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蔽存真: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8-12-22朱祺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还原

朱祺

【摘要】散文是作者通过对具体客观对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特殊情感的文学样式。散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因为它在课本中不仅篇幅众多而且解读时障碍重重。本文借鉴孙绍振先生还原的方法,让学生回到文本,让作者走进课堂,让二者美丽地邂逅,从而达到去蔽存真,还文章一个最本真的面貌,还作者一份最真挚的情感。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 还原 去蔽存真

什么是散文?林非先生认为“散文创作是一种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主要靠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而孙绍振教授却持相对意见:真情和实感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他指出散文的奥秘在于“同样是特殊的情感,它的外感越是特殊越好。”通过对诗歌和散文的比较,他发现诗歌中的客观对象越是具体,那么诗味越淡,也就越接近散文。笔者经过归纳认为:散文就是作者通过对具体客观对象的描写,表达自己特殊的感情与思想的文学样式。内容是真实的,但形式是自由的,所有的人、事、景、物皆着“我”之色彩。

一、散文教学的现状

散文一直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各版教科书中,散文所占比例十之七八。可以说,如果能够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语文教学效益的提升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新课改以来,注重对话和体验的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了传统单一的、应试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同样也衍生出新的问题:“教师隐身化”“无边界延伸”“情感标签化”等现象比比皆是,散文教学更是首当其冲。

1.“流行”的合作

在课改以后,“合作探究”似乎成了教师们的新宠,但是如果没有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学生就会缺少对散文的朗诵和语言的品味过程。读者自身心理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必须要与文本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相适应,互相融合深度同化,解读才能穿透文本的内部结构。而当学生阅读文本还不够充分的时候,理解就会停留在文本的表面,两者之间产生的时间、空间等隔膜会让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遮蔽,甚至偏离:这就难怪乎有学生在回答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时说“我们该学习她不嫁二夫的精神品质”这样的讨论不仅无效,甚至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2.“舍本”的延伸

教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如果常常深挖下去,尤其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总想挖进去、挖开去,来体现课堂的丰富,教學技艺的高超,那么散文里特殊的那个人那份情就变得不那么特殊了。比如《和时间赛跑》就简化成了珍惜时间;《背影》就简化成了父爱,那就不是朱自清对他的父亲的特殊的爱了。这样的做法,课文实际上变成了跳板,而外在的“标签”却反客为主了。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拓展,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就会浮泛……”由此而言,想要拓展就必须要回归文本本身。知人论世、因声求气,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品读文字语言、感悟文本意境、深入文章结构等,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拓展和迁移才是有意义的,学生才有机会接近文本和作者本人,打开封闭。

3.“过火”的人文化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一对矛盾共同体,我们经历了厚此薄彼、厚彼薄此的认知过程,最终确立了统一这个说法。但时至今日,我们在教学中仍然存在把语文课上成哲学课、爱国课的偏差。

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有的教师首先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本篇的背景,从而开始渲染当时的政治黑暗(“四·一二”事件)、作者的爱国之情。柔美贴切的语言文字反而弃之不顾,把散文阅读变成了爱国主义宣讲。其实我们并不否认这一时代背景的存在和其特定的作用,但是那“婷婷的舞女的裙”绝非此间用意吧!王尚文教授说“言为心声,语文与人文具有深刻的相关性,因其‘深刻,绝不能离开人文来讲语文;因其‘相关而非相同,也绝不能以人文取代语文。”人文性要尊重,但是也要适度,否则课堂就变了味。

二、散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散文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既非机缘亦不是人为,而是由散文的教学价值所决定的。散文的语言形式自由,且常常带着作者及其家乡的印记,这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同时,散文中蕴含的独特情感需要学生自己去还原出来,这就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短小精美”的散文更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越来越多的名师开始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开辟散文阅读的新里程。

1.尊重文本,品、读结合

对于作家来说,写作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抓住他自己的“意脉”,叙事情感的脉络都通了,那么写作就如同说话一般自然流畅了。对于读者而言,如何能够和作者在“步调”上同步呢?首先就是朗读。很多名师的课例中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反复地读甚至“吟咏”,之后才进入字词句段,最后在有所悟的境界下再次朗读。这样一种“读—悟—读”的模式让通堂课下来仿佛都在读书,但是作者的“意脉”就在这样的朗读中逐渐清晰起来。我们说的“因声求气”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珍珠鸟》这篇课文的第四段,我们可以提出这么几个问题:文中的这个“只”字,你能从中读出点什么意思来?(仅仅,说明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很小,它很害怕人,很胆小)再看这个“竟然”呢?(出乎我的意料,说明珍珠鸟胆子大了,不大怕我了)“索性”呢?(干脆,说明珍珠鸟胆子越来越大,对我完全放心了,不再害怕我了)“反而”呢?(跟我预料的相反,说明珍珠鸟对我完全信任了,一点都不怕了)我们连起来读,就是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慢慢拉近的过程。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越是经典的文本,情感越可能藏在不起眼的字词里,看似普通毫无联系,实则却暗暗串联。

2.语境教学,关注生活

读者的阅读经验是由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共同组成的。要想和作者在文本中所传递的独特经验产生链接,就必须对接上作者的阅读经验,就必须关注语文的大外延——生活。语文和生活天生密不可分,因为在我们的日常里母语无法缺席,语文作为学生们一种特殊的生活出现在教学现场,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也就是学生们链接自身生活经历,回忆、感悟、阐述的时候。写作是生活的感悟与人生的积累,那么阅读就是“那个人”生活的体验与积累。

例如,我们在学习《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提到“乐园”二字。什么是乐园?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很多种答案:爱吃的孩子说摆满零食、饮料的地方就是乐园;爱美的女孩会觉得各色的饰品店、服装店是乐园;爱玩游戏的小男生只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是乐园……乐园就是能够带给我们快乐的地方。那么鲁迅的乐园是什么——一片荒园。这就和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矛盾,明明是个荒废的园子,怎么就成了乐园呢?作者的情感就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得以显现。

由此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想要了解作者在散文中的独特“意脈”,我们已经开始向文本、向生活去寻求答案了。散文内敛含蓄的文字总是让作者遁入作品中,捉摸不透。散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凭借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真实而个性化的情意世界,进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获得对语言的审美体验。散文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往往将作者的本意隐匿起来,散文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练就一双慧眼,“去蔽存真”,还原作者的本意与情感,而且还原一个“理想的作者”。

三、去蔽存真:散文教学策略探索

不管是从散文自身特点出发,还是从散文教学的现状出发,抑或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学研究,我们都应该对散文教学进行新一轮的系统梳理,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从中归纳出普适的策略来还原文本、还原情感、还原一个最最本真的作者。

1.让学生“走”回去

经典的文本往往与读者有着厚厚的时代隔膜,这样的隔膜会分隔我们的理解,更会分隔我们的情感。所以想要解读散文的第一步,就是突破这层隔膜——时代文化。

文本与作者创作当时的语言活动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情景来配合,而为这些语言提供前置了解的就是时代文化。它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一些特定的民族、地域文化等。一般来说,在深入解读文本之前,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为作者的思维与表达可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作者所描述的人物事件,也是特定时期下的,读者如果没有做好“预习”,就不能准确地理解。

如杨绛的散文《老王》,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独立地看文本,我们很难得到答案。所以必须植入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老王对作者一直有一种亲近感,是源于作者对他的一种“同情”,但其实对于作者而言,那又何尝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俯视平民的一种态度呢?即使经过了文革,他俩的关系在作者眼中依旧如此,所以最后在老王把鸡蛋和香油送给她的时候,她才会想到给钱。这让作者感到不安,为什么呢?老王在临终前把在当时十分珍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就像是旧相识的“临别礼物”,而作者用钱来回应,就像是一种“侮辱”;再者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幸运地度过了文革,恢复了名誉,又是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了,却以世俗的物质来回报人家的高贵精神,这是自己精神上的低俗,于是乎就成了“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了。

2.把作者“请”回来

王荣生认为:“散文是真实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

在解读《窃读记》时,首先我们联系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旧中国,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书店的,没有钱还要读书的人会被取笑。男女地位悬殊,女性更是与读书无缘。那么小林海音为什么还这么爱看书呢?只有联系了她自己的生平,我们才会知道:她的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原本应该不至“窃”这么狼狈。但是年幼丧父使得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落魄了,虽然如此,但是林海音仍然以“窃读”为乐,其对阅读的热爱可见一斑。再联系她在文学上取得的成绩,阅读她写的《城南旧事》等其他文章,我们就不难找到藏在文本里的“我”了,更可以沿着这条线索,找到文本外的“真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窃读”精神之后,更可以此来关照读者的“自我”。

3.课堂上的“相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有的时候就是在面对面的咫尺之间,读者和作者拥有的经验不同(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亦不相同。但是如何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释放“敞亮真实”的文本呢?那就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道链接——传达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作者往往把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经验和人生经历糅杂在个性化的语句章法之中,散文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的细腻、丰富,不论是感官所触还是心绪所至。如《窃读记》中,当孩子被老板逼出书店时,她的笔墨并没有去刻画书店老板“丑陋”的形象,而她的着力点就在于“我”的内心:“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这样孩子气的主观的内在的情感活动,比用外部世界、客观对象的描写更能够打动人。又如文中作者在书店躲雨的时候,装着“偶然躲雨”,装着皱眉无奈,可是心里却说“大点,再大点”。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求知的欲望这么迫切”,更是一种孩子气的狡黠。心理活动,一个最直接的反映真实作者的链接端口,因为它既反映着环境的压力,又体现年龄和个性。当我们能够去厘清缠在一起的丝线,去感受、去体验作者的细腻与丰富,那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链接也算是真正建立起来了。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我们学习的也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更是通过文字去记忆、感受、解释、运用它们所指称的学习对象。对于散文而言,更是学习文字背后的“人”。只有回到“现场”去看一看,和作者去“聊一聊“,我们的心才是开阔的,我们的情才是悠远的。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于漪.语文课教出语文的个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4).

[3]王尚文.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0).

猜你喜欢

还原
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中的还原方法
“还原”范冰冰
收藏在“还原”中添趣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品花宝鉴》中优伶文学形象男性本位的还原
多元“还原”,深入解读文本
碳纳米点为还原剂的纳米金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情境,让语言与心灵相融
活性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条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