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

2018-12-26许哲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9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内部控制

许哲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发展中积极抓住各种机遇,勇敢迎接一系列挑战。近年来各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其中企业需要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日益增多,国有企业更是需要努力强化自身内部控制建设,推动企业健康运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运行带来积极效应和正面影响。本文笔者就将对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情况进行简介,然后笔者将对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笔者将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做好财务风险管理,为我国国有企业运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达到自己所设立的经营目标、提升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企业经营理念顺利贯彻落实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效率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整企业运营方针、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约束企业管理行为、评价企业内部发展的措施和手段。企业内部控制通常会涉及到对财务和资产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加强对企业财务和资产的管控,来实现企业所设定的经营目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达到自身经营管理的目标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交流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全面考虑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合理安全保障,推动企业内部稳定运行。

2.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通常是指企业针对内部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手段不当等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预期的收益率降低,同时可能会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大量的风险因素,经济收益也将受到损害。通过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涉及有投资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筹资风险等,而致使这些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企业的财务结构缺乏合理性,尤其是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所采取的融资手段也不恰当,这就可能给企业带来一系列财务风险;其次,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未进行全面科学地考虑,这就导致所产生的决策充满了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系列财务风险,为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带来阻碍。

3.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联系密切

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之间联系密切,为了预防企业内部风险发生,就需要企业加強内部控制,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一系列财务风险,由此可见企业财务风险就是由企业内部管控不当所致。从一方面来看,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需要由不断加强的企业内部控制来支撑,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例如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过程中通常会要求财务数据做到精准可靠,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防范风险发生,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也会为财务风险管理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同时能够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保证各部门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资金的管理也做出了相关要求,保证企业资金运转能够规范进行;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财务风险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的真实反应,同时也给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企业的管理层可以通过财务风险来追查企业内部管控的漏洞,找到进行企业管理的方向,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企业需要对财务的运行进行定期监测,对企业历年来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认真排查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二、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国有企业的行为,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也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企业运行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内部控制问题,由于政府授予了国有企业经营权,其决策者负责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等问题,虽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深入人心,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仍然受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理念的影响,这完全不符合当今时代的经济体制,给当下国有企业内部发展带来的阻碍,尤其是许多国有企业决策者太过寄希望于政府,这就导致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次是国有企业领导层个人主义严重,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在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某个决策者的意见对企业发展会造成较大影响,其中某些决策者不顾国有企业的规章制度,发挥个人主义,丧失集体意志,给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带来混乱,财务部门也被决策者所影响而丧失了独立性,这就加大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后就是国有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问题,尽管有些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没能贯彻落实,这就导致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大量漏洞,相应的制度仅仅在语言层面得到落实而没有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不完善的激励机制也致使企业员工积极性有所降低,消沉的工作态度也对国有企业长远发展造成阻碍。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做好财务风险管理

1.以内部控制为依托,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国有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引进杜邦财务比率分析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从根源上避免财务风险发生,因此企业在进行评估指标的选取时应首先考虑指标的预见性和灵敏性,对未来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够准确评估,及时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推动企业稳定运行;其次,在选取核心指标时应考虑到企业的现金流量,利用现金流量的数量和速度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包括筹资现金流、投资现金流、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其中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流是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企业偿债的重要依据,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现金债务比率的考察。

2.以内部控制为中心,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应建立多层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将企业环境、市场规模及企业经营范围视为基础,成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推动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其次需要完善企业的资金管理方案,建立科学的融资制度,保证企业预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强化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相应的企业投资制度也应进行优化,其中对投资的风险及收益的评估应由上级部门审批,企业各部门之间应相互沟通、团结协作,在与供货商进行交往时,应尽可能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避免财务风险发生;最后应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督促企业内部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掌握会计法、税法等相关规定,并在具体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相应的制度,内部风控制度的建立也应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的运行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各种风险,从而提升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当国有企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风险时,企业能够通过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国有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崔素玲.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5(07):185-186.

[2]苗建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6(03):138+140.

[3]王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全国商情,2016(24):31-32.

[4]徐锦枝.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师,2018(04):59-60.

[5]姜翠强.简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Z1):178.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财务内部控制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