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课相关知识导入法

2018-12-21孔雪娇

赢未来 2018年14期
关键词:导入法中学语文

孔雪娇

摘要:课堂导入设计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的内容,艺术的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采用背景知识、文体知识、传统文化常识导入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景,对整堂课的内容有预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相关知识;导入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富于艺术性的导入,能开启心智门扉,诱发浓厚兴趣,激发情感共鸣,给学生以活力,带来快乐和美的享受,使学生听之有趣、悟之有味,欲罢不能,从而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课堂导入既是一种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语文课导语的设计最常用最直接的就是利用相关知识导入,我认为利用相关知识导入有下几个技巧:

一、利用背景知识导入

“文以载道”,文学作品大多源于生活,反应的是作家对于某一背景,某一时代对客观外在的再现或主观认识的加工。有些课文,蕴含着作者深沉的感情,但学生如果对作品所处时代背景不了解,就很难把握课文内容。所以在导入时要恰到好地处为学生讲解一些文章涉及到的内容和背景,这样,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背景,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感情。从背景知识导入,不是平白的介绍历史背景,而是要想方法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如讲《最后一课》时可这样设计导语:“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南部的阿尔萨斯、洛林等地,不仅如此,而且残暴地要剥夺孩子们学习本国语言的权利。战争是如此沉重,但法兰西人民并没有被侵略者的暴行所吓倒。相反,激发出来的是广大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年幼的孩子们迅速懂事与成熟,战争付出了代价,但唤醒的是民众的心灵,这就是最后一课,最震撼人心的一课!”以历史背景知识导入新课,“未成曲调,先有情”恰似浓墨重彩的画外音,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他们会很想知道,这最后一课究竟是怎么上的,是怎么唤醒民众心灵的。

二、利用文体知识导入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已指出:“温故而知新。”这种一方法就的提出说明了知识存在着逻辑联系,新旧知识是有连续性的。无独有偶,美国现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也提出了累计学习的理论,他的基本论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新旧联系,温故知新,既能巩固旧的知识、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去学习新知识。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的内容,艺术的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知识导入。为了使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必要做一些适当的旧知识提示,使学生产生一种知识的前后贯通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迅速同化新知。“通过回忆旧知识,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进而使知识系统化,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讲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可以从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马说》等入手,总结“说”这种文体的特点;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以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入手,总结“记”这种文体的特点。这样可以使同学们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记忆更加清楚,进而产生兴趣,乐学,善学。知识性导入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背景的介绍要紧扣课文的主题,简明扼要,不能面面俱到,能做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就好!

三、利用传统文化常识导入

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个人至上,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语文课若采用传统文化尝试导入,会更有利于将教学上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名族自豪感。比如我们在讲解《成语使用》的专题课时,我们就可以把成语的来源分为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利用看图片猜成语的方式,通过利用传统文化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在讲授《对联六副》时,老师可以从解说“门当户对”这一国学常识来透露信息给学生——对联的结构形式特征,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比如,我们在讲解《汉字》专题时,我们可以模仿汉字听写大会的形式,教师出示一些古体字(山、人、子、旦、上、下)的图片,让学生猜并根据象形字解释其意思,这样来导入学生会觉得简单有趣,并对这一堂课的内容充满期待!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起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现代语文教学中,影响着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思想和优秀成果,提升学生的人文价值导向与学生的文化底蕴,发挥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之,无论哪一堂课,都是以传授知识给学生为最终目的。在讲授新课之前,学生总是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結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来导入新课,在新旧知识间为学生架起一道桥梁,让学生自己去走,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的内容,艺术的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上方法导入。

参考文献:

[1] 荷泽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语文课‘凤头设计谈》作者:察凤娥 孟游

[2]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29卷 第3期

[3] 《中学语文课堂的导入与收束艺术探微》作者:汪丽霞

猜你喜欢

导入法中学语文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浅析导入法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课的导入法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导入法小议
导入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