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

2018-12-24周莉

关键词:历史学史料核心

周莉

【摘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可见该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方法,笔者看来是关于学生对历史兴趣爱好,历史学思维,调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历史学探究,与其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涉及对学生方法与技能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098-01

史料实证其内涵是: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即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历史事情进行推理和论证,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认为到达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教学维度出发:要让学生对历史的史料类型具有基础的认知;要让学生习得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要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运用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论述。

一、实现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要使学生认知历史史料类型以及分析方法

有学者指出史料指有助于认识历史,复原历史真实情况的一切资源,也是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信息。让学生对史料具有具体的概念,是分析与运用史料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对史料的分类有一定的認知。如文献史料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如在各种历史遗物中的文字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虽然教学中极少将文字史料直接呈现给学生,但需要学生能够将之与课本上的知识建立联系,并进行思维转换,以解释其历史知识。如对于“师夷长技以制夷”文字史料。意指要以西方科学文化技术增强自身的技术,抵制侵略。“制夷”指抵制外国侵略者。此史料描写的是清朝末期,洋务运动的核心目标与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顺着该材料牵引出相关的内容,如洋务运动的企业家,以及一些民族工业,到最后其历史结果与意义。

此外还有实物史料,如由考古而得的各种文物;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如民间传说故事等。过去教学中,极少教师能够给学生分析这些史料知识,在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下,应该使学生知其所然,并能够知其所以然,达到“知,情,行”的统一,因此教师要积极和学生分析其史料的类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掌握分析史料类型分析与运用的核心规律。

二、实现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史料的方法

鼓励学生搜集史料实证是学生丰富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也在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搜集史料中感受到历史学的趣味性,产生真切的感悟,由学生亲自探知的知识,学生往往印象深刻,在日渐积累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技能。

归结起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搜集史料实证。一是阅读历史学资料。不论是教材上的文字资料,还是课外的历史文字材料,再者一些文物上的文字资料都可以丰富学生的史料实证。比如笔者经常推荐学生看一些历史小说,其情节引人入胜,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趣味性的一面,同时不知觉积累了历史史料实证,笔者会建议学生做读书笔记,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建议学生实地到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纪念碑,历史建筑物直观具体地感受历史实证材料。在这样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建议学生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样实物史料进行分析。如四羊方尊,司母戊鼎,三星堆等青铜器,其分析的角度可以以文字作为切入点,可以以用用途为切入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这样使学生回忆起所学的知识,学生又可以基于历史想象丰富自己对历史史料的理解;三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史料实证。如让学生观看一些纪录片,历史专题讲座,历史剧等,在多种感官信息下,从多个角度积累史料实证。学生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也必将调用所学的历史学知识进行思考,使之与历史学知识有效地联系与切换,灵活地运用知识。

三、实现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要培养学生对史料实证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史料实证的运用能力,主要通过历史知识探究来实现,在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动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建造学习氛围浓厚的课堂,推动学生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靠近。

如历史知识辩论活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功与过。让学生充分搜集相关的史料实证,进行分析、提炼,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历史小论文,《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孙中山》,运用史料实证来论述“我”敬佩他的原因;历史知识竞赛大比拼,教师将课文中的历史史料集中起来,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不同材料从同一个角度考察学生,活跃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等。在多种多样的场景中,提升学生对史料实证的分析运用能力,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综上,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在具体运用中提升学生对史料的辨析能力,能够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实现历史核心素养的终极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孙长宝.浅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的培养[J].速读旬刊,2017(2).

[2]徐友花.史料实证素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J] .新校园(阅读), 2016 (12).

猜你喜欢

历史学史料核心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历史微故事的选取原则以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近十年竹枝词研究述评
参考答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