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桥北部平房区商业空间更新

2018-12-26

数码设计 2018年11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天桥肌理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北京,100029)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是从事商品交换的场所。泛泛的说,所有与商业活动相关的空间形态都可以被称作为商业空间。而历史街区商业空间则是维系着历史文脉发展的商业空间。历史街区是由商业、展示、文化等多个片段组成的。为人们提供商业活动及其他行为的公共空间。

既有历史性又有商业性的空间则为历史商业空间。由历史街道路网、房屋群落及文物建筑构成,能够反映一段时期的历史风光,见证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一般是人口密度大,历史文脉丰富的地区。集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该区域的历史文脉为一体。餐饮、老字号的一些吃食以及一些居民日用品则为主要销售商品。

1.2 更新

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不能孤立的存在,也不能只是对现有城市形态的盲目模仿。在我国,“城市更新”长期被简单理解成单一适应城市发展,而保全则被解读为原封不动,与改造恰恰相反。

对城市中已经不适合城市发展的地区进行有计划的规划改建被称作城市更新。主要包括对区域肌理形态密度的更新以及街区产业业态、景观环境、市场等各个方面的更新,以保全并改善为原则维护该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解决该区域的直接问题。

2 天桥北部平房区现状研究

2.1 项目背景与历史沿革

天桥北部平房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理范围北至珠市口东大街, 西至留学路,东临前门大街,南至永安路.区域内仍留存了北京四合院建筑,留存了胡同的肌理,是北京城里历史文脉的遗存。

天桥,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具体的桥,一个是地方因桥得名。据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是天子祭祀会通过的桥,故而大家称之为天桥。据史书在册,天桥大约建在元代,方向呈南北向,汉白玉栏杆设在两侧。两侧各设一亭子,桥身高。光绪三十二年高桥身拆掉了,改建成了低一些的石板桥。后来经过变迁,1934年天桥已经完全被拆除,但是作为一个区域的地名存在着。天桥一带在历史是有文化承载和特色的区域,但但不是一个具体的行政范畴的区域。

2.2 天桥北部平房区商业空间特征

(1)空间肌理

区域地方性最重要的因素则是由空间肌理看出的。本文运用了“MAPPING”的方法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形态,可以清楚的看出城市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形成的特有的肌理和结构组织交织的现象。宏观来看,区域的空间肌理主要是由街巷空间与路网体现的。微观上,区域的空间肌理是由建筑的聚集所体现的。区域中大多数的建筑还保留着传统建筑的形态,有机生长在区域内的民居也决定了该街区的空间肌理形态,天桥北部平房区空间构成特征就是运用平面进行空间组织,并以群体的方式组织整体空间。但从现状调研来看天桥北部平房区的肌理密度明显高于旁侧的区域,且人口稠密使得区域内的合院中源源不断的加建,区域人口基本的居住条件得不到满足,很大程度的破坏了该区域的肌理,与周边城市肌理脱节,失去了原始的风貌特点。

(2)空间可达性

天桥区域的整个交通组织分为车行道路及人行道路,主干道永安路行驶车辆多,十字路口交通拥堵严重。行驶车辆主要是小轿车。内部因为商业空间及学校,车流量相对也比较多。胡同里多停靠着自行车和电动车等便捷代步工具,偶有小车。停靠主要是加建墙体凹处,门口电线杆旁边。但上下班时间容易造成车辆与人流的交叉,带来了穿越的困难,影响风貌的保存。人行系统主要应用于区域内部空间中。区域内也未设置统一的自行车停放点,使得自行车只能停放在路边,极大的影响了整体的环境。

(3)区域商业空间类型

运用了问卷法对该街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将其分为三种人口类型,分别是:街区原住民、租户及城市人口。选取了100个人进行抽样调查,针对不同的使用人群的日常消费空间进行分析。区域内业态多服务于原住民与租户的商业空间便为社区商业空间,反之,多见于服务城市人口的商业空间就是城市商业空间。

①社区商业空间

社区商业空间在区域内一般为提供居民日常的吃食、老北京特色小吃及生活所需,例如:老北京褡裢火烧、庆祥斋糕点等。多分布于留学路街道的中心位置,共有41个店铺,占比53%,服务于社区的商业空间在区域内为主导。

②城市商业空间

城市商业空间在区域内的分布较为松散,多数为餐饮业及服务业,例如:老金涮肉等较为知名的老北京传统餐饮,名声在外,或是一些服务业的商业空间——旅馆等,吸引着广大的城市人口进入区域进行消费,在区域内城市商业空间共有36个,占比47%。

(4)区域商业空间分布特征

天桥北部平房区的商业空间分布在以留学路为主的区域,交通、租金、人流量等相关因素也决定了该区域商业空间的分布。区域内商业空间大多由中小型商铺组成,规模相当,并无大型的综合性商业空间。

总体分布情况上来看,餐饮业大多分布在留学路的两端,是街道出入口的位置,分别与珠市口大街、永安路南北相接,在永安路与留学路的交口还设有兴华小学,增加了区域的人流量,交通相对较为便利,所以餐饮业较为发达且相对集中。而零售则大都分布在街道中心的位置,符合人群的购物心理。服务业分布的较为松散,例如一些旅馆就分布在民居的内部。

(5)街区商业空间形态

①前店后宅

前店后宅的格局形式在街区中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多家人或亲戚合力经营。也有少部分区域的原住民将临街的一侧租赁给外来人口进行经营。

前店后宅的商业空间形式主要分布在留学路的两侧,利用临街的民房进行改造,将沿街的一侧开门开窗,进行商业空间的经营,面积相对较小,后边的房屋多用于居住或是提供一个仓储功能。

②宅店混合

区域内的宅店混合型商铺大部分是由手工艺人进行经营的,场地在三种类型最小,空间的使用上多半是生产销售为一体,多为临街房,家庭作坊式,这样的店面大多扮演着三种功能:居住、生产与销售。大多分布在留学路中间,例如缝纫店等。

③独立店铺

区域的独立店铺大部分都为餐饮业,需要相对较大一点的空间提供给用餐的人群,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居民需求,是完整的独立型商业空间,分布在街道两侧,在天桥北部平房区中,是以独立店铺为主的商业空间形态。例如:老金涮肉等。

(6)调研片区产业类型

天桥区域本身是居民居住区,它的商业空间是由居民生活所需而衍生出来的,故主要为食与用两种。在不断的发展中,由于其特色的饮食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城市人口来此品尝,在这样的形式促进下,天桥区域的商业发展成为饮食为主、零售业、服务业等为辅的特色商业。

调研显示,天桥北部平房区的商业商铺共有77家。餐饮类包含服务于城市的特色餐馆以及一些服务于本地社区的小餐馆。零售类包括居民日常的小吃便利店。社区服务类商铺包括便五金装修装饰、社区办事处、卫生间等。教育则为一个中学和一个幼儿园。

受学校及周边社区的影响,天桥北部平房区中餐饮类最多,高达38.96%,这类商铺主要包括老北京传统吃食以及一些清真食品等;另外在区域中还分布了几家百年老店,类似老金涮肉之类的知名店铺,可以吸引更多的社区外人群进入消费。零售业主要是居民日常所需的物品,与老北京传统吃食相似,需要的建筑空间并不大。类似旅馆的服务业通常在街区内部,在街口有招牌引导人口入内,几种种类的商业空间在区域内相互穿插,相互补充。

2.3 人群行为模式

(1)出行方式

天桥区域周边主干道永安路行驶车辆多,十字路口交通拥堵严重。行驶车辆主要是小轿车和公交车等车辆。胡同里多停靠着自行车和电动车等便捷代步工具,偶有小车。停靠主要是加建墙体凹处,门口电线杆边上。这样的在胡同边上随意停放使得本来就小的胡同更加拥挤和杂乱。

片区周边设有四个公交站,公共交通相对便利。居民日常出行以公共交通与私家车出行方式为主,私家车的比例占28%,公共交通占33%。据调查,由于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和停车位,绝大多数的居民认为停车极为不便;75%的居民选择就近将私家车停放在胡同内,而只有25%的居民将私家车停在周边停车场,这一现象造成了片区内严重的街道交通堵塞问题。

(2)交往方式

通过问卷及访谈,片区内人口大部分日常接触的人是亲戚,人数较少;少部分人每日会接触比较多的人口,跟其职业密切相关,例如商户。在问卷中,大部分人会与院子里4户左右的居民来往,同胡同及附近居民交往人口大多在10户左右,领里交往的百分比远超城市。在调研时发现,由于居住密度大,没有活动空间。现在街区内居民的交往空间大都是在家门口或是在路旁。

3 街区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

居住与商业功能混杂及建筑密度过大的问题直接直接导致了居住环境恶化;整个区域缺乏对环境景观的重视,绿化只是一些单一的绿化带且毫无规律和联系,缺乏系统的景观设计;由于时间的变迁,历史建筑多呈衰落状,基础设施缺乏,生活条件简陋;区域内部内没有设立停车场,大部分私家车都是随意停在胡同里很大程度影响了该区域的交通状况。

结论

商业空间更新能够赋予区域新的活力,且能够提升居民的居住幸福感,通过与城市结构系统、人文环境、居民日常生活的结合,能够与城市居民产生共鸣,并营造一个健康活力的生活环境。且商业空间同时具备文化性及历史性,带有强烈的区域特色,对增强商业空间辨识度也十分有益,本文在于强调区域商业空间更新重要性以及在更新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原则,而具体设计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课题研究。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天桥肌理
公共艺术介入商业空间的表达特点与设计探析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与奢侈品说不——绘创动物中的“肌理”美
气氛营造下的商业空间与展示策略有机结合——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专辑
当代艺术观下的商业空间体验设计探析
展示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应用
天桥音乐剧节印象录
天桥
在天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