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2018-12-24梁艳丹

关键词:基础课

梁艳丹

【摘要】  图案是职中美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中美术专业学生基本都是初学者,图案创作能力与知识欠缺。对于工艺美术专业来讲,图案设计基础课的必要性是毋容置言的,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课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图案的创作基础课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作能力上。

【关键词】  工艺美术设计 基础课 感受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088-01

美术中的图案创作,不仅是单纯的艺术学科,更是职高美术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图案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新颖的课程,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对图案的情绪也是比较复杂的,有的学生对画画有兴趣、有的学生对色彩很有一套见解,这样在教学上就比较好把握。但也有学生不喜欢绘画,讨厌动手的,但是图案的作业与练习是属于技能的范围。因此,技能训练在美术教学中几乎贯穿始终,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人们往往过多的注重造型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的强调了绘画、工艺等形式的步骤及其表现效果,而忽略了比技能更为重要的智力因素。其实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职中的学生受年龄和知识面的局限,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

在图案教学中如何启发、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以下方式:

一、创作的源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被纯技能、技巧的追求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目标之首,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只会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密切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有新的创造呢?

我在教学“交通工具图形创作”一课时,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作业上出现了多次抹擦的痕迹,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自言自语:“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開始他们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于是,把一个原先要画摩托的学生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想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摩托告诉我,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领悟:创作源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接触与观察,学生怎么画得出原本的摩托的部件、构造都不明确,难道我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想象吗?那不是闭门造车吗?

生活处处有美,艺术就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二、起创作的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激起学生创作的兴趣。我想起一个外国儿童电视剧片断,剧中一位幼儿园女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孩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我画了。”老师又问:“画的什么?”她说:“我想到大海,纸上放不下去。海里有一条鱼,好小的鱼,小到看不见了,所以……”可见,这个女孩尽管没画,她却真的展开了想象,至于表现空白那是能力问题。如果我们用一般的思维习惯去批评她的话,未免有点武断。

职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相对小些。但是存在性别差异,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女同学注重于外观形象与手工精细方面,男同学偏重于设计和图形的创意。如在动物图案创作中的《画动物脸谱》,假设简单地让学生仿造涂鸦,必定兴趣大减。但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动物,假设自己是一只狮子,同学们要设计自己的脸谱…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脸谱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以前学生们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一些设计好的动物脸谱,现在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动物”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动物表情特征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图案形式美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含义、脸谱的勾勒等知识介绍给学生。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挥笔抹彩,似乎人人都像个化妆师。不管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够标准,这都不重要。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生的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了解了一些简单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愉悦。

三、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绘画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在图案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时,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图案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于是,那个学生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

我们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作为创作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想画的事物,老师只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老师再作一些修改,这样能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

作为学生走上设计创作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学生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 参  考  文  献 ]

[1]周至禹.设计基础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01.

[2]耿广可.图案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02-01.

猜你喜欢

基础课
电工培训中实操训练的有效性提升路径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职高税收基础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探析
试论高职教育中基础课“教”与“学”的把握
“基础课”教学中的国家形象教育探析
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模块设置的合理性
提高中职美术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高职韩国语基础课教学探讨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