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情感教育,强化学生道德品质

2018-12-21罗志芬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罗志芬

摘要 选录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知识上对学生有提升意义,在情感和思想中更有对学生的感化作用。对此,教师教学应当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艺术性特点,渗透情感教育,强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让学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其道德水平也能获得同步发展。而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过程中,情感是最重要的一环,能够强化学生意志、帮助学生抵抗不良诱惑、克服不良习惯。所以,情感渗透是必要且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便于转化学生思想

小学阶段,虽然对社会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此时的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得合理的社会规范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学生已有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的重塑,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习得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生的传统认识中,对于父母的照料,往往被学生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所有父母的关心在学生看来都是习以为常。所以,感恩教育在小学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帮助学生扭转思想,让学生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主动承担家务,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体验父母的用心良苦,才能让强化学生积极价值观念的建立。而这种观念的扭转,恰恰需要以情感触动为前提,生硬的告知所起到的教育和塑造效果甚微,并且说教式的道德塑造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更比那与转化学生思想。

2.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

在对学生的品德塑过程中,接受道德认知只是第一步,而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更需要经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塑造过程中。例如,教师告知学生随意丢垃圾是不礼貌并且不利于环境的行为,多数学生知道这一道德规范,但是却难以真正将这一规范实践于生活中,仍然存在随手丢垃圾的行为,所以这种行为也就是俗称的“知行不一”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道德认知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更便于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便于坚定道德意志的建立,即便是履行道德规范存在一定的困难,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力克服困难、坚守信仰,利用情感和道德的力量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二、渗透情感教育,强化学生道德品质

1.创设情境,代入情感

为更好的帮助学生感知情感,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学习,让学生将文中的情感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代入到自己的认知中,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塑造效果。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同学们,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会受到表扬和批评,这些批评可能来自于父母、可能来自于老师,也可能来自于一些朋友,那么关于表扬和批评,你们都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感受呢?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随即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批评和表扬的看法。这一过程,教师不置可否,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下面,请同学们进入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来看看文中“我”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方式的理解和感受。在本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根据文中父亲对“我”的作品的评价“糟糕透了”以及母亲对“我”作品的评价“精彩极了”两种评价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随着文中剧情的发展,让学生感知到母亲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父亲的评价是对自己的督促。虽然两种评价方式不不同,但都是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自己殷切希望的体现。随后,在本篇文章完成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再回到新课引入的问题中来,分析父母和教师对自己的表扬和批评,说出两种评价背后的实际含义,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学会感知和体验不同角度下的情感,让学生学会接纳批评、转化批评,将他人的批评和表扬都看成是自己成长和提升的重要力量。

2.分析联想,升华情感

文学作品对情感的表达往往具有含蓄性,对于情感的感知和体验往往需要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联想,才能如酒后的醇香,慢慢地在心底散发开来。因此,为起到更好的道德强化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在文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联想,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上深受触动,达到情感渗透的最佳效果,从而强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塑造。例如,在《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老师“凯蒂旺普斯”这一绝迹动物以及“我”考试试卷中全是大大的红叉这一事迹,并让引导学生分析:当老师讲授完这一绝迹的动物之后的测试,“我”和同学们都获得了低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如果自己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什么反应?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阅读,然后在后文中找出老师这样做的原因。通过分析文章和由彼及己联想过程,学生体验到了文中教师的“另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就产生对后续老师这种行为原因的好奇心。随后,学生再通过阅读了解到,课本上写的、老师说的,并不是一贯正确的,并且事实上没有谁是一贯正确的这一认识,学生的各种情感也就得以释然。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对文章中教師对学生的启发和让学生理解的道理也就更深刻明确了。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是扭转学生思想、实现学生知行合一的必要前提。教师教学要结合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渗透,利用创设情境和分析联想等措施,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更加丰富的情感,提升对学生品德的塑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会民.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校园:中旬刊,2013(09).

[2] 朱永新.新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 钱蓓蕾.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措施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09):23-24.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