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与实施

2018-12-27马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5期
关键词:教学技巧教学目标实施

马莉

【摘要】高职类教育的特点是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以服务为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当前高职教育的这些基本定位,是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要契合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培养出符合专业特色的高技能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更新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人们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使得各个学科自身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不同的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针对不同学科的需求,以满足应用为目的,根据专业情况及专业所提出的需求,传授不同的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专业服务,为岗位服务。

【关键词】教学目标 专业结合 课程设计 教学技巧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5-0235-02

前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院校中属于职业基础课,为院校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创新发展任重道远,必须深入研究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目前大多数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大都侧重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程后无法跟自己的本专业做到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在工作中遇到种种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对以后的工作无法帮助。由此可见,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内容设置与本专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非常重要。

一、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是终期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必须具备实用性和针对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虽然为公共基础课程,针对于不同专业均有开设,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一定做到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有针对性的灵活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实现“按需施教”,面向对象人群不同,教学目标也应不同,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应当有所区别,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技能及操作方法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综合性应用能力,是否能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能够跟其他的课程做好衔接,做到活学活用。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一定做到“必需够用”。例如,会计专业需要掌握大量的数据统计及报表的操作;营销专业需要重点掌握网络知识、网络信息安全、制作和演示多媒体文档的方法。计算机技术可以为企业在会计工作方面实施快捷的获取、加工和传递、存储和应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不仅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金融类的学生,熟悉掌握与之有关的计算机函数可以大大减轻日常工作中数据计算的工作量,并能快捷准确的对一些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和做出决策依据。计算机技能是为了解决在日后工作中的一项实际问题,计算机是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应该注重实践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环节设计

近几年,随着观念的更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网络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很多计算机专业教师已经认识到实践环节在课程中的重要性,计算机类课程已经从原有的重理论过渡到重实践,在课程比例上能很明显的看出,很多院校已经将课程的实践环节比例提高,有的课程甚至实践环节大于理论讲授学时。我院从2011年开始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从最初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应用教育,到现在的创新思维教育。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应试教育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在课程结束后参加天津市统一考试。所以此阶段的教学环节以让学生最终顺利通过统考为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练习环节。有的时候单纯就是为了通过考试,考虑通过率,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通过率是高了,但是违背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为了考試而学习,学生真正学到的操作技能很少,甚至个别同学在工作中不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完成工作任务。

在应用教育阶段,取消了统考后,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够用足矣,学生在学习完知识点的基础上,完成有关知识点的相关案例的制作。在本阶段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案例都是统一事先设计好的,包括完成效果与目标也都是完全一样,并未实现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创新思维教育阶段,坚持“理论够用,实践够硬”的原则,在本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自由发挥自定主题、自寻素材完成案例的制作,本阶段相比而言更加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在案例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中任务及案例的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公共课,也要符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及任务设计要符合专业的特色,能够做到学完此门课程后,能衔接后续的专业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同时要提前做好社会调研,针对于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中的案例内容。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课程为专业服务,课程为企业服务。

在我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由教研室统一制定课程的整体设计,授课教师会根据自己所教专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整体设计;调整部分包括课程中模块的比例;课程中所涉及任务及案例的内容及学时定量。例如,讲授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会将EXCEL部分的学时放大,并加强公式及函数都能数据处理部分内容的讲解。在任务案例的设计上也是针对于会计专业的报表完成相关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这样的案例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做到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想融合。为后续会计专业开授《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课程做好铺垫。还比如,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相对在入学前都会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理论有所掌握,实践上手快;所以在学时上会将办公软件这个环节进行缩减,同时提高案例的难度,加入OFFICE的高级操作;以提高性教学为主;在课程任务的设计上增加软件的实用性教学,加入了ACCESS数据库和visio专业流程图制作环节,更好的为后续开设计算机类的专业课做好铺垫。

四、教学方法及实施技巧

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考虑到本门课程是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信息化课程,学生因为地域的因素,入学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综合以上因素,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授课的过程中,基本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边讲边练,精讲多练;加大学生的辅导力度。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根据班级和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法。

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找寻适合不同专业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发挥教学的效果。例如,文科专业的同学更擅于模仿,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差;在完成任务案例前,首先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在完成案例过程中应用到的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挖掘每个学生所长,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预判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而言,理科专业的同学动手能力稍强,但比较马虎,独立完成作品的整体效果稍差。在完成任务案例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案例的设计与制作,要求每位同学负责完成案例的一个局部,最终整合整个案例作品上交,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各自所长达到了自学及互相学习的目的。

五、实施效果

我院在近三年中,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改革,逐步改进教学理念,完善课程的整体设计;积极改进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收获很大。首先在对学生的课程考核中发现,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点的同时,锻炼了实际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学生座谈会的调研及后期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本门课程过程中能夠学到本专业的很多前导知识;在工作中能够合理运用课堂知识顺利完成工作,受益颇多。

结语

社会信息化不断纵深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计算机技术必须因地制宜有机和各个专业相结合,作为授课教师,也必须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改变课程内涵;重构课程体系、积极整合教学内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努力践行课程为专业服务,课程为岗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冠利.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考.职教通讯.2014年(18期)

[2]温一军.高职类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特点研究. 沙洲职业工业学院学报. 2007(06)

[3]程曦.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法浅析.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猜你喜欢

教学技巧教学目标实施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