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冷的奢华

2018-12-27张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墓志纹饰线条

张佳

摘 要:唐代墓志纹饰风格鲜明、雍容典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唐都长安地区出土的墓志纹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墓志;纹饰;线条;艺术

墓志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唐代墓志不仅具有史料文献和书法艺术价值,同时其四周的纹饰也反映了7~10世纪装饰图案的独特风貌,是古代工艺美术的宝贵资料。

墓志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重要证明,一般为石质正方形,分为上下两层,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多为覆斗形,厚度约20厘米。志盖刻饰分为三部分,中间平面称为盔,篆书或楷书书写墓主的官衔和姓氏;盔边的斜面部分称之为杀,是最为精彩的装饰部分;斜面以下为侧,饰纹较为简单。志石上部铭文叙述墓主生平事略,刻饰均在志侧(图1)。

纹饰内容以缠枝花草、飞禽走兽为主,风格多样,刻工精湛。线条舒展平滑,细密绵长,灵动飘逸,给人以圆润流畅、华美精致之感。

唐代建都长安,周边地区出土了大量墓志,内容丰富,保存完好,其中一部分雕刻得十分精彩。如《苏妩墓志》《张去奢墓志》《尉迟恭墓志》(图2、图3)《高元珪墓志》《史思礼墓志》等。它们的雕刻内容和风格各异,不同程度地显示了时代特色和独特个性。规整的造型,流畅的辞章,精妙的书法,华丽的图案,诉说着一个个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人生际遇,同时也彰显了那个辉煌时代的文化底蕴和独特审美。

唐代墓志及盖上的纹饰按照内容可分为以下四种:

1 富丽堂皇的花草纹

花草纹暗示四季的交替变化,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盎然生机,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卷草纹:从纹样的发展演变来看,汉代称之为卷云纹,魏晋南北朝为忍冬纹,唐代称为卷草纹。虽名称各异,但大体呈波浪形向左右或上下枝蔓延伸,并配以叶片,以后各代亦常用其作为边饰。忍冬是一种蔓生植物,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俗称金银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忍冬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多为佛教装饰,应是取其益寿的寓意。

宝相花纹:宝相花是一种抽象的模式化花卉图形,所谓宝相即象征佛、法、僧三宝的“庄严相”,宝相花则是圣洁端庄的理想花形,它的构成主要吸收了莲花纹、云气纹、石榴花纹等造型,集众美于一体,经简化提炼,花瓣形似如意,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伴随佛教的盛行而流行的纹饰。

牡丹纹:牡丹纹的流行始于唐开元年间,刘禹锡《赏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知赏牡丹习俗之盛。牡丹纹乘朝野趋尚全面进入绘画与装饰领域,它的突出特点是花形丰满、花瓣繁复,体现出世人所赋予的“富贵”内涵。

唐代墓志盖上出现最多的即是以上这几种花草变形图案,它们既可以独立进行装饰,也可与神怪、禽兽组合,或疏或密,或简或繁。在狭长的空间里多采用“∽”形构图,花叶藤蔓可长可短,能曲能伸。这种风格既有铁线描挺拔劲健的力量感,又有游丝描细密绵长的韵律,是唐墓志刻饰的主要特征(图4)。

2 驱邪避秽的祥禽瑞兽纹

花草纹与动物纹穿插交错、相辅相成,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纹样。四神、十二生肖、神兽、鸳鸯、白鹤等在繁花蔓草间或振翅欲飞,或引颈长啸,或昂首阔步,或跳跃奔跑。在这方寸间的青石之上,昂扬着跃动的生命,英姿勃发,生生不息,对墓志主人极乐往生的祝福与祈盼尽在其中。

四神图案:在墓志盖上以四神兽定位四方,南朱雀,北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主要刻于四杀之上。最早见于《曲礼》《楚辞》,原用于天文和军事方面,到汉代淮南王刘安正式以四神配四方,这种观念直延至明清时期。

十二生肖图案:多在墓志侧出现,每边三个图形,布于四侧,也有少数刻在墓志盖的侧边。它们代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二种动物标记人的出生年份,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形象,一种是写实的,自然界的动物在花草间穿行跳跃;另一种是神化的,拟人的形象颇具意趣。兽面人身着交襟长袍,或拱手站立,或执笏板端坐,每尊肖像以龛形或复龛形罩之,也有呈固定的云形,内部皆以云纹补白。1956年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了元和十二年秦朝俭墓志,志侧图案是一件成熟的作品,阳面面积较大,对比强烈,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神化十二生肖的形式一直影响到五代和宋,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图5)。

3 仙气袅袅的云纹

商周的云雷纹、先秦的卷云纹、两汉的云气纹都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气”与“云”紧密相关、互为一体,古人正是通过对气的阴阳变化借以说明生命现象所必然遵循的普遍法则。唐代墓志上的“朵云纹”和“如意云纹”则代表了生生不息、缓缓升腾的祥瑞之气,应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朵云纹造型变化多样,有缠枝云纹、如意云纹、流云纹等。它们既可独立进行装饰,也可与其他纹样穿插组合运用,常与龙、鹤等神兽飞禽组合,以助其升腾、飞翔之气势。1972年陕西礼泉县昭陵附近出土了永淳元年“临川公主墓志”,其杀面与侧面皆以朵云纹饰之,每边三朵,四面对称。这方墓志及盖的纹饰虽然简单,但刀法十分娴熟,以平刀铲底,不加修饰,实处为阳,虚处为阴,风格独特清新,别具一格(图6)。

4 质朴古拙的几何纹

几何纹是起源最早的图案,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概括为点、线、面,创造了原始彩陶上的曲线、直线、三角纹、漩涡纹、锯齿纹等,对后来图案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几何纹在墓志刻饰中起点缀作用,其中有四方对角纹、回形纹和连珠纹出现在補白的位置,在墓志盖盔面的四角或盔与杀之间的边缘上。虽然所占面积很小,但与大面积的流动线条相互协调补充,直线与曲线形成鲜明的对比,逸趣横生,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感(图7)。

在阴暗的地宫中,在冰冷的青石上,那曾经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权倾朝野的达官显贵,都化作一行行工整的铭文,一团团锦簇的繁花,一个个跃动的精灵,在石上熠熠生辉,诉说着那段尘封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张晓霞.天赐荣华: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2]张鸿修.唐代墓志纹饰选编[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3]王倩.简析云纹的渊源及意蕴[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7):177-179.

猜你喜欢

墓志纹饰线条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精致线条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线条国趣事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