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还原”,深入解读文本
2016-03-08管永霞
管永霞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文本的意蕴是多层次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深入解读文本的内涵。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推崇孙绍振先生提出的“比较还原法”文本解读策略,并积极地从艺术感觉、情感逻辑、审美价值等多个角度多元“还原”,引导学生触摸到了文本的深层情感、意蕴,收获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艺术还原,探寻最初的心灵悸动
在语文阅读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极富象征意义、含蓄隐晦的散文、小说、诗歌文本,如《紫藤萝瀑布》《最后一课》《天净沙?秋思》等。它们只是撷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断、截面,但却在简约、朴素的形式、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现象与人生哲理。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这些跳跃性极强的文字意象有很大难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艺术还原,探寻作者最初的情感悸动。
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解读这首诗时,都会产生同样的一个疑问:“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等意象与这首诗苍凉冷清、悲情四溢的诗风十分契合,但为什么还要写“小桥流水人家”这般明丽唯美的意象?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们一同畅想着当时的具体情形: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当时独特的政治形势,他一生都漂泊羁旅,困窘潦倒。并对这首诗进行了艺术还原。
“漂泊他乡,身处‘枯藤老树昏鸦的生活环境中,想象着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这样更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啊……”
“不是吧,马致远是北方人,‘小桥流水人家应是南方的典型美景,这里将它们放在一起,只是为了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心理落差,突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
课堂上,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甚至有同学联系到了元代民族高压政策的社会背景,将“乡愁”与作者郁郁不得志的生平联系起来,赋予了本曲更深广的内涵。且不说学生们的结论是否准确,但他们都将本曲的景物还原回了艺术意象的本来面目,试图探寻作者创作瞬间的心灵悸动,这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二、情感还原,升华强烈的生活认知
与科学知识的冷静、理性、客观比较,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五彩缤纷、活灵活现的现实生活。文本解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生活方面的“矛盾点”,那是一种被“变异”“歪曲”了的情感逻辑。运用孙绍振先生的“情感还原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主题,升华他们强烈的生活认知,促进初中生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教师多把解读的重点放在“站台买橘”这一镜头上。但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很多背离生活常情的细节,如一、二段的内容写道“我”很难过,“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对“我”进行了安慰。细细揣摩,失去母亲、失业、没钱,按理来说父亲应该比“我”更难过,况且“我”那时已经上了大学,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应该懂得为家庭分忧,去安慰一下遭遇多重打击的父亲才对,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想起祖母,看到满院狼藉,即使已是大学生,‘我的流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父亲的眼里,儿子永远都是儿子,安慰流泪的儿子是每一个父亲的本能,也是伟大父爱的自然流露……”
“父亲当时可能在想:儿子是担心自己的学业能否继续吗?现在家里的境况的确很糟糕,但我必须坚强,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要给儿子做一个表率,教给他任何时候都应该抗击人生的风雨……”
……
议论纷纷、侃侃而谈中,很多学生还联系到现实生活中自己父母的一些“变异”“歪曲”了的矛盾式行为和情感,很好地升华了他们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及强烈的生活认知。
三、审美还原,锻造丰富的精神世界
孙绍振先生认为,与理性的科学价值相比,审美价值常常处于被压抑的地位,教师要善于在解读文本时,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美”的因子,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学时,笔者将孙先生提出的“比较还原法”融入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初中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与道德情操,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落在了实处。
记得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有同学为孔乙己的麻木不仁扼腕叹息,更有人为他的悲惨遭遇义愤填膺。这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鲁迅先生写的这篇文章太过分了,是不真实的,生活中若有这样的人物,他断断不会在折了双腿之后还要爬着去酒店喝酒……”针对这一提问,笔者和学生们一起在生活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了审美还原,探讨了鲁迅先生这样设计小说情节的初衷。
“还记得老师曾经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鲁迅唯有将孔乙己的遭遇写得再惨一点,把他的性格写得更麻木一点,才能唤醒当时民众麻木的心灵……”
“试想,若是孔乙己在课文最后明白了自己不幸的根源,开始发愤图强,并勇敢地与丁举人之流进行斗争,这无疑就成了一个笑话,起不到‘呐喊的文学效果……”
……
课后,学生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教材文本的审美价值与引领功能,开始不断地反思自己于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行为,这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完善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孙绍振先生的“比较还原法”给我们提供了一把文本解读的利刃,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明白什么是艺术感觉、情感逻辑与审美价值,但自己必须深入钻研这一理念理论,设计科学、高效的“矛盾”问题,还原文本创作的初衷,走进课程改革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