪式和首届河南国际少林武术旅游节、国际武术邀请赛同时举行,从此拉开了少林武术走向世界的序幕。1988年至1990年,武术馆连续发起组织了三届“中国河南国际少林武术旅游节”。1991年至2001年,“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连续七届的重要的接待服务和大型迎宾、功夫展示活动均在武术馆举行。武术馆还组织承办了“全国少林拳大赛”“中国嵩山少林武术散手大赛”“少林武术擂台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武术赛事活动,以武为媒向世界传递河南名片。武术搭台,经贸唱戏,使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30年来,少林寺武术馆秉持建馆宗旨,积极打造国家级和省级对外交流平台,服务于国家和河南省的对外开放大局,在少林景区内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000余万人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世界政要的友好访问数百人次,为俞正声、刘云山、李长春、乔石、李瑞环、杨尚昆、钱其琛、李铁映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塞拉利昂总统卡巴、老挝国家主席朱马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韩国总统金咏三、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肯尼亚共和国副总统卡隆佐·穆西约卡、尼泊尔王子、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海外政要,以及500多个重要政府代表团、驻外使节团、驻华使节团进行过专场表演,为传播少林传统文化和对外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

武术因其开放性、包容性特点,有与艺术结合产生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的巨大潜力。少林寺武术馆创新思维,将舞台艺术与传统功夫巧妙结合,在国内首创出“功夫剧”这一全新的表演形式,并与国内外知名制作团体联手先后排演出《少林武魂》《少林传奇之十三棍僧》《禅武不二》《少林雄风》等系列大型功夫舞台剧,以其精妙绝伦的功夫技艺和全新的表演形式在世界主流舞台上大放异彩,为弘扬和传播少林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少林武魂》剧照

《少林传奇之十三棍僧》剧照

《禅武不二》剧照

用功夫剧讲述中国故事,又用中国故事表达民族精神,在传播中国文化、展示文化自信方面,武术馆无疑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

大型舞台功夫剧《少林武魂·慧光的故事》描述了在一次战乱中,一对母子失散后,幼儿慧光被少林武僧救起,在众僧人的关心与教诲下习武成长的过程以及母子间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剧目以此为故事轴线,串起了少林各种独特功夫和日常习武的场面,将少林武术中的禅拳、器械、内功、技艺融为一体,使少林功夫更具观赏性和震撼力,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该剧是中国第一部进入百老汇并获得美国戏剧界双项大奖提名的原创舞台剧。

2005年—2006年间,《少林武魂》在上海演出600多场,引起了巨大轰动。

2007年6月,《少林武魂》受邀赴美国田纳西州舍维维尔市大雾山剧院进行驻场演出,在美国演出5个半月,超过150场。《少林武魂》成为国内出访巡演时间最长的剧目,创造了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工程”的新纪录。2007年11月该剧被文化部评为“优秀出口文化产品”。

2007年12月23日,《少林武魂》在河南省人民会堂进行了归国后首场汇报演出。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徐光春和王全书、李克、孔玉芳、袁祖亮、贾连朝、刘其文等省领导观看了演出。

2009年1月15日,《少林武魂·慧光的故事》在百老汇首演开始前,纽约州州长助理胡思源、市长代表迪文女士分别代表纽约州长和纽约市长致辞,并向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以及《少林武魂》的出品单位颁发了“关于将1月15日定为中国在百老汇日”荣誉证书,由此翻开了中国原创剧目登上百老汇舞台的历史性一页。

2009年5月,《少林武魂》荣获美国第54届“剧评人奖”和第63届“托尼奖”双项提名。作为美国戏剧领域的最高奖,托尼奖与电影领域的奥斯卡奖、电视领域的艾美奖和音乐领域的格莱美奖齐名。

时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现任河南省体育局局长万旭在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参与承办的“中国功夫之旅品牌推广协作体成立大会暨河南功夫体验之旅启动仪式”上致辞(2017年12月)

万旭和河南省旅游局、郑州市、焦作市等相关领导在启动仪式上(2017年12月)

武术馆表演团赴毛里求斯进行文化交流(2016年5月)

《少林武魂》此次百老汇演出开创了三个历史:

成为中国第一部进入美国百老汇主流演艺市场的原创舞台剧;

成为中国第一部在纽约百老汇连续19天商业演出24场的优秀作品;

成为目前唯一获得美国戏剧领域最高奖——第63届“托尼奖——最佳特别戏剧奖”提名和第54届美国“剧评人奖”提名荣誉的中国舞台剧。

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一年半时间,《少林武魂》在大雾山宫殿剧院真正实现了“天天演”,演出400多场。这也是中国演出剧目首次在欧美驻场演出。

2006年—2013年间,《少林武魂》在韩国、印度、美国、挪威、新加坡、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共演出500余场,拥有超过50万人次的观众群。

2016年—2017年,新版《少林武魂》走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巡演,引起巨大轰动。

2018年,该剧被国家旅游局选定为对外旅游推广重点剧目。1月份在意大利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举办的2018“中欧旅游年”、3月份加拿大多伦多四季演艺中心举办的“中加旅游年”开幕式、10月份保加利亚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文艺演出中大放异彩。

筑平台,育英才,结硕果。建馆30年来,群英汇集、卧虎藏龙的武术馆以培育少林武术专业人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每年选派多名优秀教练赴世界各地进行武术交流教学,与澳大利亚精武馆、墨尔本自然门、比利时少林功夫协会、日本武德会、日本拳法联盟、俄罗斯境域功夫学校、美国少林拳法协会、瑞士中国功夫学校、墨西哥MD武馆等数十个海内外武术团体建立了武术交流的常年计划。

影视明星唐国强、著名画家汪国新与焦红波馆长合影

影视明星刘德华与焦红波馆长以及武术馆弟子合影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与武术馆弟子合影

香港影视明星李修贤与武术馆弟子合影

与此同时,一批批的武术英才通过武术馆的对外交流平台在海外生根落户,坐地传播中国功夫文化。随着少林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些海外英才们正逐步成为武术馆对外交流的中坚力量,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弟子回少林归宗朝圣、切磋交流。

经过30年砥砺奋进、发展创新,如今的武术馆面貌较建馆初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演武厅、禅武文化展览馆、武德堂、禅缘阁、古兵器展览馆、老家礼物旅游购物店、禅居饭店等设施,动静结合,移步换景,被省旅游局命名为“河南新十大旅游景(区)点”。武术馆的业务也从建馆伊始单一的武术展示和培训场馆,发展为集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旅游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基地,依托教学培训、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休闲购物和餐饮住宿五个功能服务区,开发了“功夫之旅”“功夫寻根之旅”“禅武文化体验之旅”“倾听达摩·修心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为河南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武术馆将紧跟时代步伐,在文化领域深耕细作,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少林文化在消除异质文化间的意识形态隔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通过功夫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演武厅

演武厅内景

武术馆武德堂内景

老家故乡人:“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的30年发展历程,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建馆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氛围中,可谓占天时;选址于千古名刹少林寺旁,可谓居地利;有一个矢志不渝、为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夙兴夜寐的奋斗团队,有一个愿干事、敢干事、能成事的班子队伍,可谓拥人和。

禅武文化展览厅

禅缘阁

武术馆现任馆长焦红波,是一位高高瘦瘦、清爽利索的人,一见面一交谈,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深谈下去,谦虚、谨慎、随和中透着一种温润、圆融,标准的文人气质。让你想象不到的是,他竟是一位练武出身的人,从2001年任馆长以来已经有18个年头了,之前的10年,任副馆长、总支副书记、总支书记。

专业上焦红波是中国武术七段、少林武术九段。除任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馆长、总教练外,他还兼任国际少林武术家协会主席、山东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武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焦红波自幼习武,曾荣获河南省武术散手大赛冠军,全运会少林拳冠军,武术大赛全能第一名,法国国际武术节功夫金像奖,比利时、荷兰和平友谊奖,波利尼西亚体育特别贡献奖等诸多荣誉。他出版的专著有《少林武术教材》《少林武术发展史》,发表有《少林武术起源》《少林武术的发展方向》《少林武术表演与功夫剧创作》等论文。

1988年春,经过组织考察,刚刚从北京体育学院学习归来的登封体校校长焦红波和诸多同人一起,被抽调到兴建中的武术馆工作。满怀干劲、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从体育部门的武术口到了更加广阔的的旅游口,做起了文化工作。新岗位、新单位、新领域,充满挑战。在这个武以寺显、寺以武名的禅武圣地,要开辟出一方胜景,作为国内第一个国立武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要靠摸索前行,其中困难可以想见。

齐鲁师范学院武术教育中心在武术馆挂牌(2018年2月)

意大利分馆签约(2016年5月)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大使、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彭克玉总领事等领导庆祝《少林武魂》纽约百老汇首演成功(2009年1月)

焦红波回忆道,立馆初期,为继承、发展、传承、展示少林武术,也为培养出一支队伍,武术馆尝试克服重重阻碍打造少林武术文化表演项目。因为当时的旅游市场不规范,尽管武术馆的表演品质并不低,但还是观众寥寥。在认真分析形势后,他认为市场的混乱是暂时现象,长远看来还是要坚守品质、坚守阵地,打造出真正代表少林的节目。如今,武术馆每年2500多场的表演场场爆满,每年观众350万人次,就是当年面对混乱市场,选择坚守、坚持的结果。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往事。1990年9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国务委员李铁映视察少林寺武术馆,观看了少林武术表演,对表演的节目罗汉阵、打山门大加赞赏。随后,李铁映还专门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把打山门环节的“打不出山门”改为“打出山门”,喻示着少林武术和少林文化应该早日“打出山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体育界的武术人做起了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的业务,往往挑战和惊喜共存。如何把武术这个体育项目从一招一式走向艺术殿堂,扩大传播维度和国际影响力,焦红波回忆道,当初真是作了不少难。对他来说,这是又一次跨界,利用假期协调院校的艺术专业师生,从舞蹈到作曲,从舞美到音乐,再到和武术的重新糅合,听上去浪漫,实施起来,那种满身是劲儿却又使不出来的感觉,那种靶向明确却又射不到的感觉,那种面对工作卖力出拳却被现实化去力道的感觉,不由不让人焦虑。但如果有了烈日炙烤下的汗水,有了大雨浇注下的坚持,待到功成之时,这些都成为美好的回忆和茶余谈资。

同样的工作,不时还会遇到困难、面临挑战,在谈及有没有动摇过的时候,焦红波很坦诚地表示,干时间长了,你就有情感在里边了,少林禅武文化在世界上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在世界上有唯一性,武术现在不单纯是一个体育项目,它现在是一个文化项目,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展示。比如《少林武魂》,蕴含着大爱、向上、和谐、包容、正义的故事情节,不管到哪里展示、演出,只要观众看完了以后,最后都是两眼泪花。因为这个剧的肢体语言,大家都能理解,通过咱们的故事情节,不光是少林精神,整个民族精神,也就是大爱、向善、和谐、包容、正义,中华民族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里边,你展示出去、走出去代表的不仅是少林,也不仅是代表河南,你代表的是中国,代表的是民族文化。咱们的表演每到一个地方都有雷鸣般的掌声,更有观众上前攀谈、询问,拜访、拜师者也不在少数。在对外宣传上,咱们确实是起到了一个纽带、桥梁的作用,这种文化的作用,会让你充满成就感,给你带来尊严感,然后你就有了使命感。所以,这个工作你会越干越有味儿。文化交流的有限性和交流效果的无限性会让你充满信心,这就是文化的自信吧,真的会让你感到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武术馆表演团赴意大利威尼斯参加“2018中国—欧盟旅游年”开幕式并与国家政协副主席齐续春等合影(2018年1月)

武术馆表演团赴加拿大参加“2018中国—加拿大旅游年开幕式”(2018年3月)

中国功夫联盟会议嘉宾在少林寺武术馆前合影(2018年11月)

少林寺武术馆与俄罗斯“境域”武术推广中心签约(2018年11月)

把根留住:老家在河南,少林美名传

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文化和旅游合并。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年中,河南省机构改革方案出台,11月26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揭牌。人们都说“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但在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在焦红波们的日常工作里,诗和远方从来都没有分开过。关于机构合并,焦红波表示,他们时刻准备着接受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把武术馆打造成一个国际性综合文旅品牌,努力把功夫打造成为继长城、熊猫之后的第三张中国旅游名片,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文化,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事业走向新时代,开启新篇章!

焦红波在中国功夫联盟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2018年11月)

不论诗和远方,安放的都是人们的心灵家园,老家河南,故乡在这里,不管你来,或不来,感情就在那里,不增也不减!

猜你喜欢

少林寺少林功夫
编辑部的故事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寺2》立项拍摄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