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设计

2018-12-23米敬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7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米敬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是要想引导学生读懂一篇小说并不十分容易,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在了解学生阅读分析水平与阅读兴趣点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本文就从学生兴趣点以及小说特点出发,提出几点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说阅读  教学设计

前言

小说与戏剧、散文、诗歌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核心内容,通过呈现完整故事情节以及周围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体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势必会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分析小说。基于环境、人物以及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在开展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时,就应当从上述几方面入手进行开展。

一、引导学生多阅读小说,疏通故事情节

为了提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有效性,在开展初中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阅读小说,让学生在初期阅读时能够从整篇文章入手,了解故事梗概,进而从细节入手,深入分析每个时间段所发生的故事情节。

首先,由于当前初中生阅读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多阅读小说前,就应该详细为学生讲授不同阅读遍数时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首次阅读时,应做好小说作品创作背景、作品中包含的人物等收集工作①。其次,在第二次阅读与第三次阅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故事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以及结局,让学生能够理顺文章结构。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孔乙己》这篇小说时,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收集小说创作背景,并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掌握小说重点呈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最终的悲惨命运”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小说主要内容。

二、结合现实生活,分析小说内涵及主题

由于小说本身就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体裁,因此其内容大多围绕社会生活来进行描写,若学生在进行小说阅读与分析过程中,出现将小说所呈现的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脱离开来,学生只能够掌握故事情节,大体分析出小说人物性格特点,而无法进入小说作者的情感世界,不能理解作者创作的真实含义。要想提升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有效性,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小说创作背景下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分析小说反映出的社会生活②。通过让学生融入到小说创作时代以及创作背景中去,以作者的思想及视角分析小说故事内容,在透彻分析出当时社会生活后,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与小说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初中语文教师就要为学生讲授都德在创作该篇小说时所处的社会背景,由于当时正处于普法战争第二年,对于法国来说更等于自卫战争,对于任何一个拥有爱国情怀的人来说,都想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的努力弘扬爱国思想,因此,都德在作品中就树立了热爱祖国、热爱工作、对祖国儿童寄予深切希望、对国土沦陷感到深切悲痛的韩麦尔先生形象,通过讲授韩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之间发生的故事、说的话,借助故事情节展示出作者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引导学生学习《多收了三五斗》这篇小说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授其创作时间为20世纪30年代,描写了当时江南农村所发生的故事,通过描绘旧中国时代下农村共同的悲惨命运,反映出当时社会情况,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农村真挚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恨。

三、整合情节、人物与环境,审视环境作用

环境与情节及人物相同,也是构成小说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小说中主要包含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两部分,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小说人物形象,也是决定小说故事情节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因而其具有体现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自然環境也是影响小说情节、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我们往往通过狂风、暴雨能够感受到环境的恶劣,此时作者心情多是悲愤、无助与痛苦的;通过温暖的阳光,温柔的春风,则能够创设出一个温暖的社会,多数作者会呈现相对温暖的小说情节。为此,在小说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十分重要,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应从环境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但是由于环境更多的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因此教师就要让学生有效将小说情节、人物以及环境有效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审视不同环境对小说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影响。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小说时,该篇小说景物描写相对成功,通过从多角度形容柳枝的变化,使得景物之间能够形成相互烘托的作用,进而更真实的刻画出帝国主义以及军阀统治下,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侧面描写出了祥子在拉车过程中的痛苦与艰辛,表达出作者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对旧社会制度提出了抗议。

总结

基于小说本身是一种以社会生活为支持所创作出的阅读作品,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分析小说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人物、小说环境、小说写作背景以及小说故事情节等多个角度分析小说内容,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以上几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注释】

① 马景尧. 例谈小说阅读教学的方法[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 (10).

② 李蕴哲.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教学初探[J]. 新课程(中),2016(02).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