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2018-12-21韦翠川

教育界·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韦翠川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其内容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语文朗读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强朗读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真正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指导方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重要性

(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就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创新。其中培养学生朗读是有效方法之一。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为学生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就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也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就可以把他们带到教材内容的情境当中,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抒发的情感,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提升课堂效率。

(二)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考试中也是必考的,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因此,学生在平时一定要多积累素材,才可以让自己的知识范围变得更广泛,写作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写作文的时候更能轻松自如。培养小学生朗读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学生在朗读中不仅可以慢慢记忆一些优美的词语和语句,丰富知识内涵,而且可以研究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提升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養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处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很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文章中情感的表达理解得更加透彻,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对语文的学习。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的方法

(一)教师要多示范朗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做朗读示范。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处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和爱模仿的年龄。所以教师在日常语文朗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为他们多示范朗读,起到带头作用,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正确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朗读学习中,教师要先带着学生读并给学生做示范;或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代替教师范读,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范读的优点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陶冶情操,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两兄弟在草地上玩耍和蒲公英的变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做朗读示范,在进行范读时要注意把握好文章的节奏,读出十分轻松愉快的感情,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乐趣。教师也可以选出朗读较好的学生为大家示范朗读,自己在旁边进行指导,找出问题所在,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总体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朗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

(二)教师要运用多种朗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技巧的运用十分重要,可以运用多种朗读技巧,根据文章类别以及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教学。小学语文课文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寓言故事和童话、一些诗歌诗词以及说明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文章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1.寓言故事和童话。这类文章结构鲜明,大多是以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对话展开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自己的想象并结合课文内容来朗读文章,从而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寓意。2.说明文。这类文章主要是让学生快速掌握文中所要表达的人物或事物的特点等信息,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只要注意语句通顺,把握朗读节奏就可以了。3.描写景色的文章。这类文章一般都是作者用优美的语句来表达自己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仿佛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景色当中,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色的优美以及自己由衷的赞美之情。4.诗歌。诗歌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现代诗词、儿童诗词以及古诗词。这种文章是最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因为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情感性和音乐性。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要让学生在朗读之前深刻体会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能更好地把握语气节奏。

下面以讲解《古诗二首》(《咏柳》和《春日》)来作具体说明。这两首古诗属于诗歌文体,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要让学生先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春天优美景色的图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接着为学生讲解古诗表达的情感,即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充分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只是《咏柳》是通过描写柳树来抒发情感的,而《春日》通过游玩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赞美之情;最后可以让学生分组来朗读,共同讨论教师刚才所讲的情感,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把它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朗读技巧的运用十分重要,运用多样的朗读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更能直观感受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还能够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关键的是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多为学生范读和注重运用多种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17):109.

[2]吴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几种方法分析[J].中国培训, 2016(18):205.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