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的“本土化”
2018-12-24周井花
周井花
奥尔夫教学法是现代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说白、唱歌、声势、做游戏等,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律动感,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并喜欢上音乐。这种教学方法在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释放学生的天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慢慢启发学生的音乐本能和天赋,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是符合这一标准的,该教学方法提倡在轻松的环境中,使音乐与舞蹈、动作、游戏、语言等相结合,通过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谈奥尔夫教学法是如何在农村小学中应用的。
一、唱歌
唱歌指教师播放录音或者向学生演示范唱,学生进行学唱。这种方式不要求学生会读谱,不需要学习理论乐谱、知识等,学生只需要从最初的感知、听觉出发,听着录音学唱即可,是比较适合刚刚接触音乐、基础不好的学生或者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在唱的过程中可以是老师领唱,学生跟着唱,也可以组织男女生合唱、分开唱,或者是找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开展,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趣味性,而且,学生在唱的过程中能够真心地感受音乐的激情和魅力,全方位地提高音乐素养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好朋友》这首歌曲时,我会先唱一句,之后让学生跟着我唱一句,逐渐带领学生找到节奏,在大家学会之后,我会让学生男女分开唱,男生唱一句,女生唱一句,最后的部分由大家一起合唱,增添唱歌的乐趣。学生在练习多遍之后,已经基本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歌词、音调、节奏等,我会让大家选出唱得最好的学生作为领唱,带领大家共同演唱这首歌曲。通过这种“唱歌”方式使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激情和魅力。
二、声势
声势是指把人体当作天然的乐器,用手或者脚拍、打、跺、捻、捶、搓等,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在跟随音乐拍打的过程中,逐渐帮助学生寻找节奏,体会音乐的律动。这种教学方式既简单又方便,没有任何限制,尤其是在农村教学中,考虑到音乐设备可能比较缺乏,这种教学方式就再合适不过了。下面以我的教学案例谈谈具体做法。
例如:在教学《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首节奏感很强的民族歌曲时,在欣赏完这首歌曲之后,我会问学生:“这首歌是什么节拍的呢?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3/4,强弱弱。”之后我会把学生分成两大组,通过用手击掌打拍子的方式,一组学生负责强拍,另一组学生负责弱拍,跟着音乐一起打拍子,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帮助学生找到这首歌的律动,进而,通过这种“声势”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歌所要表达的基调和感情。
三、说白
说白是以朗读的形式,把歌词说出来,这种形式多用于学唱之前,由老师带领学生大致了解、熟悉歌词,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体会作者歌曲表达的意境。在朗读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音乐的律动,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配上相应的音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使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节奏感和魅力,为之后的学唱做准备。
还以教学《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为例,我会先播放一遍原唱,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诵歌词,在朗诵结束后,我会请三名学生选取其中他们最喜欢的一段歌词,有感情地朗誦出来,让大家一起来评价,选出其中朗诵最好的一名,大家一起来模仿。通过这种“说白”的方式,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歌词,并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为之后的学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舞蹈
这里所说的舞蹈包括舞动、表演等,学生可以按音乐的节奏跳,按音乐的形象去想象,最重要的是即兴,可以根据音乐自由设计,自由编排理想的动作,在表演的过程中增添学习音乐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肢体协调能力,不仅锻炼了歌唱的能力,还展现了形体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尤其是对于小学生,他们天生好动,喜欢表现自我,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引导学生编排有特色的舞蹈,进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首歌曲时,我会准备一些森林的花草、小路、小溪等装饰物,创造出一定的意境,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我会和其他同学一起扮演各种小动物,比如放枪的、指挥的、助威的等等,学生自由发挥,编排舞蹈动作,在音乐的节奏下去蹦、去跳,共同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有许多优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尤其是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此方法的运用,把实践活动与音乐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彰显音乐的魅力。
【作者单位:东海县平明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