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匠心精神的培育

2018-12-21陈鲁营

赢未来 2018年1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高校

陈鲁营

摘要:匠心精神的提倡正与现代教育相接轨,这是对于现代教育中专业素质的具体的精神素质要求,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仍然需要优化,目前设计人才所具有的设计精神与工匠精神相去甚远。因此,在高校人才的具体教育过程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教育理念精神理想进行更新,将匠心精神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从理念的更新带动教学工作的发展。我国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匠心”一词见于唐诗中,所谓匠心精神,具体是指工匠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长期专注于器物的雕琢,追求卓越和完美,体现在高校的具体工作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设计素养、匠心精神、技能教育融为一体,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本文就高校匠心精神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匠心精神;人才培养

引言:

在我国的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具有匠心精神的人物与事例。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改革事业不断地进行,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跟随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向前行进。国家总理李克强曾提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工匠精神的倡导,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精益求精,追求长期利益将工艺水平日渐提升。在市场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市场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极大,然而高校中所培养出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多数呈现文化素养不高、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缺乏;由于积累程度不足,不具备创新能力;由于实践不足,实际的可操作能力和范围都十分有限。在高校教育中,无论是文化素质的培养、技能的教育、精神理念的确立都需要进行加强。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精神的要求呈现上升趋势,对于匠心精神的具体培养需要在教学实践各个层面进行。使得我国高级设计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当今所倡导的文化自信。

1 匠心精神的具体内涵

我国连续三年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匠心一词见于我国的唐诗中,然而精雕细做的匠心精神出现的则比具体的语词更早,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就出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

世界各国关于匠心精神都有不同的阐释。美国人亚力克·福奇曾说“美国的工匠们是一群不拘一格,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他列出的名单如下:本杰明·富兰克林、伊莱·惠特尼、塞勒斯·麦考密克、萨缪尔·摩尔斯、查尔斯·古德伊尔、托马斯·爱迪生和怀特兄弟等。从福奇的这段话和他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发明创新”是工匠的核心。德国人对于匠心精神的理解在于“慢、专注、创新”。

当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匠心精神至少应该包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让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学生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干一行、爱一行,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勤勉敬业,艰苦奋斗,不断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中创造价值、创造人生的实际意义。在高校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树匠心、育匠人、造匠品、铸匠魂,将这一精神具体的贯彻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

2 匠心精神培养的基础及缺失

2.1 人文素质的基础教育

在我国的制造产业中,对于高级设计人才的缺口极大。高校的教育正为我国的制造业提供着这样的有生力量。在科学技术产业中提倡创新的同时,我国的艺术设计相关产业也需要进行创新力量的发展。和科技产业相同,艺术设计相关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创新精神。尤其在艺术设计领域,其创新精神的发展并不是一种凭空出现的现象,而是在于长期对于艺术素养的累积中,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将精简理念和具体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创造出与时代以及环境相符合的艺术设计产品。由此可知,文化素质的累积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仅长期的积淀所形成的文化熏陶,更在于对于文化素质内涵足够精细的了解,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直接用来实践。

2.2 课程的设置中理想教育的缺失

在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现状中,呈现一种对于匠心精神的缺失。在高校的具体课程设置中,就表现出了相关的问题。在高校课程的藝术设计具体设置中,并没有一门课程出现对于设计精神的具体强调,只有在某些院校开设的艺术史相关课程中,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史上出现的著名设计师有一些简略的经历介绍。在这些简略的介绍中,由教师对于该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发展讲解。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两个问题以至于这样的教育不能够具有持续性以及实际意义。

3 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具体意见

3.1 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建立团体导师制度

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需要将课程设置中属于隐性教育部分的精神理想教育从具体的教材中进行提取。在课程的设置上,强调精神教育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内容。对于非重点知识性的内容,由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相关重点强调之后,可自行进行课下的学习。

通过长效性的制度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加强沟通,学生具有向师性,一方面具体的向教师学习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为人师表,需要以自身的技术素养以及专业的职人精神对于学生形成长期性的影响。由团体导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性的操作。

3.2 加强通识性的人文教育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由于分科教育的设置较早,因此对于学生的通识教育较为忽视。尤其对于高校的设计人才的教育中,由于具体的艺术设计工作内容会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具体的设计人员对于各方面的知识都能够有一定的相关见解,因此需要加强通识教育。

结束语:

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人才教育时需要强调教师对于人文情怀激发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关注到传统文化,在实践操作中教授传统工艺,在专业知识中注入文化底蕴,只有这样的自信教育内容才能促进中式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匠心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查波, 张逸. 论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匠心精神的培育[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1):91-94.

[2]江红梅. 养匠心,去匠气--谈谈新常态下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思路[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5(8):108-109.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高校
《星.云.海》
《花月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