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分析

2018-12-27张伟宏

建筑施工 2018年9期
关键词:偏位预制构件套筒

张伟宏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上海 200120

1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1.1 预制构件安装方面

1.1.1 转角板折断

转角板作为保障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稳定可靠的关键性构件,其在现场施工中常会出现损坏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具体施工中需要部分现浇以强化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而现浇模板时常难以良好地与预制部位连接到位,进而导致振捣不实以及胀模等现象。

1.1.2 叠合板断裂

叠合板在具体施工当中也常会出现龟裂以及断裂情况,其原因就在于部分叠合板跨度太大,在吊装过程中常会由于挠度过大而出现裂纹,严重时裂纹会逐渐扩大到整个板面,进而造成构件损坏。此外,养护工作不当也会导致叠合板板面粘模的情况出现。

1.1.3 带窗外墙板根部断裂

带窗的预制叠合梁外墙板的窗洞根部属于受力薄弱部位,若在构件厂预制时未采取保护加固措施,在脱模起吊时容易发生断裂。若养护强度未到便将构件脱模,也容易导致窗洞根部断裂。在实际施工现场,进场的带窗预制叠合梁外墙板经常会发现此问题。

1.2 管线与构件埋设方面

构件与管线在预埋过程中出现位置偏差、堵塞、脱落等现象,或者是在埋设作业现场遭遇障碍物[1-2],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构件生产当中未将预埋管线和线盒口部做好封堵,导致振捣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混凝土进入预埋管中造成管口堵塞。若管线或线盒与构件未做好固定,会导致在振捣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甚至脱落问题,从而使得现场与现浇部位管线对接困难,提高现场施工难度。

1.3 预制构件连接方面

1.3.1 套筒灌浆饱满度不足

在将预制墙板进行纵向套筒灌浆连接的施工过程中,对于灌浆的饱满密实程度目前尚无比较可靠的检测手段。具体而言,在现场的灌浆施工完成后,我们验证灌浆工作是否到位,目前主要是查看灌浆料有无从上部出浆孔溢出,然而对于灌浆管的内部情况我们实际上是无从知晓的,所以也就难以把控好灌浆的实际饱满度。此外,预制构件在生产中由于封堵不到位,或是施工现场人员对灌浆孔未清理到位等,均容易导致构件灌浆孔和出浆孔堵塞,给灌浆质量带来较大隐患。

1.3.2 钢筋套筒连接偏位

在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的构件套筒连接工作中,还会出现钢筋与预制套筒位置存在偏位的情况(图1)。产生的偏位可分为部分偏位与完全偏位2种,前一情况下钢筋经过多次尝试尚可勉强插入孔洞之中,而后一情况则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重新加工[3]。一般来讲,出现这一质量问题是由于预制构件在加工中,对定位与尺寸把握不够精准而造成的。而在施工现场发现这一情况时,施工人员往往会将存在偏差的钢筋进行切断或折弯,抑或在构件中重新钻孔,确保钢筋顺利插入。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设计,为后续施工和结构整体性能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1.4 预制构件成品保护方面

预制构件成品的保护工作不到位,势必会导致构件出现破损,进而对装配式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造成影响。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培训,对预制构件成品保护的意识缺失,具体保护措施制订和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过程检查工作有所缺失,极易造成预制构件成品损伤。非承重构件在强度设计时本身就不高,在移动运输中便容易出现损坏。在现场施工中,针对构件成品的保护不足,尤其是存放、吊装时对边角防护的不重视,缺少专用的防护器具,也是造成预制构件成品损伤的重要原因。预制构件成品存放环境pH与时间长短同样会对构件强度造成影响,一般存放时间越长,则构件越容易破损。

2 质量问题防范措施分析

2.1 采用专业辅助施工工具和措施

针对转角板和带窗外墙板洞口根部容易折断的问题,首先可由建设单位牵头在构件生产前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针对薄弱部位确定有效的辅强措施,转角板可选择L形吊具将其拉力进行转移,进而提高转角板的完好率。带窗外墙板可借助辅强角钢固定在薄弱部位(图2),在脱模和施工现场吊装时均不得拆除,以提高根部的抗拉性能。

图1 套筒偏位

图2 采用辅强角钢

针对叠合板吊装中常由于跨度太大而出现裂缝或发生断裂的情况,可与设计单位进行商讨,尽可能保证叠合板跨度能够控制在板的挠度之内,提高叠合板的完好率[4];同时制订可靠的模板支撑方案并在现场支设落实到位。针对叠合板在吊装预埋件过程中易脱落的情况,构件厂应确保预埋件的拉拔检测合格,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脱模。在施工现场可采用吊装桁架筋辅助工具,如此一来不仅能保证吊装安全,还能视现场情况对吊点进行灵活变动。

2.2 提高构件生产单位的质量管理能级

1)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套筒、预埋管线、线盒等做好封堵,避免浇筑时有混凝土渗入而导致埋件发生堵塞。

2)对埋件做好固定措施,防止浇筑时发生移位,避免本该与现浇部位接拢的部位由于生产方质量管理不到位而导致在施工现场难以处理。

3)定制模具的时候预留固定孔,同时采取其他端部固定措施,防止连接钢筋偏位,避免出现现场吊装时钢筋难以插入套筒的情况。

4)浇筑完混凝土之后要养护到位,在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再进行脱模起吊,可大幅度减少构件薄弱部位出现裂缝的情形。

2.3 提高现场预制构件吊装质量

2.3.1 梁下预制构件的吊装

需要确保构件孔位与起重设备的孔位保持对准,切不可错开各自孔位。在对PCF外墙板进行吊装时,工人除应按要求进行吊装作业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吊装梁,钢丝绳与板面上吊环需用卸扣相连,不仅要保证连接紧密,还需防止卸货和起吊时墙板与堆放架产生碰撞。

2.3.2 阳台板、空调板的吊装

吊装施工中需要用到吊钩、吊环等设备,结合两者的竖向合力,需与梁板方向保持垂直,即确保4个吊点的受力保持均衡,进而达到吊装平稳的目的。

2.3.3 扶手板的吊装

需对板面与吊环预留孔位的连接是否牢固进行检查,不得有吊装倾斜的情况发生,同时扶手板的预留孔位需要与吊装梁孔位精准匹配,不得出现孔位偏差问题。

2.4 重视工人培训、强化质量控制

施工企业需要做好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工作,尤其是针对搭接、接缝等关键性工作,更需要起用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良好的工人。提高管理人员对装配式施工中各质量控制重点的重视意识,对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在施工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得到处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除了要保证进场构件的质量合格之外,还需要在具体施工中确保工具对接缝、钢筋搭接等技术性操作实现精准把控,同时还需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施工质量,保证这一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得以发挥,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的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偏位预制构件套筒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传力杆偏位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应力的影响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步履式顶推分体宽幅钢箱梁横向偏位局部应力分析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高墩梁式桥桥墩偏位检测及分析
浅论高层建筑竖向钢筋偏位的防治对策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