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
2018-12-21原俊玲
原俊玲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 方法 从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所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当中方便选取其中的108例患者作为该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按照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54例患者采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4例患者实施硝普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5、4.264、4.292,P<0.05)。 结论 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硝普钠进行急诊救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相关指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硝普钠;硝酸甘油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8(c)-0040-03
Clinical Analysi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for Acute Heart Failure
YUAN Jun-l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Ro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Weihai, Shandong Province, 264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emergency treatment.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subject of this observation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wishes; 5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nitroglyceri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54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nitroprussid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30%,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9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9.367,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in the heart rat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265, 4.264, 4.292,P<0.05). 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acut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atient'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related indicator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Acute heart failure; Emergency treatment; Sodium nitroprusside; Nitroglycerin
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診救治过程当中,急诊救治效果与急救的时间和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1]。为了改善和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救治效果,该文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急诊救治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所收治的所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当中方便选取其中的108例患者作为该次的观察研究对象,这108例患者经过影像学和化验检查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这10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情突发、伴有哮鸣音、存在反复性咳嗽和冒汗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治疗前的心率>120次/min[2]。将这108例患者按照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54例患者;在对照组的54例患者当中,男34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在3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54±5.63)岁;在观察组的54例患者当中,男35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在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4±7.63)岁。该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症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从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的常规治疗方面来看,①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协助和调整患者的体位,让患者尽可能选择坐位,并保持患者的双腿下垂;其中对于出现严重休克的患者,让患者呈半卧位将其头部抬高20~30°,以利于患者的呼吸,同时下肢抬高15~20°,增加患者的静脉回流,保持患者适量的氧气供给,氧流量控制在6~8 L/min左右;②对两组患者实施给氧治疗,给氧治疗的过程当中,将患者体内的SaO2量控制在95%~98%左右;给氧时,为了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通常以鼻导管给氧为主,从而有效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气管插管风险的发生;③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患者洋地黄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等基础治疗。
(2)对照组的54例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的54例患者硝酸甘油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8649)静脉滴注治疗,静脉滴注持续时间为24 h,静滴的初始剂量为10 μg/min,随后每次用量每分钟增加5 μg,直到将硝酸甘油加到最佳剂量[3]。
(3)观察组的54例患者实施硝普钠(国药准字号:H20065354)进行治疗,常用量静脉滴注,开始每分钟按体重0.5 μg/kg,根据治疗反应以0.5 μg/(kg·min)递增,逐渐调整剂量,常用剂量为每分钟按体重3 μg/kg。极量为每分钟按体重10 μg/kg。总量为按体重3.5 mg/kg[4]。
1.3 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临床疗效判定:根据《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心功能改善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2级;有效: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程度在1~2级之间;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没有改善甚至更加严重[5]。
1.4 统计方法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5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7,P<0.05)。
2.2 两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为(124.54±10.27)次/min、舒张压为(72.32±12.36)mmHg,收缩压为(70.53±6.47)mmHg;对照组患者的心率为(149.74±50.15)次/min、舒张压为(98.76±14.53)mmHg、收缩压为(99.53±9.78)mmHg;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有相关资料和专家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6-8]:①在患者病发急性心力衰竭后,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救治前,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调整好正确的体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发后的正确体位为坐位,并双脚自然下垂,对于出现严重休克的患者,則以半卧位或者平卧位为最佳体位。②给予患者有效给氧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的急诊救治过程当中,要保证患者的SaO2量在95%~98%之间,医护人员可以用手感受氧气的流量,氧流量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③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治疗,将大约0.2~0.4 mg的强心去乙酰毛花苷稀释溶液进行静脉注射,降低患者交感神经的活性和负性频率的作用,同时静脉注射20~30 mg的呋塞米可以起到有效的利尿作用,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另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钙离子增敏剂,增加患者的心排血量,并降低血压和肺动脉压的作用,维持患者血压的平衡。最后,合理使用镇静药物,当患者产生过度的烦躁、呼吸困难以及胸口疼痛等症状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注射适量的吗啡镇静药物进行急诊救治,吗啡的剂量控制在每隔15~30 min 1次,3~5 mg/次的剂量,使用吗啡时,一方面是要严格控制剂量,另一方面,对于休克、昏迷以及肺部疾病患者不能使用。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93%;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同类研究当中,临床疗效为97.1%,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救治后,心率为(125.6±11.7)次/min,舒张压为(73.2±11.6)mmHg,收缩压为(70.6±6.8)mmHg,该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6]。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硝普钠进行急诊救治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相关指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静波,赵景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9):38-39.
[2] 刘春洪.急诊集束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4):34-35.
[3] 刘美玲.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6):40-41.
[4] 陈必耀,徐玢,单凯.急性心力衰竭急诊快速诊断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1):21-24.
[5] 李卫刚.急性心力衰竭临床急诊救治方法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20-21.
[6] 黄群艳.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144-145.
[7] 靳东亮,睢德道.5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回顾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51-52.
[8] 李庆中.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的急诊救治[J].医疗装备,2017,3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