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

2018-12-24尹乐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教学培养

尹乐

摘要:高职院校的责任在于培育能快速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课程多样,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非常显著,尤其是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对此有极大的帮助作用。高职院校的體育教学若方式得当,会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在课程中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劳动力素质水平的提高使各行竞争进一步加剧。这样的客观环境是无法逆转的,同时也给广大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高自身过硬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培养出色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在摆在高职学校和高职学生面前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研究

(一)社会适应是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高等职业院校同时带来了机遇以及挑战,高职院校要能够实现对于人才的培养,并能够通过人才培养体现服务社会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强调对于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对应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要、行业发展的人才。学生要能够服务企业、融入社会,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以及进一步的发展。

(二)社会适应是高职教育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能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对于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是人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求得生产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更重视职业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必须要能够围绕这样的目标进行。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后,需要进一步明确专业的方向以及相关内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要能够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充分应用体育教学的优势,针对不同专业实践工作的特征,对于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素质的训练,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因此,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分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

二、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学生意志磨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参加锻炼的时候都会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荷,每走一步都是对人身心的磨练和考验,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因此,体育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在教学比赛中,失败和成功并存,成功的喜悦会让学生精神焕发、斗志盎然;失败的压力,会让学生意志消沉,这时,对学生进行挫折后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承受了皮肉之苦,心理冲击之累,实实在在地感受挫折的经历,从而达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在传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注意教学技巧;在学生身心疲惫的时候,注意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在学生怯懦时,要督促其前进;在学生困惑时,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坚持到底,取得成功。教会学生在不断的磨炼中,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战胜困难和挫折,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根据课程特色,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培养出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为此,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基于学生职业需求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专业硬性要求来明确教学方案,以此来真正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的与时俱进,全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在设计授课中,还应积极引进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使其可以始终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进而充分满足激励社会竞争中对体力、智力的要求。真正做到结合不同职业可能给学生身心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针对性教学、锻炼,促进其抵抗力的不断提升。

在安排体育课程过程中,应突破传统模式的单一局限,真正实现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恰当调整。一年级学生应着重开展基础课程,在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打好基本功;对二年级学生来讲,因为其大多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来进行课程、项目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鼓励三年级学生在掌握好自身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另外挑选一些更新颖的课程学习,以此来充分满足学生好奇心与认知需求。

(三)创设微型社会情景,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体育教学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的缩影,有协作也有竞争,有机遇也有挑战,有成功也有失败,每一人在这个微型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时随地会和不熟悉不了解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成为合作伙伴;随时有可能将合作伙伴演变成竞争对手。他们可以是参赛者、竞争者、合作者、对抗者,也可以是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在体育教学竞赛、体育游戏中他们可以随时担当不同的角色,随时适应自己的角色,适应不同的任务环境,使得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对接,学生情感与外部世界对接,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提供了平台,为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提高,但是尚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体育教学,实现自身综合能力提升,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郁水萍.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运动.2016(21)

[2]王晓军.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6(04)

[3]高文杰.解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15)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教学培养
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平台的构建
高职体育教学中意念训练法的运用分析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