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枕赏析

2018-12-27黄晶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4期
关键词:瓷枕磁州窑

黄晶晶

摘 要: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白地黑彩菊花纹卧女形枕和白釉珍珠地刻牡丹枕,这两件精美绝伦的瓷枕既是宋代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重要见证,又是研究宋代磁州窑陶瓷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显示出了宋代磁州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是最能代表磁州窑典型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珍贵瓷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关键词:瓷枕;磁州窑;清水县博物馆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卧具。从考古资料来看,先民最早使用的枕头就是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加工的天然石块。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舒适程度的追求,逐步出现了木枕、玉枕、竹枕、瓷枕等。其中以瓷枕的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瓷枕和其他瓷器一样,是随着制瓷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代开始大量生产,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时期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瓷枕的发展历程中,属宋代北方磁州窑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磁州窑烧制的瓷枕种类繁多,造型优美,装饰风格多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俗文化最好的见证者。

1 磁州窑概述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是古代民间陶瓷的典范。窑址位于古磁州,即现在的河北邯郸的峰峰矿区、磁县和武安等地。始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顶峰,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窑系。磁州窑窑址周围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烧造条件,为其成为北方最为著名的民间窑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磁州当地的瓷土里含有少量的铁成分,致使烧出的瓷器胎质疏松粗糙,颜色不纯正,胎体呈灰白色或褐色,影响了瓷器的美观。为了补救这一不足之处,满足广大当时“以白为美”的审美观点,磁州窑聪明的陶瓷工匠们采用了在粗胎表面施白色化妆土的方法使釉面平滑莹润,并在化妆土上或刻或划、或塑或印、或画或书,创造出了白地黑彩、白地刻花、白地剔花、珍珠地纹等磁州窑系独具特色的装饰技法。特别是白地黑彩的装饰技法突破了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五大官窑当时流行的单色釉装饰的局限,创造性地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使瓷器表面呈现出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开拓了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成为了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为以后的青花和五彩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磁州窑作为北方最为著名的民间窑场,其装饰题材多源于民众生活,表现内容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格调朴实豪放,画面多取材于人们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格言民谚、婴戏杂剧、山水人物、戏曲故事、诗词曲赋等,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情趣,反映了宋代时期下层民众的民俗、民风。

2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枕

磁州窑是宋代著名的民窑,以新颖独特的工艺技法、灵活洒脱的装饰风格而独树一帜。而瓷枕作为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瓷器类型之一,将磁州窑的艺术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白地黑彩、白地划刻花、珍珠地划刻花等装饰风格在瓷枕上都有所运用。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的宋白地黑彩菊花纹卧女形枕和宋白釉珍珠地刻牡丹枕,正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佳品。

2.1 白地黑彩菊花纹卧女形枕

该瓷枕长34厘米、宽13厘米、高14.5厘米,被塑成一个曲膝袖手侧头趴卧的小女孩形象。腰身圆平而微下凹,正好作为舒适的枕面,而小女孩却枕着自己的双臂,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小女孩一双大眼睛活灵活现,满头黑发,髻辫垂于脑后,脸盘胖圆,小嘴紧闭,回首侧视。瓷枕通体施白色釉,并有黑色颜料画出衣折纹理及花样。枕面上画出一枝折枝菊花,四周以黑色画出粗细边框以表示一条绣花枕巾。该瓷枕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是宋代孩儿枕中的精品。

宋代以前在陪葬品中经常会出现人物俑,但塑造成孩童形象的日常生活用品却是很少见的。因此,娃娃枕应该是宋代陶瓷工匠在造型艺术上的又一创新,也是宋代瓷枕的一种典型样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市民文化也崛起,普通田农、村妇、渔夫等平民形象大量出现在诗词、书画、文学作品中。瓷枕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被塑成孩童形象正是对社会需求的迎合。

在这件孩儿枕的设计上,采用了传统的圆雕技法,且达到熟妙境地。陶匠重视孩儿的自身形象,用其身体为枕体,孩儿贴床榻,臂微隆起,背略下凹供人作枕,设计舒适,造型稳定敦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小女孩脸部丰满富实,表情自然纯朴,形象夸张适度,表现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泼。从任何角度看,这件孩儿枕不只是普通的实用器,而是一件赋予了情感与灵魂的高雅艺术品。在装饰风格上,该瓷枕采用了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即白地黑彩的装饰风格。这种装饰在北宋晚期开始出现,金、元时期盛行,它的制作方法是在成形的胎上先敷上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以磁州当地产出的一种含铁颜料的斑化石为墨汁,用毛笔绘画花纹,有的再用尖状物在花纹上划出叶脉纹样等,然后再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白地黑彩装饰技法是磁州窑制瓷工匠借鉴书法、山水花鸟画等艺术而创造出的别具风格的装饰艺术风格,它以瓷面为宣纸,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场景、民居、格言、俗语、花鸟鱼虫等绘制于枕面上,实现了高雅艺术与市井文化的巧妙结合,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成为了当时中下层民众最受欢迎的装饰风格。

2.2 白釉珍珠地刻牡丹枕

该瓷枕长26厘米、宽8厘米、高13厘米,枕呈长方椭圆形,枕面周边出檐,外高内低,两边翘起中间下凹,正好作为舒适的枕面。枕面以戳印的細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体纹饰为刻折枝牡丹,牡丹花姿态优美,构图精练,刻饰花蕊、花叶及边框,藤蔓错落有致、饱满丰盛,线条流畅,花纹整体华丽突出,保留了唐和五代的风韵。这件珍珠地刻牡丹枕工序复杂,是先在器物胎骨上施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划刻主体纹饰牡丹,再用一种竹制小圆筒状工具沾上赭色彩,在花纹的空隙中间或花纹以外的底子上压印上细小的圆圈纹,最后再施上透明釉入窑烧制而成。这也是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装饰风格,由于瓷器上白赭相间,白地上个个圆圈犹如洒落的珍珠,因此被称为“珍珠地刻花”。

珍珠地刻花也是磁州窑重要的装饰风格,它借鉴了金银器的錾花技法,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珍珠地刻划花是白釉刻划花的一种,是先在器物胎体上施层白色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划刻出主体纹饰,再用管状工具在主体花纹以外戳印出许多小圈作为地纹,在划纹和珍珠圈纹内,有的还要再填以棕红色或灰黑色彩,带有明显的唐五代雍容华贵的图案特点。这种装饰技艺使器皿材质的美与刻花工艺巧妙的结合,取得了绚烂华丽的装饰效果。在器皿表面錾出花卉、动物主体图案,并衬以珍珠纹地的装饰,使主体花纹更加突出,具有凸起的感觉,增加了装饰层次,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工艺装饰风格。

3 结语

瓷枕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器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丰富多彩的装饰题材与装饰技艺是当时民众生活、审美情趣最真实的写照。磁州窑工匠们更是注重从生活中吸取装饰的题材与形象,开创了瓷枕艺术的独特魅力。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白地黑彩菊花纹卧女形枕和白釉珍珠地刻牡丹枕这两件瓷枕精美绝伦,既是宋代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重要见证,也是研究宋代磁州窑陶瓷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显示出了宋代磁州窑工匠高超的瓷塑技能,是最能代表宋磁州窑典型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珍罕瓷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刘敬华.磁州窑瓷枕造型艺术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赵丹.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3]张子英.磁州窑及纹样装饰[J].河北陶瓷,1999(2).

猜你喜欢

瓷枕磁州窑
瓷枕,透心凉
瓷枕,透心凉
古人的瓷枕为何又高又硬
瓷枕上的历史印记
瓷枕的门道真不少
从磁州窑瓷枕看宋代民俗文化
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
宋金耀州窑及磁州窑婴戏纹对比研究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
瓷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