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语交际中提问—回应行为的会话分析研究

2018-12-21李枫赵婧

教育界·下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提问

李枫 赵婧

【摘要】文章基于373个汉语言语交际中自然发生的提问-回应序列,使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提问-回应的话轮设计、序列组织和社会行为,动态地分析了汉语提问行为及其回应的结构模式和背后蕴含的社会交际规律。

【关键词】提问;回应;会话分析;社会行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学家侧重不同文化背景下提问-回应行为所具有的共性研究以及提问行为及其回应在机构性会话中的研究(Clayman,2002),国内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对提问行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邵敬敏,1989),然而这些研究语料大多来自小说、剧本等非自然会话,因而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汉语的言语交际。本文使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真实情境下发生的自然交际录音作为语料来源,从话轮设计、序列结构及其执行的社会行为动态地分析提问及回应行为背后蕴含的社会交际规律。

一、提问类型

会话分析研究是尊重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律的研究方法,所用语料为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真实交际。本文在长达三百分钟日常会话录音的基础上,根据陆俭明(1982)从疑问的结构形式特点将问句分为三类:是非问、特指句和选择问句。本研究发现,这个分类显示了与其他语言疑问句形式的共同点:是非问是最主要的提问形式。

(一)是非问

是非句是针对一个命题提问,要求对方做出是非判断的疑问句形式。在自然真实的日常会话交谈中,陈述句的提问行为成为是非问句的主要类型。

例(1)

1.A:喂::>亲爱的<,

2.B:喂,你干嘛呢?

3.A:我正准备出去洗脸呀。

4.B:呵呵呵,现在几点呀,你就准备出去洗漱?你准备睡觉呀:?

5.A:我准备洗个脸泡个脚门,然后准备(.)上床去,因为现在寝室只有我一个人,然后有一个11点才回来了,上床玩手机去呀。

例(1)截取自两同学之间的电话录音,第4行是陈述句加上升语调进行的提问行为,在收集的语料中,说话者用陈述句执行提问行为时,句尾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语调,说话者运用是非问对听话者的信息进行提问(例如第4行A询问B的时间安排)或是听话者根据说话者前一话輪给予的信息进而询问对方更多信息,因此,大多数的陈述句进行提问的是B事件。

例(2)

50.A:嗯,下周shan(三)-下-下周三是你的生日吗,

51.B:↑是呢?

52.A:嗯。

53.B:下↑周三?=

54.A:=对。

55.B:哎呀::,(咳嗽声)好吧::,那到时候咱们一起吃饭。

由表1可以看出,疑问句在是非问句中占30%,由陈述句句尾加语气词“吗”“呢”“呀”构成。例(2)是A、B两个同学关于B生日事件安排进行的会话,A对B生日是否是下周三进行确认,语调轻微上升,句尾用了语气词“吗”。

附加问句占是非问句的11%,是发问者对所陈述的事实已有一定的肯定,寻求对方证实。邵敬敏指出它有三个特点:不独立使用,必须附在某个非疑问句的后面;由疑问格式或者疑问代词单独构成疑问句;回答必须是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如例(3)。

例(3)

29.(3.5s)

30.B:像你们这::每个月就>不用问家里要钱了自己赚的就够花了<,是吧?

31.A:噢::哎呀,有时候就是买个衣服呀啥的还得问家里边要点钱,

正反问句(A-not-A)是说话人请求听话人就肯定与否定之间选择其一的问句。

例(4)

1.B:晚上的十点多,要加班的话就到十二点了,

2.A:哦::那-那加班给不给加班费了,

3.B:没有,

(二)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是指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部分的疑问句,常用的疑问代词有“什么、啥、怎么、多少、为啥、几、谁、多会儿、多长时间”等。

例(5)

51.J:那个,什么,那个,呃:>爸爸妈妈干什么了现在<。

52.M:啊?

53.J:爸爸妈妈干什么呢?

54.M:吃饭(.)看电视了。

55.J:哦,行,好吧,嗯,行。

56.M:你干啥了。

57.J:我(.)吃多了,在操场里走一走,然后( .)还要给[**买饭—

58.M: [吃啥来着。

59.J:↑稀饭馒头,我能有啥追求呢,

汉语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是关于“什么”“啥”内容的问句,占特指问句的33%;“怎么”“咋”对听话人或事情状态的特指问句占25%;特指问句中第三大类是对位置的提问,听话人运用疑问词“哪”。

(三)选择问句

选择疑问句是指说话人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能的答案供听话人选择的句式,让对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回答。汉语交际中常用“还是”连接可供听话人进行的选择(于国栋,梁红艳,2018)。

例(6)

123.A:我让它-我是说想六月初出来嘛,六月初出来不是-到时候↑万一知网搜不出来的话,

124.>是不是<杂志社可以出个证明嘞?

125.B:是月刊?还是(.)半月刊?

126.A:月刊,月刊。

因此,交际者在会话过程中通过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句等话轮设计,运用汉语的不同形式来实现提问行为。在不同的序列组织中,会话者通过不同的话轮设计也在执行更多的社会行为。

二、社会行为

从传统定义而言,提问是占有较少知识的交际者向占有知识相对较多的交际者寻求信息的不同种类的句子类型。尽管一部分提问的提出是交际者为了信息寻求或者信息确认,但是这些并不是在交际过程中提问的中心行为。所以,交际者通过会话执行的行为需要从特定语境构成的序列组织来分析。例如,在例(2)中,A是在询问B生日的时间信息,但显然A比B对时间知识的占有更为肯定,这同样可以分析为对B 时间安排的前序序列和铺垫。

由于提问类型和社会行为的交叉性,交际者通过不同的问题类型来进行信息寻求。交际者通过会话执行社会行为的同时,通过话轮设计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选择,进行会话分析时对话轮设计的分解可以识别会话真正执行的社会行为。因此,研究听话人对提问行为进行理解和回应时,对会话中词汇、语法和句法的分析也十分重要。

三、结论

本文探究了在日常会话中汉语交际者进行提问和回应的设计方式,语料中提问行为的话轮设计从词汇、语法、句法结构特征而言与汉语语法相一致,在汉语语法中說话人运用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句进行提问行为。尽管基于非日常使用的权威语法表明疑问句是提出问题的最典型的手段,然而根据自然真实的日常会话语料可以看出社会行为决定提问的形式,汉语中大多数是非问题是用陈述式句提出的,但是如果问题的提出仅仅是为了寻求信息,以疑问句提问的形式更常见。与提问的方式有关的就是会话中交际者发出提问执行的更多行为。

【参考文献】

[1]Clayman, S.Sequence and solidarity.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es: Group Cohesion, Trust and Solidarity[J].Elsevier Science,Oxford,2002: 229-253.

[2]Stivers, T.& Robinson, J.D., A preference for progressivity in interaction[J].Language in Society.Cambridge: 2006: 367-392.

[3]Steensig, J & Paul Drew, Introduction: Questioning and Affiliation/Disaffiliation in Interaction[J].Discourse Studies, 2008(10): 5-15.

[4]Stivers, T.& Hayashi Makoto.Transformative Answers: One Way to Resist a Questions Constraints[J].Language in Society, 2010(39): 1-38.

[5]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J].中国语文,1982(06):426-434.

[6]黄伯荣.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8.

[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于国栋.会话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9]于国栋,李枫.会话分析:尊重语言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02):14-17.

猜你喜欢

提问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及倾听技巧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