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学习英语氛围 培养听说运用能力
2018-12-21王大勇
王大勇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当扩展知识体系,注重培养交际能力。”根据语言习得规律,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运用能力,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有限的语言材料外,还要让学生尽可能经常地、有规律地接触这些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境下说英语,为学生听说活动创造有利的氛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言环境;课外活动;专业素养;听说运用能力
我们很轻松就学会母语,是因为我们时刻在接触它。要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其听说运用能力,教师极力为其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生听说能力提高的关键
教师课堂用语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语言材料,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是语言环境的创造者,所以教师一定要用英语教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要过硬,其讲课的语音、语速、节奏等时刻都在听说教学中起示范作用。课内外互动的英语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交流活动的纽带,英语老师有责任创造听说活动环境,提高学生听说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过了听说关,其读写能力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氛围是前提
一是要让学生理由一切时机每天接触英语。除了课堂上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听说训练外,还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校园英语广播、英语角等活动。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如早起后、晚睡前、散步时来背词汇,在回家和上学的路上可以戴上随身听,练习听力和口语,总之,让自己觉得英语无处不在。
二是注重适量阅读。学生可以找一些能读懂的英语故事、人物传记来读,阅读中扩充了词汇量,巩固了语法,增强了理解能力。英语也有一些惯用法与语法相悖,但学生读得多了,能锻炼语感。多阅读培养语感和理解能力,走出死背语法的误区,才能提高英语运用水平。
三是要注意活学活用。语言最根本的用途是交流,交流常用的手段是“听说”。学生除了课堂听说英语,尽量用英语口答提问外,还可在课间与周围的同学做简单的英语会话,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创造语言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运用能力。
三、听说能力的训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一是校园英语广播。校园英语广播是进行英语语言交流、营造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它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浓厚气氛,给学生创造了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我校的校园英语广播始于2012年秋,最初是在高一年级五个班挑选的播音员。俩人一组轮流播音,每天早晚各一次,这样学生在上课前、放学后自然接受听说训练,听说能力逐步提高。校园英语广播的素材一是学生自己的习作,题材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家乡的风土人情等。其次英语报刊杂志中的一些幽默故事、滑稽小品、格言及谚语。再就是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学生用书、新概念英语等的相关光盘定时播放。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运用能力。
二是英语角兴趣小组活动。在英语角兴趣小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语言材料,教师引导性地提出会话内容及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我们把课本里有趣、有意义的课文编成课本剧,如《盲人摸象》、《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丢失的项链》等,学生自编自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學们在学习表演中获得一种成就感,更加增强了学习兴趣。此外,他们还制作英语小报及贺卡,学习英语歌曲,听说运用能力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怎样教英语(新版)》(英)哈默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08
[2] 《英语教学法》 胡春洞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