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本的有效阅读

2018-12-27王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有效阅读课本小学数学

王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教学也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开展起来,数学阅读教学也成为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同时,数学是一种语言,是学习各类科学的工具,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因此,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阅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本 有效阅读

课本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是数学的主要课程资源。它是编者精心编写的认识世界的窗口,获取知识的工具。小学数学课本是师生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不仅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学生学习的具有一定挑战的活动与问题。

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一谈及阅读,往往认为与数学教学无关,单纯地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性质就行,让学生阅读会浪费时间,不如多讲几个例题,有时虽然有加强学生阅读的想法,也是由我自己阅读、剖析代替了。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甚至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實际上,现在大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能从题目中很快的捕捉到有用的信息,都是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难道仅仅就是单纯地“读”、机械地“读”吗?我认为其实不然,这里的“读”包含“阅读”的意思,但是和语文中的“阅读”又不完全相同,它带有更多的数学特色,也具有更多“读”的技巧……本文对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促进学生学习创新方面进行阐述。

一、理解学生,创设情境,以趣“引”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简明的语言阐述:“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为了验证有兴趣学习和无兴趣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效果,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能被3整除的数”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为了唤起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这样安排:

A课:“今天,咱们师生进行一次比赛,你们随便给老师一个数字,老师一看就能马上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纷纷给老师报数,一个学生还报了个十位数:1111111111。我马上回答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学生不信,偷偷用笔算验证,果然没错。再报,再试,全都答对了。这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要求我讲出判断的窍门。我并没有直接说窍门,而是告诉学生:“这个诀窍在数学课本里,只要大家认真阅读这部分教材,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能发现。”听了我的话,学生们立刻打开课本,认真地看起来。由此,激发了学生阅读教材的动机。

B课:上课了,老师按照“学习新课,反馈练习”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形式授课。在讲解中虽然也采取了“对照比较”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教法单一,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效果欠佳。

试验结果表明,兴趣的诱发,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的深入发展,必然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支持学习,手脑并用,以“动”带读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初始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无论是计算题,还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都存在着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的尴尬境地。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重视阅读,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审准题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

如:25×4÷25×4这个算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有的学生先算前后两个乘法,再算除法,对于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也知道“式子里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算”,他们出这样的错误的关键在于缺乏一个良好的读题目的习惯。这个时候,我要求学生先用铅笔把先算的式子划下来,再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读一遍,说一说运算顺序,同时出示25×4÷(25×4)也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看看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划、读、比较关键的式子,学生便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又如文字叙述题,特别是“和、差、积、商”,诸如这样的字眼,让学生在熟读中体味,用什么计算方法,包括括号的使用,这样整合了计算题和文字题,二者相辅相成,计算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又如在“画圆”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圆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个圆,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圆”,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三、提升学力,有的放矢,以“疑”导读

很多时候,老师让学生“读数学”时,只是仅仅要求“请同学们把×××读一遍”,等学生读完后,老师再和学生一起分析。所以当老师提出读的要求后,很多学生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仅仅读书而已,而不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体会,去发现所读的内容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是教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在读的过程中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去读,读完后再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原因后,才会带着目的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莫名其妙地读书。比如:“将铅笔从长到短依次排起来。”一题,师:“你认为题目中的哪几个字比较重要?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生:“从长到短。”师:“还有吗?”生:“依次。”师:“依次”是什么意思?生:……师:“对,‘依次就是按照次序。”然后让学生在“从长到短”和“依次”的下面画上小圆点,由此加深学生对题目要求的理解。

又如苏教版第七册有这样一组题:360÷12=

800÷16= 360÷24=

360÷3÷4= 800÷8÷2= 360÷6÷4=

教学时,我开始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题,“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刚读完,就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并且大叫“我发现了秘密”,我没有急着让他们讲,而是又让他们大声地读了一遍,第二遍才读完,举手的孩子一下子多了起来。我请他们回答时,基本都能说出联系,学生们也体会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为促而教,发挥联想,以“活”促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源泉”。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首先从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入手,因为它比较具体、直接。如我在教学“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时,先组织学生流畅地阅读题目,然后让学生说说,从中你还读出了什么,这里不但要求学生读出可以把原计划造林的面积当做单位“1”,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想到: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几分之几”,这样就可以把新旧之间点之间的关系连起来了,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阅读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突破数学语言世界里的神秘色彩。阅读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极好的突破口,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师要留给时间让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阅读课本小学数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