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8-12-22杨阳苏力石城
杨阳 苏力 石城
[摘 要]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在大学校园的广泛普及,藉由海量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大数据时代下,改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理念,与时俱进,从精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挖掘大数据的内在优势和潜在价值,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向创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数据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207-03
大数据源于现代信息社会海量数据的爆炸式增长。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利用传统数据库软件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集合”[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成为获取新知、创造价值的新源泉,也将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2]。从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高校信息化进程更趋加快,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学习、生活、交流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大数据时代,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诸多挑战。面对信息风暴,应该如何应对?唯有转变理念、与时俱进,从海量、繁杂、多元的信息数据资源中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向创新化、个性化路径。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社会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7年全球和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年全球信息社会指数达到0.5748,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指数为0.4749,在全球排名第81位[3]。信息社会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一)海量数据下信息处理难度更大
在网络全覆盖下,高校学生在参与网络交互、日常交流中,所形成的各类音频、视频、文字、图片、邮件等数据信息,俨然成为信息庞杂的大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动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懂得如何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来指导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高校学生借阅图书为例,通过对学生在某一时段借阅书籍的种类、数量、时间、质量等信息进行分析,来探究学生的阅读兴趣、偏向与思想动态。又如可以从高校学生参与网络论坛的聊天数据中梳理出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求知趋向,分析这些数据信息有助于更好地走近高校学生生活,为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事实上,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类型复杂多样,信息量增长速度、增长量骤升,在收集、分析、处理这些大数据信息时,需要高超精准的数据挖掘技术,而当前很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技术能力,这就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难题。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威胁更突出
高校学生在上网、玩手机过程中,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高校成为个人数据泄密的重灾区。如何更好地保护师生信息使其不被泄露,确保校园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
(三)新教育管理时代下专业化师资不足
高校现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师资大都侧重于日常生活、学习管理,缺乏大数据思维,难以应用大数据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趋向,导致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滞后,难以开展特色化教育。比如面对高校思政课堂上学生的集体沉默,如何洞悉学生的思维变化?面对大学生在QQ、微信、微博上高涨的聊天热情,又该如何确定更好的思政教育新对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迫切需要融入新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借助大数据来量化、转化相关数据信息,梳理教育现象,探寻管理问题的成因,优化和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办法。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数据来源及管理特点
从高校校园网及其他学生上网认证系统来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主要集中于校园教务网络系统、学生消费查询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校园公共网络系统等平台,涵盖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网购、浏览、社交等各个领域。具体来讲,主要有四大类:一是记录学生日常行为的大数据。比如在学生管理系统中有学生基本信息、家庭状况、健康状况、奖惩记录等数据资源。这些结构化数据能够反映大学生的行为、爱好、趋向,为学生行为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学校消费系统有学生的缴费情况、勤工助学酬劳等信息,以及在各个就餐点的消费情况。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反映学生的家庭状况,为开展学生资助管理提供参考。二是学生的学习状况数据。比如学校教务系统中有学生的选课情况、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信息。图书馆系统中记录了学生的图书借阅信息,反映学生的学习倾向,可以为开展针对性学习指导提供参考。三是学生社交数据。主要是根据校园网、手机终端来了解学生在QQ使用、微信使用、論坛发帖上的碎片化信息,这些数据反映了学生的生活诉求、情感状态,可以为挖掘校园舆情、掌握学生群体心理、开展校园学风建设提供参考。四是学生健康数据。主要包括学生身心健康数据、心理测评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对于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趋向、制定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措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比如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来制定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辅导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人格缺陷,防患于未然。
通过对高校学生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发现,这些大数据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具有自身特点。一是柔性化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的信息量大,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社交等各方面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开发与利用中,传统的“硬性”教育必然难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实际,这就迫切需要柔性化管理,以服务学生、引导学生、转化学生为主,树立大数据意识,依托信息化手段,将这些沉睡的大数据唤醒,发掘其潜在价值,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二是精准化管理。大数据中蕴藏着教育管理的“潜在价值”,从2009年谷歌成功预测流感,围绕大数据展开科研、医疗、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发展[4]。同样,利用大数据来开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成为重要趋势,要推进大数据方法论学习。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大数据挖掘与学生管理的关联价值,提升学生教育管理的时效性、针对性,促进学生教育管理的人性化、精准化发展。比如可以立足于高校学生碎片化数据的整合挖掘,来洞悉校园舆情变化趋势,预测学生心态发展趋势,精准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与服务工作。三是综合性管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信息数据庞杂,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诸多难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要着力探寻大数据管理的规律,引入多种数据挖掘技术,来提升信息过滤与舆情监测水平。
三、构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大数据的重要性,着力围绕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一是注重人学层面的大数据分析,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注重社会学层面的大数据分析,基于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社交需求,构建环境育人、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三是突出特色化大数据分析,加强对大数据的分类、分层挖掘,构建学生思想教育預警机制,来推进不同学生群体的特色化教育,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
(一)加强重视,树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意识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树立大数据意识,围绕大数据来布置和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特别是藉由当前高校各类信息系统的运行实际,加强对相关系统、网络平台、手机终端等数据的整合与对接,形成大数据集中收集、利用平台。引入数据挖掘技术人才,对大数据进行抽取、清洗、筛选、分析,构建可视化大数据建模系统,提炼敏感性数据,为后续实施个性化管理、精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树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意识,还要做好大数据宣传工作,让管理人员对大数据有深入了解,在日常管理中利用好大数据平台,分析好各项信息,提高数据利用率,这样才能确保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才能更好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服务。面对不同的数据,管理人员应学会搜集整理,将大数据信息纳入管理之中,感受到大数据为管理带来的便捷性,运用有效手段增强大数据分析的影响力,最终达到大数据管理目标,为今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顶层设计,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数据机制
高校在整合、利用学生教育大数据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强调数据来源的统合管理,特别是在数据的采集、融合、挖掘展示和应用中,要统筹好大数据衔接机制,规避大数据风险,切实从大数据分析中做出科学、准确的预测。比如在校园网络应用系统数据整合中,要协调好教学系统、学生行为系统、学业预警系统等的关系。在互联网新媒体领域,要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系统、学生奖惩评价系统的管理,特别是要做好对学生QQ群、微信群等数据的收集与存储,制定数据分析规划,加强数据信息安全管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全局角度出发,利用大数据信息找到适合本校的管理方案,协调好教师与学生、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研的协调发展,发挥出大数据机制的作用,进而增强高校的创新能力,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帮助。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大数据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确保大数据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增强大数据的管理影响力,及时发现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水平,最终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
(三)突出大数据整合,挖掘大数据价值
大数据价值的挖掘,需要从数据整合入手,而当前高校校园网多个系统独立运行,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微博、微信数据碎片化问题突出,尽管明确了大数据管理理念,但在执行中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因此,高校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组建大数据分析团队,引入优秀数据挖掘人才和技术手段,对现有的各类应用系统数据进行采集、融合。高校要突出大数据管理意识,注重不同数据库数据间的融通性,特别是打通数据壁垒,激活这些沉睡的数据。比如可以结合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来挖掘学生行为与学业之间的关联价值,组建学生行为与学业数据预测模型,来实现对学生行为、学业的科学预警。当然,数据挖掘人才是关键,也是确保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中坚力量。高校要注重人才培养,要强化人才引进,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云计算、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对不同学生教育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及时分析校园舆情趋向,制订管理规划,预测学生群体思想动态,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效性。管理人员在整合大数据信息时,应找到各项数据与管理工作上的联系,探索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案,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拉近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科研的积极性,进而增强高校的整体创新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为高校学生大数据的管理运用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四)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大数据信息安全保密
制度建设是推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保障,要立足当前大数据管理现状,充分认识大数据管理风险,特别是对于广大师生隐私权的保护,要从政策、制度上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大数据本身涵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多方面的内容,在管理时还要确保这些数据安全、完整、可靠,避免发生数据泄露、丢失、损坏等状况。因此,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大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管理职能部门,制订严格的数据管理工作方案、预案,确立数据公开等级,明确保密规定。另外,要从技术上引入防火墙,防范黑客攻击,保障数据安全。完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需要考虑更多综合因素,要确保大数据信息的安全,加强对大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引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维护,发现问题后要能及时解决,以降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信息安全风险,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搞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建设,还要从学校实际状况出发,在掌握学生大数据信息后采取科学态度,应对好信息安全问题,探索出更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式,增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要求。
四、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日益艰巨和复杂,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能够积极转变管理思路,创新管理办法,特别是主动运用大数据技术,制订详尽、完善、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案,革故鼎新,循序渐进,推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满足当代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要求,实现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创新。
[ 参 考 文 献 ]
[1] 林绸花.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困境与排解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0):75-76.
[2] 王迪.“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208.
[3] 苗青.谈谈“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9):64-65.
[4] 穆嗣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数据应用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7-90.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