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博物馆安全风险与防范的思考

2018-12-27罗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防范风险安全管理

罗维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渴求愈发强烈。更多的人选择在工作、学习之余参观博物馆,了解历史,陶怡情操。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而博物馆中的文物藏品众多且极其珍贵,这就给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风险。文章主要研究博物馆安全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根据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博物馆;风险;防范;安全管理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人类在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场所,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文物是人类在历史上遗留下來的,有着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博物馆都有收藏。这些文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物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价值不可估量。根据各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相关人员应全面做好馆藏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笔者根据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文博系统安全防范工作的文件要求,来分析博物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抵御风险的防范对策以供参考。

1 博物馆存在的风险因素

博物馆存在的风险有文物被盗、被抢的风险和自然灾害、火灾、人为毁坏的风险。如果文物被自然灾害、火灾、人为损坏,往往就可能被彻底损坏,难以恢复原貌。文物被盗或者被抢还有可能被追回,文物本身受损的可能性较小。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和情况,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都需要考虑进去,科学合理地制定规章制度与防范措施,从而应对博物馆已经发生过和日后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只有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文物的安全。

1.1 展厅的风险

陈列展厅是博物馆对外展示文物的场所,展厅里的文物是直接展示在大众面前的,这也是风险最大的环节。其主要风险如下:

①被盗、被抢的风险。展示文物的展柜一般防御性较差,再加上每天有很多观众进入展厅观赏文物,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风险系数。在展厅关闭之后,如果安全防范系统简陋或出现故障,不能实时监控和及时报警,那么文物的风险系数就会大大增加。在我国,展示柜中陈列的文物被盗、被抢的案例不在少数。2008年8月,甘肃省敦煌市博物馆在展览期间就发生过文物被盗案。

②展柜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博物馆展厅内的展柜都是用于陈放文物的。现在各博物馆使用的展柜大部分都是由专业的厂家设计生产的,也有一小部分是根据文物展示方案和展厅的走向专门找厂家设计的。如果展柜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或者是材料质量不好,展柜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可能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形,出现展示柜的玻璃破碎的情况,从而损坏里面的文物。2007年,湖北省博物馆新馆竣工,开放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出现了展柜质量问题导致展柜顶部玻璃坠落的事情,使馆藏的4件国家一级文物受损。

③火灾带来的风险。火灾对于博物馆来说是灭顶之灾,因为不少展示柜是由木质材料和一些易燃物制作的。博物馆内都会有禁止吸烟的标识,大多数人都会遵守规定,不在展厅之内吸烟。但是有时候会有个别人违反规定在展厅里吸烟,并乱扔烟头,从而引发火灾。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因为展柜的照明灯具老化,灯具和插座的固定螺丝松动,引起短路起火。因此,在展厅施工的时候应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较为先进的光电设备,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增强展厅内的灯光效果,也能够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

1.2 文物库房的风险

文物库房就是存放文物的仓库,是博物馆中文物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重点防范区域。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一般都是按照相关规定建设的,各项防范措施也都比较完善,但是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风险如下:

①被盗和失窃的风险。如果文物库房的进出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没有专门的人员来执行进出管理制度,当外来人员进出库房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发生文物被盗或者失窃事件。

②被置换的风险。如果文物库房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没能有效地监管保管人员,就会发生内部人员以假文物调换库房里的真文物的事情,我国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③文物流动过程中的风险。大部分的博物馆的文物都是存放在文物的库房当中,当需要举办展览时或将文物外借时,文物就会发生流动。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合办的展览与巡展逐渐增多,这也使文物的流动更加地频繁,文物在流动过程中的风险也逐渐增大。文物在流动过程中,可能会被人为损坏,也可能出现文物被盗、丢失的情况。

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或者制度不够完善都会导致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安全管理应当落到实处,不应当只是表面说说而已。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禁止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完善各个管理流程,避免内部人员作案。

2 博物馆安全防范措施

我国在2005年颁布了《博物馆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了博物馆的藏品的收藏、保护、展示、研究等都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根据博物馆的内部结构,笔者提出的安全防范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①陈列展厅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紧急的防范措施。各博物馆要制定安全保卫人员的岗位职责规定说明、出入展厅和展厅钥匙的管理规定、展厅文物的管理办法。同时,各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提前制定好自然灾害、火灾、抢劫、盗窃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定期组织突发事件演练。

②文物库房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紧急防范措施。各博物馆要制定文物库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人员进出库房和库房钥匙的管理规定,所有进出人员都要进行登记,账目的登记、藏品出入库的登记要确保及时准确,所有的文物藏品要建立档案。要不定期对保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库房安全保护工作能更高效地开展下去。另外,要做好自然灾害、火灾、失窃、被抢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③安全控制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制定控制室值班人员的岗位职责、控制室人员出入管理规定、系统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等。还应根据各种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突发事件,提前制定好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安全控制室在特殊情况下保持正常运行。还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设备、监控装置进行检查,损坏的、无法正常运行的设备应及时更换。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对博物馆文物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文物的安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是要进行科学的管理。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只有全馆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做好文物的安全防范工作。另外,要加快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目前我国博物馆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技防和人防。技防主要是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手段,使文物处于安全的状态,或者是在文物发生危险的时候能够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在发生盗窃时,一些监控设备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同时还能够提供破案的线索。所谓人防是指博物馆安全保卫人员进行人为保护。为了确保文物的绝对安全,也必须采取人防措施。另外,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及时避免文物受损。还要健全博物馆的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发生突发状况时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展开工作。

3 结语

博物馆主要存在偷盗、火灾、人为或自然损害等风险。博物馆员工必须从对国家、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出发,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化解或控制风险,尽可能减少安全风险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从而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博物馆的安全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技防设施最终都是通过人来进行操作的,关键还是在于人。所以要对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员工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猜你喜欢

防范风险安全管理
SQL注入防护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