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研究

2018-12-25吕汉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益气汤体征西医

吕汉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广西 苍梧 543100)

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是指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后遗症期并发的肺部感染。SAP一旦发生,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会产生负影响[1],尽管目前西医诊治SAP已有规范的共识[2],但该病的控制在临床上仍不理想,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此类患者多与中医肺脾有密切关系,笔者遵循此共识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SAP,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本科收治的SAP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4±8.3)岁;出血者卒中并肺炎20例,缺血性卒中并肺炎19例;基础病及并发症:伴有吞咽障碍24例,瘫痪22例,失语16例;高血压17例,高脂血症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0~77岁,平均 (63.6±8.1)岁;缺血性卒中并发肺炎17例,出血性卒中并发症肺炎22例,基础病及并发症:伴有吞咽障碍27例,瘫痪21例,失语18例;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12例。2组病情、年龄、性别、体征、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中的相关性的诊断标准。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临床感染症状:①发热,体温≥28℃;②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 ≥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1.3 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3]中咳嗽肺气虚弱证:咳声无力,日重夜轻,单咳,或间歇咳嗽,痰量少稀,恶风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

1.4 排除标准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咳,肺肿瘤,肺不张等肺部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病,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等疾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依从性较差、对本组研究所有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根据2010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给予西医治疗: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联合经验性应用抗感染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化痰、扩张气道,神志不清或吞咽障碍者鼻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处方:黄芪20 g,当归8 g,陈皮5 g,柴胡5 g,升麻5 g,白术15 g,党参15 g,炙甘草5 g,紫菀10 g,款冬花10 g,百部10 g。辨证加减:痰湿蕴肺者,痰多稠厚,苔白腻者,加法半夏10 g,厚朴5 g,苏子10 g;寒饮伏肺者,痰稀苔白,加干姜8 g,细辛3 g,五味子3 g;痰热郁热,痰稠色黄,加鱼腥草15 g,金养根15 g,胆南胆5 g;大便热结者加大黄10 g(后下),瓜蒌仁10 g(打);大便溏烂者,加炒扁豆20 g,莲子肉15 g,炮干姜8 g。每日1剂,加水煎至300 mL。分上、下午温服或鼻饲,连服14 d。

2组均于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6 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临床疗效。②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WBC)变化。③比较2组胸部CT治疗前后变化。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拟定。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客观指标正常,胸部CT示肺部病灶消失,痰培养阴性;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客观指标恢复正常或者基本正常;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炎症病灶大部分吸收;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客观指标较前下降,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实验室检查无变化,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炎症病灶无明显吸收或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愈显率94.9%,对照组愈显率7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血清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CRP、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学指标CRP、WB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血清指标比较 (x±s)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观察到药物对肝、肾功能,血液系统有异常影响。

3 讨论

脑卒中后出现多种并发症,SAP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脑卒中本身,而是脑卒中并发症,SAP是卒中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西医可通过集束化护理,鼻饲和使用抗生素等手段治疗,可有效减少SAP,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等因素,细菌性耐药增强,真菌感染,混合感染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了提高治疗效果的新趋势。

SAP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范畴。卒中后长期卧床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临床上多见精神疲倦,咳嗽气短,面色无华,痰量稀薄,恶风自汗,舌质淡,苔白或厚,脉细弱等。一派气虚痰浊之象。究其病因,此类患者因卒中后肢体功能活动障碍,长期卧床,久卧伤气,加之抗生素更广泛应用伤阳耗气,导致肺脾气虚,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津聚为痰,痰阻于肺。因此基本病机为气虚痰浊,并贯穿病程始终,病位以肺脾二脏为主。故治疗SAP当从脾肺入手,治宜培土生金,扶正固本,以健脾益气,补肺化痰为法。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主要作用健脾益气,补益后天脾胃,本方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合用起到补益元气的作用;当归养血和营,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胃,化痰;升麻、柴胡则起到升阳,举陷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补肺化痰,扶正固本之功[4],正好与SAP的病机相符合。临床辨证加减更精准。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气道炎性反应,对肺炎球菌等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扩张血管[5]。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6],补中益气汤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亦能增强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减低脑组织的耗氧。有研究显示[7],补中益气汤可通过增强机体组织细胞的活性,促进机体的代谢和蛋白质的表达,从而起到改善或消除患者虚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9.5%) (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计数(WBC) 改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提示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益气汤加味治疗SAP,更有效改善血清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益气汤体征西医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