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探究因体验而精彩

2018-12-24曾金志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磁铁子弹动物

曾金志

2017版《科学课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科学教师该怎样去引导学生“体验”,让儿童在主动认知中展示自我、萌发创新意识;在创造想象中发挥聪明才智、锻炼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过如下尝试。

一、让孩子在“玩”中“体验”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是孩子感知科学、体验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活动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玩”去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寓“玩”于学,寓“趣”于学,寓“乐”于学。

例如,我在教学《研究磁铁》一课时,首先拿出各种各样的磁铁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谁玩过?它有什么本领?”随着有趣 “问题”的揭示,学生顿时打开了“话匣”……凭着过去的经验,学生说出了磁铁能吸一些物体,但究竟是哪一類物体,学生并不很清楚。“看来,磁铁的本事可真不小。磁铁究竟能吸住哪些物体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借助学生的兴趣,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设计“玩”的方案。研究磁铁到底有哪些本领,看看磁铁会与哪些物体交朋友,谁“玩”出的花样多。学生情绪高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边“玩”边交流。整堂课洋溢着儿童的欢声笑语,他们在“玩”中获得了对磁铁的认识,原来“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他们不仅发现了磁铁吸铁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两块磁铁相互接近会出现“斥、吸”现象。可见,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魅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

放手让儿童“玩”,使学生有“自由感”,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儿童在“玩”中找规律,在“玩”中感悟,思维无拘无束,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二、让儿童在“多媒体磁场”里“体验”

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显得吃力,如果反复讲解,浪费时间,教学要求难以落到实处。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就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视听信息,为儿童搭建一个更为鲜活的探究平台,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探究情感,而且还能分散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我教学《动物怎样繁殖后代》一课时,用自制的课件创设了这样的动画情境:青青的草地上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各种可爱的动物闪亮登场:百灵鸟卖弄着清脆的歌喉,啄木鸟展示捉虫的本领……,看到这美丽的画面,学生面露欣喜的神色,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小燕子的舞姿真美!”“好可爱的小狗!”“奶牛上场了!”趁机我提出问题:“屏幕上的动物你们认识吗?比较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你认识他们哪些是雌性的?哪些是雄性的?”随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闯关,完成贴动物卡片的游戏。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这些动物带着它们可爱的宝宝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我们是怎样把它们雌性动物和雄性动物区分呢?”接着通过与珍稀动物大熊猫和金丝猴的对话,提升了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热爱自然事物的情感。下课了,学生余兴未尽,还在谈论各自喜爱的动物,讨论制订饲养小动物的计划,自觉把课内探索活动延伸到课外。

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听觉、视觉产生强刺激,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它淡化了课本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儿童在这里“体验”,极大地满足了儿童的探究欲望,有力地促进了他们情感态度和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让学生在“好奇”中“探知”

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只要稍加引导就能把强烈的求知欲望转化为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让儿童的思维得以展开,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让儿童在“好奇”中亲历科学探究过程,闪现奇异的探究火花。我教《压缩空气》时,一上课,便出示一支管子,用手一推,“啪”的一声子弹射了出去。一根管子能发射子弹?学生十分好奇。“想玩吗?”“一边玩一边想有什么问题?”这样学生探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并且学生在兴致勃勃地玩管子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因为一部分学生玩成功了(管子里的子弹能射出去),而一部分学生没玩成功(管子里的子弹不能射出去),这样学生就能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子弹为什么能射出去?”“子弹为什么不能射出去?”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兴趣盎然地进入了下一步的探究活动。

引发好奇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某种现象启发学生好奇心,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运用悬念、实验、故事、录像、描述、游戏等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还可以是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课堂教学中,“从好奇心开始”为学生经历自行探究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过程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体验过程。科学教师应勇于尝试新理念,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正如新理念所倡导的:“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科学探究就能因“体验”而精彩!

【作者单位:丹阳市前艾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磁铁子弹动物
三颗子弹
子弹VS防弹
Karma:让子弹飞一会儿
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