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分析

2018-12-24王世芳

赢未来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思维培养语文教学

王世芳

摘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阅历的不断增加,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之从前更加完善的思维能力,这与日常教学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门基础人文社会科学,语文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养,获取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学科,对于使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更加完善与成熟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具有多年一线语文教学经验,希望通过在文中介绍当前语文教学的不足,分析语文课堂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解决语文教学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措施,希望与各位同行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课堂;语文教学;思维培养

新课标改革一直是近年来风靡教育界的热点词汇,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提高专业课程教育质量,由“唯分数论”转移为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更加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调动学生的思考热情,积极投入课堂从单纯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外向的“参与者”,形成科学创新的思维模式,这需要教师具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热情,并不是目前所有老师都能够完全具备的,因此这是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界亟待改善与进步的一点。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进行思维培养的原因

1、初中生正值智力发展的又一个黄金阶段,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新生想法较多,正值教师为其培养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成长道路上的关键点,这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在此时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基本作用,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让正处于感性思想占主导时期的中学生兼有理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相对较难,因为小学生无论生理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比较幼稚,考虑到其接受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是基本知识,比如拼音、识字等。但是初中生已经进入了自身智商与情商的蜕变时期,语文素养大大增强,思维逐渐活跃,因此为教师采用新内容、新手段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供了时间与场合。在初中语文教学逐渐深化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有效策略简析

1、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具体体现,是一位教师教学艺术性的展示。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引导思想的过程,应该是有起有落,富有流动和变换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清新独特,活泼诗意的,这样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精心设置的流畅线索就应该是课堂氛围趋于良好的基础,优秀的课堂介绍的设计实际上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动力。

在教授《口技》一课时,笔者为学生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在课堂开始前首先播放《洛桑学艺》,让学生尝试在听后复述,随后提问学生,将问题设置为趣味性和学术性相结合的话题,将学生的思路向“口技”二字延伸,最终在课程开始前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

2、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面临成绩可能并不是很好,素日不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对此采取漠视甚至鄙视的态度,而是应该争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运用语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困难的学生不够活跃,学习质量不高,这反映在他们的学习上就是他们懒得动脑筋。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及时抓住智慧的火花,点亮智慧的明灯,打开思维的大门。

在我教授《狼》这一课时,大部分学生的思维都中规中矩的集中在批判狼的狡猾与歌颂屠夫的机智这方面,唯有一个学生别出心裁的提出我们应该学习狼的合作精神,这个学生平时语文成绩并不怎样,提出这个想法时的声音也十分微弱,透露着一股谨慎,为了提高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便叫他起来,请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一同分享,他十分胆怯,又低头不语。我又进一步鼓励道:“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借鉴吗?”在我的循循善诱之下,这位同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这种一问一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这位学生封闭的智慧之门得到了开启,从这以后他经常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很有价值的答案,思维更加活跃。

3、将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将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多变的心理特点纳入考虑范围,是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是一个将感性,经验,理解与应用有机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孜孜不倦的启发和归纳,为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催化剂,此外,学生在课堂上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是思维能力的核心。

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做到以下几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和对问题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个性化,思考问题不依赖,不盲从,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见解,独立自主地做出分析判断。

4、开展讨论课,鼓励不一样的声音

有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由待解决的问题引起的,需要教师设置好提问的目的,将带动学生思考作为目的之一,有价值的问题可能会带动学生发散思维,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产生思想碰撞,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否顺利进行,不仅关系到整个语文教育行业的发展前景,而且对国家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走访学习经历发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极为多样化,但只有采用科学、系统的培养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初中生虽然年龄有所增长,但认知水平仍相对较弱,=合理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他们改变未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转折点。

参考文献:

[1] 董洁.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 2015(09)

[2] 罗先慧,李金云. 2016年度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J].语文知识. 2017(05)

[3] 劉竞梅. 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4(07)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思维培养语文教学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初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