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性资助研究

2018-12-26洪锐锋

法制与社会 2018年34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学

摘 要 本文从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育人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心理学视角加强贫困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的方法,从情感、意识和精神三个层面促进贫困生的成长和发展。这对于高校贫困生教育来说是一个创新思路,对贫困生的适应和发展来说具有根本意义。

关键词 心理学 贫困大学生 发展性资助

基金项目:本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奉献沟通视野下重大民生政策风险评估参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GL228。

作者简介:洪锐锋,淮阴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094

近年來,关于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育人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特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现行的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贫困生适应环境和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进一步重视贫困生的成长问题,构建适应贫困生发展特点的育人模式,应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 研究背景

由于中国存在区域性经济差距和家庭收入差距等现实问题,对来自贫困地区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学费成为家庭沉重的负担。与贫困有关的其他因素,诸如身心不健康、成绩不理想,适应能力弱、人际关系差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以往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出现又会导致以上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心理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结构体系的基础,心理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人的自身发展 。也会影响高校总体教育水平和高校的和谐发展,最终也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以往研究状况及本研究创新点

目前对贫困生育人体系的研究,主要是在对原有育人体系的批判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如批判了以往重经济资助,轻人文关怀,忽视了心理帮扶、能力培养、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等;批判了以往仅仅强调无偿资助,轻有偿资助,忽视了贫困生诚信、感恩、责任意识的培养;批判了以往只注重资助政策的落实,轻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忽视了贫困生品行的培养。例如,近来有学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性资助育人”体系,如桂富强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视角提出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 。舒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提出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研究 。季枫从现有资助体系不足出发,提出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内涵和构想 。丁绍家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提出从“扶困”到“扶智”、“扶志”的思路 。这一体系从发展性资助的概念、内涵、理念、管理、原则、功能等角度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强调通过经济帮扶、心理辅导、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提高其心理素质、能力水平,完善其道德品质、人格品行,变“资助”为“自助”,变“输血”为“造血”的目的。总之,建立新的资助育人体系重在强调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以此达到贫困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同意以上发展性资助的理念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借鉴了以往研究的成果。但是,以往研究大都重视理论上的构建,但缺少具体、详细的落实措施,本文注重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构建高效全员育人的思路,避免了空洞的宏观理论构想,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贫困生全面发展。另外,以往研究基本上从作者自己的假设或已有研究出发,认为所谓发展性资助,就是经济上援助、能力上帮扶、思想上引导、心理上关怀等几种路径的结合,表面上看似完备,实则忽视了贫困生的真实需求,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得出,心理问题是贫困生其他问题影响的集中表现,也是影响其他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强化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能够解决贫困的关键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心理学视角对个体发展的理解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和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主张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内在价值 。它认为所谓的心理问题,就是人的潜能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从而制约了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排除各种影响因素,让个体能够充分、自由地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曾说,你无法教会一颗橡树籽如何长成一棵橡树,但是,如果你给予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内在的潜能就能使它长成一棵橡树。如同橡树一样,人类个体的成长需要有利的环境,他需要来自他人善意的帮助,给他包容和鼓励,给他教育和指导,以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他就会利用这些有利因素,调动所有的潜能,向着自我实现的目标奋勇前进,最终发展出一个独特的、自由的、成熟的个体。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发展总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整体交互作用理论认为,人和其情境整体是一个整合的、复杂的和动态的整体,个体是其中一个活跃的有目的的部分,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遵循整体原则、时间性原则、动态原则、组织原则等 。所以我们要研究贫困生的发展问题,必须首先把这一问题放到更宏观的系统、结构和过程中去探讨,强调其功能适应和人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同时,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个体的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机制使自己的心理水平不断从低级平衡状态过渡到高级平衡状态,就是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

四、现行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关怀

面对贫困生的教育问题,很多教育者认为,学生在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只有学习好了,才能顺利拿到证书,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贫困生的教育也是一样。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们通过督促贫困生努力学习获取各种证书和荣誉,目的就是为将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打下基础。至于心理健康,他们认为那是“务虚”的做法,有“舍本逐末”的嫌疑。

诚然,通过以上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转移贫困生的焦虑心理,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事实上,当前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他们的心理问题不仅因为家庭的贫困,还包括自我认识的片面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这些不是单单通过努力学习就能够解决的。如果教育者无法敏感、深刻地洞察这些因素,就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疏导和化解,最终也将影响到贫困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缺乏对贫困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庞丽通过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生的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低下的水平,这些能力包括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学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等等,这些能力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贫困生由于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造成诸多方面能力的缺陷,导致他们在与其他大学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也无法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高校没有针对这些贫困生的缺陷制定补救措施和培养机制,更没有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贫困生能力教育,仅依靠学校资助工作人员主观开展的教育活动作为资助工作的补充,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三)缺乏对贫困生精神世界的引领

目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与贫困生育人工作没有达到深度融合,两个部门各自为政,高校普遍缺乏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感恩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导致一些贫困生滋生各种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倾向,如部分贫困生过于功利和现实,对国家资助“等、靠、要”,获得助学金后又任意挥霍,对他人和社会缺乏感恩意识和奉献精神,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抱负和人生规划。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大背离了国家资助政策的初衷。

五、从心理学视角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性资助

以上探讨了高校在贫困生教育过程中忽视的三个方面问题,从贫困生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恰好涉及了个体心理的三个层面,即情感层面、意识层面和精神层面。那么,完善高校贫困生育人体系,就应该把贫困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掘和整合高校各种育人资源,协调处理好各部门的关系,强化对贫困生的发展性资助。

(一) 从情感层面,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如果此时能够及时得到学校的关怀和重视,对于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有巨大的帮助。

第一,高校资助工作相关人员在落实资助政策的同时,应加大与贫困生本人的联系,通过个体谈心谈话、集体会晤、家庭走访等形式,多与贫困生接触,了解其家庭状况、学业水平、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通过这种谈心谈话的方式,强化与贫困生的感情联结。同时要尽量减少对贫困生个体的追踪和曝光,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淡化或避免在公开场合使用贫困生等字眼。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互动,为以后他们的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学校和二级学院心理中心应建立贫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早发现并介入干预。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应积极动员其寻求心理援助,帮助学生适应环境,接纳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自信心。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或某种人格缺陷的贫困生,及早转介到专业心理机构,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将危机化解在萌芽階段。

第三,现代年轻人越来越依靠网络来获取知识和人际互动,它不仅快捷高效、信息量大,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隐私问题。高校应建立专门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音频、视频、图片、文件等媒体资源库,利用新媒体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咨询和引导,达到求知、咨询和人际交往的目的,最终达到心理帮扶的目的。

第四,教学部门在安排大学生课务的过程中,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心理讲座、心理学选修课等课程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在课程中应该包括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和预防,以及健康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这样才能满足贫困生对知识的需求以及自我成长的需求。

(二)从意识层面,加强贫困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个体自信心的建立不是抽象的,也不是通过几次教育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能力提高上,对于贫困生来说更是如此。贫困生的自卑感往往由于他们错失了各种锻炼能力的机会。那么,重新建立贫困生的自信心,就必须重视贫困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应注重对贫困生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学业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学生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部分贫困生家庭由于物质条件的局限性,往往在学业上落后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为此,高校应积极做好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负责高效资助管理的工作人员,对所服务的贫困生的学习情况要有所了解,对于学业非常优秀的贫困生,要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积极选树一批在学业成绩、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贫困生,在贫困生中营造一种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氛围。对于学业成绩差、考试不及格等贫困生,也要适当树立反面典型,建立预警机制,及早介入干预,通过一切手段加强教育和管理。第二,高校二级学院(系)可以设立贫困生导师制,利用专业教师科研和学术的影响力,针对贫困生不同年级、专业、个性等方面的缺陷或特长,有针对性地督促和引导贫困生加强在学业、科研、特长等方面的精力投入。第三,在贫困生群体中建立诸如专业学习讨论组、英语四六级学习互助组、计算机考级互助群等,通过老生、优秀学生传、帮、带等形式,在贫困生中形成自助组织,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互助互爱、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人际交往能力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贫困生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是关系到他们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社会,进而更好适应社会,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关键。因此,高校应根据贫困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搭建贫困生人际交往平台。第一,强化对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通过讲座和活动加深贫困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理解和内化。第二,重视贫困生小团体人际关系辅导,如异性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师生人际关系等,对有相同或类似困惑的贫困生,通过角色扮演、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手语操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心理活动,加强人际交往方面的锻炼。第三,积极搭建贫困生人际交往的平台,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多方面提供贫困生锻炼的机会。

3.就业能力

贫困生的就业压力主要源于内外两方面因素,外因主要是社会竞争的压力,内在原因主要是贫困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如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高校要充分发掘和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培养贫困生与就业相关的能力。通过与高校团委的对接,精心组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吸引和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注重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与高校就创业部门的对接,做好贫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各项就创业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通过比赛锻炼他们的文书能力、创造力、竞争力,增强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规划能力;通过与高校学工部门的对接,组织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俭学、社会公益活动,锻炼贫困生的吃苦精神、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通过与校外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沟通与联系,积极搭建贫困生社会实践平台,锻炼贫困生的工作能力、交往能力及自我营销的能力等。总之,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平台和机会,提高贫困生就业相关能力,达到自信、自立、自强,最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从精神层面,加强对贫困生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培养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精神

真正的贫困,不是经济的贫困,而是思想和道德的贫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以解决贫困生的思想问题作为根本途径。高校应调配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包括学生处的教育管理科、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部,二级学院的辅导员,直至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承担起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积极、诚信、担当等道德品质的形成。

1.加强贫困生“三观”教育

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引导他们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贫困,让他们认识到,家庭贫困是在特定时期、特殊历史环境下,或特定事件造成的产物,往往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上一辈人的家庭贫困不代表这一辈必然贫困,贫困只是暂时的,要永远看到改变的希望,这一辈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应竭尽所能去创造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应从贫困中学到勤俭节約、责任担当、奋发图强等高贵品质,而不是自卑、逃避、怨天尤人。

2.加强贫困生理想信念教育

实践证明,当个人具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他就会超越现实的阻碍,克服眼前的苦难,把外界的限制当作自己攀登的阶梯,把眼前的困难转化为自己奋斗的动力。因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挫折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远大目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开展励志教育相关活动,树立励志成才典型,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进取之风。

3.加强贫困生诚信感恩教育

高校要培养贫困生健康的自尊,教育贫困生确立健康的心态,树立劳动观念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鼓励贫困生积极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偿还国家贷款,变资助为自助。教育他们按时偿还贷款,保持良好的个人信誉。对于无偿资助的在校贫困生,学校应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教育他们通过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来回报社会和资助者,当他们成功立业后,要以同样的爱心和责任心回馈社会,把这种积极的正能量不断的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制约贫困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校贫困生育人工作的重点。高校必须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性资助,科学、系统地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为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高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实现贫困生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

注释:

龙晓东、廖湘蓉、邓治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沈云彩.“蝴蝶效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10(176).51-54.

桂富强.我国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

舒能.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研究.中国计量学院.2016.

季枫.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教育探索.2013(1).95-96.

丁绍家.从“扶困”到“扶智”、“扶志”: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创新实践研究.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

杨鑫辉.心理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37.

王荣、桑标.人——情境整体交互作用理论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5(1).68-72.

猜你喜欢

贫困大学生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EAP模式下的关困助学新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