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
2018-12-26彭晋
彭晋
【摘 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感染患者心理沟通以及随访管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32例艾滋病感染患者,给予其实施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以及总体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滋病感染者接受心理沟通与随访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心理沟通;随访管理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艾滋病为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而引发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理健康,还给患者精神、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1]。临床并无确切有效治疗方法,因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护理人员积极明确患者心理状况,积极采取规范的随访管理措施用于艾滋病感染患者,对于抑制疫情扩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7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我中心进行管理的185例艾滋病感染患者中抽取132例进行分析,其中男性90例,女性42例,30岁以下为21例,30-39岁34例,40-49岁45例,50-59岁17例,60岁及以上15例。上述研究对象均经医学检查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存在智力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无完全行为能力者。
1.2 方法
给予患者在艾滋病常规护理上,结合心理沟通交流以及随访管理。心理护理内容:加强健康教育,考虑到患者个性化差异,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首先让患者了解艾滋病一些基础知识,发放艾滋病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也可结合视频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了解,告知他们相关并发症处理措施,艾滋病用药知识以及方法,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沟通技巧,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让患者感受到温暖;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表达,了解患者内心需求,这对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至关重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想法,宣泄不良情绪;同伴教育:邀请艾滋病患者现身讲述自己的经历,为患者提供发泄情绪的平台,触发患者彼此之间心理共鸣,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随访管理:调查对象接受面对面问卷调查,提供健康教育、转介治疗以及安全套推广等随访干预,并开展随访调查。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对比入组时、随防管理一年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根据SF-36量表[2]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共包括36个项目,包括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以及总体健康等,SF-36量表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工具为SPSS210,计量资料以均数方差±表示,并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管理1年后的躯体角色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以及总体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当前艾滋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发病后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严重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是临床治疗和随访管理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主要内容。
研究表明,实施干预后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表明实施有效的心理沟通以及随访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艾滋病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其心理問题高于正常人,积极加强心理沟通,具有积极的意义[3]。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了解,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了解,避免患者盲目恐惧,正确认知自身疾病,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干预为一种情感支持,有利于疏导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让患者认识到情绪对自身病情影响,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同伴教育充分利用患者、家属朋友与患者之间关系模式,抑制其负面情绪,更好面对群体,宣泄焦虑、内疚、不满等情绪,同时能够去帮助别人,实现自身价值,增强成功治疗信心[4]。同时结合随访干预管理,保证心理干预的贯彻实施,提高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护理实施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艾滋病感染者采用心理沟通以及随访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潘蓉, 张晶, 陈坤,等. 上海市虹口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对社区随访管理满意状况及影响因素[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5):438-439.
罗龙海. 浅谈艾滋病随访管理工作[J]. 医药前沿, 2017, 7(9):32-34.
秦翠青.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0):230-230.
周倩, 李幻, 石柳春.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复诊率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7, 7(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