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实践活动渠道 做好德育延续创新

2018-12-21常明敏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实践

常明敏

【摘要】学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有所创新,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德育的方法、模式,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德育实践;楼宇文化;环境育人

通常,学校德育是以课堂说教为主,教育效果不理想。为此,我校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获得思想道德上的成熟,构建了“实践-体验-引导-升华”实践型德育教育模式,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与灵魂,彰显出学校的气质与内涵,凝聚师生的思想,激励师生共同发展。而楼宇宣传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校园楼宇文化,可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让师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激情明志,陶冶心灵。所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楼宇文化的创建,做到精致设计,精心打造,彰显特色,不断提高其教育力。楼宇文化就是我们学校挖掘自身内涵,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的一项创新德育系列活动。对此,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校长参与,责任到人,广泛宣传,师生为争创德育特色校园,争做文明师生,奋勇争先,使“楼宇文化”活动深入人心,全员参与,效果彰显。

一、保障机制

我校已建立了德育实践活动制度,落实德育实践时间,每学期初进行楼层文化布置,活动列入每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计划,各班活动列入班级工作计划。活动主题明确,定期开展,有较详尽完备的活动记载,让学校的楼宇楼层成为德育特色活动的有效阵地。

二、精心设置校园环境,塑师生美好心灵

学校以楼宇楼层文化为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楼宇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德育活动形式。

(一)步步有景,处处育人,让学校成为蓓蕾绽放的花园

其一,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美的闪现,这是我校小学校园文化的追求,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注重校园美化、绿化、净化。

其二,打造特色楼道文化。我校的几个楼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彰显学校特色,塑造育人环境。

一楼:进入一楼,我校的特色“立人厅”映入眼帘。整个立人厅由石刻、立人柱、清廉壁和“立人栏”四部分组成,古朴典雅,意蕴深远。正前方的是“立人”石刻,描述了“立人教育”渊源和传承。石刻上有孔子“人者,仁也”,老子“人无信不立”,朱熹“学者大要立志”,宋代大理学家程颐“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等有关立人思想源远流长的论述。在石板中有篆书“仁、信、智、恒”的校风,整个画面和文字呈波浪之形,寄寓我们的“立人教育”将在继承、创新中发展。所以我们一楼的楼宇文化起名为“立人轩”。

“立人轩”是我校流动的校本课程之一,其中包括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是我们经历了目标教学、“六助”教学、“双百”教学模式探索出来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上受益。教师文化包括立人随笔、立人书院、立人讲坛。教师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闪亮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学生文化包括“小问号里探究大课题”“开放式书吧”“游学课堂”等活动,力争张扬每个孩子的个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二楼:“石油廊”是我校“立人教育”的又一特色亮点。

二楼北侧楼梯口的浮雕展示的是建国初期石油开采和运用的场景,也是二楼楼宇文化的起始。“石油廊”是我校一种流动的校本课程,是由我校家委成员联合主编的,因为兰炼一小的学生和“共和国之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学校自建校以来就隶属于兰州炼油厂,作为兰炼厂的一部分,学校的发展凝聚着几代兰炼厂领导和职工的关怀,至今学校文化中还保留着企业文化的印记。我们学生中大多数家庭几代人都从事着与炼油有关的工作,可以说,我们都是“石油娃”。所以我们的孩子就得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从事什么事业,还得学习与石油有关的知识。

现今,各行各业都十分关注石油工业,希望了解石油知识。兰炼一小的学生每天都在楼道里来往,在耳濡目染中了解石油是什么,石油是怎么产生的,石油的特性,与石油有关的化工产品,爸爸妈妈所在单位的概况,石油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分布概况,以及石油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等相关知识。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博学多思,成为兰炼一小真正“立”起来的“石油娃”“中国娃”。

二楼南侧以学校图书馆为主题开设的开放书吧,是孩子们的乐园,同样是德育养料润物之处。

让尘封的“僵尸”图书流动起来,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使学生受益,是学校站在学生立场为“立学生”出台的另一举措。一下课,同学们聚集在“开放式书吧”,自由挑选,自觉借阅,自主阅读。此项举措增强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一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大大推动了学校的“吟诗崇文”文化建设。“开放式书吧”由图书管理志愿者进行义务管理,他们在大课间打扫图书角,登记借阅图书,整理图书,让同学们有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鼓励大家积极读书。

三楼:字如其人,一笔好字,成就人生——书艺路长廊。

书艺是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古风溢彩,吟诗崇文,翰墨飘香,立字立人”是我们倡导的课程文化特色。“立字”就是让小学生从小立方正之字,立规范之字,立端正之字,立艺术之字。

三楼的楼宇文化——书艺路,簡要介绍了我国书法的演进的历史顺序: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让同学们在欣赏中了解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

兰炼一小的孩子在“立字立人”的文化熏陶下,勤奋不息,孜孜不倦,以旺盛的进取精神,立大写之人,立方正之人,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娃”。

四楼:陈列在四楼小厅的是两枚炮弹模型,从这两枚炮弹模型上我们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国防力量。希望兰炼一小的同学们能从小心系祖国,增强国防意识,培养爱国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我们的祖国。四楼的楼道文化就是国防墙。我校与68129部队组成了“双拥共建”单位,部队官兵精心为我校师生编写了《国防教育校本课程》,共有十三个方面的国防知识,主要有《国防历程篇》《国防法规篇》《国防精神篇》《国防理论篇》等。

让学生了解国防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强意识。了解课本中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光辉事迹,让学生知道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向英雄学习,保卫祖国。

除了图片展示的这些之外,我校还在开学典礼、六一活动中请解放军战士来校升国旗,讲励志故事。每个年级聘请一名部队官兵为校外辅导员,每月为高年级学生开展国防大知识讲座。当然,老师也不例外,每学期也会参加国防知识讲座。这都是我校为培养一个个“有根基”的中国学生和中国教师所做的努力。增强国防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我校立人文化的最终目标。

其三,楼道中除了学校课程文化,各班都有一块让学生展示才华、放飞童心的活动园地,每月按照学校德育的主题更换内容,要求学生充分动手参与。千姿百态的“活动园地”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先后开辟了“文明礼貌好”“学习习惯好”“优美句子摘抄”“古诗”“益智广角”“开心收获”“实践收获”等宣传专栏,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开阔了师生的视野。

(二)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构建孩子成长的乐园

打破传统德育工作中以“禁止”“防堵”“限制”为主的方法,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解放个性。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所表现出的优秀道德行为公布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并以优秀积分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给不同档次得分的班级以不同的文明班级旗奖励。这样,通过正面鼓励的形式宣扬了优秀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找到了身边鲜活的学习榜样,让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之处得到肯定,让抽象的德育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步,崇尚真、善、美。

三、学校开设“我们的学校”德育文化特色的主题课,深受学生欢迎

第一,提高德育实效性要講道理,但仅凭讲是不够的,还必须十分重视活动实践、活动熏陶,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体验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什么是喜悦。亲身体验的影响更深刻,作用更大。新生入学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学校,了解学校楼宇文化,激发兴趣,生成动力。

第二,老师利用主题班会课在班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进行以爱校、爱家、爱父母、爱老师同学、热爱祖国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各班积极开展“创文明校园,做礼仪标兵”“提高安全意识,创造安全校园”“学习环保知识,建设花园学校”等德育主题课,并将德育课成果积极外显,张贴手抄报于本班外墙,争做校内各类校级标兵。

我校就是通过挖掘楼宇文化的内涵,开展“会说话的校园”这一项创新的德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总之,要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德育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只有有目标地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体验、内化,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卢亚莲.教师个性化培养视野中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2(22):65-68.

猜你喜欢

德育实践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关于中职生德育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研究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上的实践
探究性德育实践视域下的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学校红色文化道德教育价值及其实践研究初探
中小学德育实践衔接性探析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科学路径研究
系统论视阈下德育实践载体的选择与优化
德育实践的三大形态及其教育意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