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识字法,“解放”识字教学

2018-12-25李培培

江西教育C 2018年10期
关键词:音形儿歌趣味

李培培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但实际上,学生害怕识字,不理解字义以及字形记忆混乱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识字效率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方法有很多种,如“集中识字” “字理识字” “归类识字” “随文识字”,等等,这些方法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每种识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如“注音识字”,这种方法以拼音为前提,在阅读中识字,扩大了儿童的识字范围,但是容易淡化汉字音形义的联系,儿童容易记忆混乱,导致同音字混淆。

识字教学应基于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综合以上几种识字方法的优点,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字理知识,同时通过语言活动或趣味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下面简要介绍五种笔者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有趣识字方法。

一、古今文字助识字

巧用古文字的教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观察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

在学习“鸟”之前,先给学生欣赏鸟的图片,紧接着出示鸟的古文字,然后根据甲骨文的鸟字引导学生一起说解鸟的每个部位,哪里是鸟的嘴巴、爪子、眼睛。古人根据鸟的样子造出了鸟字,所以它是象形字,后来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演变成现在的鸟字,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他们对于这个字识记的好方法。

二、儿歌字谜助识字

识字教学中,教师将字编写成儿歌或字谜供学生识记,首先对教师自身也是一个挑战。如果仅仅为了识记儿歌而不联系字的音形义,学生短时间内能记得住,但是时间一长便容易出现混淆、遗忘的现象。在教学“毛”这个字时,编的字谜如果是:“手”转了方向,学生学习的时候会觉得有趣,过段时间也许就混淆了“手”和“毛”两个字。如果教师再细致一点地引导孩子观察并记忆“爸爸修长的手指背上长着几根细细的毛,风一吹,毛便弯曲了”,这样不管多久以后,学生都会记得最后一笔是“竖钩”的读“手”,最后一笔是“竖弯钩”的读“毛”。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是识字课,笔者在教学时也是用编儿歌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团圆”:中秋节是个团聚的日子,“才”子和“员”外都待在家里不出门,享受这个美好的团圆节。编的这首儿歌不仅联系字的音形义,还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信这种编法,不仅让学生学得有趣,也抓住了汉字本身的巨大魅力。

三、动作助识字

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关于这种识字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看”:教师将手放在眼睛上,让学生猜猜老师在做什么?最后给学生总结: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请两个小朋友演示“两个人背靠背坐在土堆上”,引导学生记忆“坐”;耳朵贴近门缝用心听来理解“闻”的本义;在理解“怒目圆睁” “眉开眼笑”等难以解释的词语时,也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词义,既有趣又简便。

四、比较词语助识字

《雨点》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如何让学生既能认识这些字,又能理解词语意思呢?课堂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通过偏旁来记忆字形,进而理解词语意思。“睡觉”跟眼睛有关系,是“目”字旁;“跑” “跳跃”都是用脚来帮忙,因此是“足”字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词语动作程度的区别,也可以通过做做动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这几个词的动作程度。相信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在今后自主识字过程中,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汉字开花”助识字

此方法体现了“字根造字”的规律。比如一个“羊”字带出:“样、痒、洋、佯、详、祥”等一大串的字,一个“少”带出“炒、吵、抄、沙、纱、秒、妙”等十几个字来,这样的识字方法“识一个,带一串”,能够让学生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汉字,既能减轻学生的识字压力,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既趣味又益智。当然,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编儿歌或字謎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偏旁所代表的不同意义。如:有水小河清,有虫是蜻蜓,有目是眼睛,有言说出请……再如:有马能行千里(驰),有水能养鱼虾(池),有土能种庄稼(地)……此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记字方法。

诸如此类有趣的识字法还有很多:“识字剪贴本” “识字大王竞赛” “联想识字法”,等等,让创新、乐趣融入教师的识字教学中,更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趣味识字,学生会不自觉地追随老师的脚步,课外去积极识记更多的汉字,期待学生能够汲取中华民族深邃的汉字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铁心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音形儿歌趣味
巧用儿歌教拼音
从词形、语音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睡觉儿歌
午睡的趣味
乐音音形的感知与谐和性分析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儿歌绝唱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