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8-12-21奚晓娟
奚晓娟
【摘要】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丰富性、灵活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其所提供的现代化学习环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教与学变得灵活、多样和有效。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科知识,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和培养能力,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内涵和特点;作用;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7年立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R-56965。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学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丰富性、灵活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其所提供的现代化学习环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使教与学变得灵活、多样和有效。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科知识,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和培养能力,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在课堂上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与学科课程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提高教学效率。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1.现代信息技术的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 ,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沟通,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信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高级思维训练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1)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网络可以传递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软件等多形式的数字化信息,这样信息技术教学就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者可以迅速快捷地获取本校、全国乃至全球的原始、目前直至最前沿的教学、科研发展信息,这必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
(2)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而灵活的,可以是理论、实验、产品设计等课程。从时间上,可以是实时的,同一时间教师和学生异地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非实时的,教师可以预先将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辅助内容放在服务器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等进行学习。既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式学习,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小组的协作学习,本人自主的控制教学方式、进度。
(3)教学方式的交互性
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十分简捷,实现了教学过程的良性互动,鼓励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思考,有利于受教育者个性的发挥及创造力的培养。
(4)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学的系统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时空上的开放性,完全不受时间、区域、地点的限制。其二是教授过程的开放性,每个受教育者所面对的教育途径、信息源是一致的,自主操作,没有限制,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信息技术教育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不用场地、设备、原材料,服务对象将扩展到整个网络用户,可以实现真正的全民的现代化义务教育。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指在教育科学、信息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和教育计划,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应用要特别强调对教育信息的关注。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师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拓展教育领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是促进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以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开辟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环境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网络教育在各地蓬勃兴起,我国教育现代化又达到一个新高度、新水平,多媒体、交互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网上备课、授课、讨论、作业布置与批改;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学习、提交作业、提问、资料查询、图书阅览、考试等,大大提高了學生探究式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例如:小学生的“作业盒子”客户端就涵盖了语数外三个学科,使孩子的学习、作业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平等民主、生动活泼的情境,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很好地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堂,同步辅导等形式的教学,既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理解透。
2.促进了教育教学主体关系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也不再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其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它要求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更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把抽象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的高质量需要教师的高素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创新和应用高新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教师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也只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操作现代信息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是教学设计、教学创新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开发自身潜能、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必备技能和时代的要求。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搭建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前提
(1)加大硬件投入,保证活动畅通
为了保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必须加大硬件投入,充实并更新信息教育基础设施。例如:我校70多个教學班均为多媒体教室,200多位教师每人一台电脑,安装基本办公软件,实现每台电脑宽带上网,完善微机房,学校网站上有配套的学科资源库,方便学生和老师随时查阅,并且配备专职网管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网络的畅通。
(2)利用信息平台,开展学习交流
为进一步树立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加强教学经验教训的交流,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教科室已建有的QQ教研群、教研博客、名师工作室、学校教学资源库等网络学习交流平台,一方面督促了教师主动学习网络技术、掌握影音素材的基本编辑、掌握文本资料的编辑发送等信息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网络博客平台上展示课堂教学情况,刊发课堂教学研究简讯,交流课堂教学心得体会,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让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上学习别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3)结合专题资源,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专题培训,观摩信息技术应用课堂实例,学习借鉴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经验。例如:区教育局在暑期邀请专家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专题培训,学校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通过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让教师进一步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意识,巩固所学知识。
2.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数字化学习情境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让他们在情境中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开放化学习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的优势就是能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开放、充实、与时俱进。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在丰富资源环境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整理、处理、分析信息等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多方面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要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学习。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也可以找到更多的高素质“隐性教师”。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合作化学习情境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现合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扩大了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范围,学生可以借助Email、QQ群、微信群等网络通信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参加各种类型的会话、商讨等活动,培养学生取长补短、交流互助、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沟通方式和内容呈现形态,如同步与异步的一一对话,一对多广播与多对多讨论等,这些都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创造了可能性。就学习指导者而言,除了教师,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予以指导和帮助。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探索化学习情境
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小课题的研究。例如我们在校园网或班级微信群,定期发布研究的小课题“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学生们积极参加,围繞小课题,可以个人或组成学习小组,通过Internet查找学习有关资料,在家长、老师、同伴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并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班级群发布。将信息技术与学习课题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在交流研讨中,既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更有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化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知识、培养能力、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3.开展信息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1)理论研究
只有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才能不断地修正、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理论文章,并编写应用教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组织参加各级经验论文、教学案例评比,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水平。
(2)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能出真知,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课件设计、竞赛活动,构建学科教学资源库。例如学校所有任课教师均能独立制作、运用PPT课件进行教学,多数教师能独立进行影、音素材编辑,大多数教师能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部分教师能独立录制微课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总之,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努力探索,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地调整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和培养能力,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志刚.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
[2]张铮.让电教手段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活力”[J]. 中小学电教:下 ,2013(08).
[3]宋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考试周刊,2013(33).
[4] 王金涛.“思维转型”与“技术升级”的教学意义[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7(1):19-22.
[5] 史云.信息技术时代呼唤教师成长的转型[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6(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