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CT、HRCT对矽肺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2018-12-27陆聪
陆聪
矽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机体长期吸入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当机体肺部二氧化硅含量达到一定量后引发肺部纤维化弥漫性的全身性疾病。我国尘肺病例约有一半为矽肺[1]。矽肺按病理形态分类可分为矽性蛋白沉积、大块纤维化型(团块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结节型等[2]。一般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多种症状。气促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临床的常见检查方式为X线胸片检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频CT检查因具有高密度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弥漫性肺部病变的诊断[3-4]。本研究探析矽肺和其合并症进行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单位检查的矽肺患者62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5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5±2.3)岁。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矽肺及其合并症的诊断标准[5];经病理检查确诊。接触矽粉尘时间2~30年,平均(15.4±1.3)年。
1.2 研究方法
X线胸片检查,20 mA管电流,70 kV管电压,胸部右侧位、后前位检查。常规CT检查法:扫查范围为肺尖至横膈下3 cm,设置矩阵为512×512,层厚5 mm,扫描层距5 mm,标准算法重建。部分患者由胸锁关节向下扫面三层,10 mm间距,在右下肺静脉水平和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处扫双层,增强扫描融合病灶。高频CT检查法:扫描参数设置:10 mm间距,2 mm准直器宽度,300 mA电流,120 kV电压,350 HU纵隔窗宽,50 HU纵隔窗窗位,肺窗窗宽1 600 HU,窗位-600 HU。由三位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并记录肺间质纤维化、矽肺大小阴影情况,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的准确性。
1.3 诊断评估标准[6]
阴影评估标准:大阴影:两个相邻层面阴影直径超过10 mm者,切在纵隔窗位仍然出现致密影;小阴影:肺野内出现异常致密影,直径低于10 mm者。
表1 矽肺及合并症进行高频CT、常规CT、X线胸片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比较n(%)
续表1
1.4 仪器
锐柯医疗公司生产的3500型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SIEMENS 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仪。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进行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频CT在检出肺气肿、胸膜下弧形影、网格及蜂窝状影、小叶间隔增厚、大阴影、胸膜增厚粘连、淋巴结钙化等矽肺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与常规CT、X线胸片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CT对矽肺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对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X线胸片,P<0.05;与陈满连等[7]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矽肺的CT影像学基本特征为小阴影,病理检查出现同心圆排列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矽结节,质地硬,呈灰白色,矽肺的CT特征性特征为增高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晰,大小相同,偶尔连接细小线样影,后方和上叶出现弥漫性分布,需与健康的肺血管断面相鉴别[8-9]。病情进展则出现大阴影,病灶临近部位出现瘢痕旁肺气肿和小结节影。高频CT对于相同层面的小阴影的数目、范围、形态显示更加清晰、准确性更高,高频CT在监测病灶气肿、小结节、空洞、钙化等内部结构、大阴影的数量更显著[10]。高频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无器官组织重合,可清晰显示微小病变,而X线胸片检查受到摄影技术、膈肌、肋骨、大血管的重叠和遮盖等因素的影响,准确性下降[11]。同时高频CT可对肺间质纤维化、肺小叶结构的进展、发生充分显示,因矽肺进展后出现支气管狭窄,肺间质纤维化,高频CT的敏感性更高,可清晰显示密度较低的气肿样肺组织[12]。综上所述,矽肺和其合并症进行胸部高频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结合X线胸片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