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的渗透”研究

2018-12-24刘靓瑶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民族元素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策略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因其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而我国五千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美术方面的瑰宝,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渗透民族元素,能使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更科学、更完善,同时还能促进民族元素的传承和弘扬。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的渗透进行详细的研究,旨在激发学生的民资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从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民族元素;渗透策略

前言:

当前,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突出其中的人文艺术,凸显其社会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民族元素的渗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民族元素教学资源,从而多方位、多角度理解美术这门学科,并激发出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进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他们未来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渗透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校都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束缚,都过于重视学生主科学习的成绩,往往忽略了美术等副科教育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民族元素,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有效激发出广大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从地参与到教学当中,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民族元素,不仅能激发出学生學习的兴趣,还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知识和技巧,同时,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能帮助学生对民族美术元素进行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这样就能有效地培养并发展广大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成长。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渗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否高效,还与教师教学的水平具有极大的关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对学生渗透民族元素,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定期组织、安排小学美术教师到民间美术传承地进行学习和观摩,使他们能掌握更多的民族美术元素,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能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民族元素的渗透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创造渗透民族元素的环境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能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效率。为此,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想方设法,通过合理设置,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渗透民族元素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学期第12课《变废为宝》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生活中各种变废为宝的做法,以及其中蕴含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相应的知识,还能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为向学生渗透民族元素奠定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元素,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拓宽学生学习的思维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对学生渗透民族元素,还必须拓宽广大小学生学习的思维,使他们能更好地了解民族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不同类型,民族元素对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激发出广大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知识,加深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提升民族元素渗透教学的有效性。

(四)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渗透

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要想对学生渗透民族元素,还必须根据文本教材的内容进行拓展渗透,这样不仅能激发出广大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美术的学习中,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学期第9课《家乡的桥和塔》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家乡的桥和塔,或是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向学生讲解家乡的桥和塔建成的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设计理念,这样能充分对学生渗透家乡的桥和塔中蕴含的民族元素,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民族元素对美术魅力的提升,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的学习,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渗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对学生渗透民族元素,还必须结合嘘声的实际生活,从他们熟悉的生活事务、生活实例中对他们进行渗透,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升广大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学期第11课《巧巧手》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他们熟悉的春节贴窗花的民族习俗,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传授剪纸艺术,这样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民族元素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此外,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民族元素,对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渗透教学。本文就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渗透的几种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淑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元素的渗透思路[J].考试周刊,2018(9):171-171.

[2]谢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民族元素”的渗透[J].名师在线,2018(31):84-85.

[3]杨明辉.美术教学中北方民族民间美术元素的运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8):156-158.

作者简介:

刘靓瑶(1998—),女 ,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族:汉族,职称:学生,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元素小学美术教学渗透策略
浅析艺术设计中民俗元素的应用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教学中民族元素的引入及渗透
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化妆》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