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CTO—ART平台助推中国CTO—PCI学术发展

2018-12-21刘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授手术

刘志学

与柳景华教授相识,缘于两年多前的一次采访,那时,记者第一次听他提及CTO-ART(Chronic Total Occlusion: Antegrade & Retrograde Therapeutics)理念,因当时关注的是另一个采访主题,并未太在意。后来记者得知,2017年5月20日,由柳景华教授等人发起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同主办的CTO-ART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功召开。那次活动不仅引起了我国心血管学界的瞩目,也使柳景华教授倡导的CTO-ART理念更广泛地被业内同道所接受,并引起了高度关注。與此同时,围绕CTO-ART,柳景华教授和他的同仁们不仅在网上通过各种渠道授课,还在中原、华北、东北地区开展了多次活动,由此,本刊记者开始持续关注CTO-ART这一崭新的理念。

2018年8月13日上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综合病房楼B座5楼的心内科28病区办公室,本刊记者围绕与CTO-ART相关的话题,对柳景华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成功的CTO-PCI可带来较好的临床获益

采访一开始,柳景华教授首先介绍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一直以来都是介入治疗的热点、难点之一。CTO在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发病率占全部介入治疗(PCI)的20%~30%,尤其对于既往曾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的病人,发病率可高达54%。它被称之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珠穆朗玛峰”。然而,对于CTO病变的治疗策略,目前学界仍有不同争论,尽管对于CTO病变采用何种治疗策略的争论已有很长的时间,但仍没有定论。实际上,目前随着CTO介入器械、观念及相应策略的飞速发展,尤其是CTO逆向技术和Hybrid策略,极大地提高了CTO-PCI的成功率。有研究统计,从2012年~2015年,美国11个医学中心连续入选1036例CTO患者,使用Hybrid策略,CTO-PCI手术成功率可达91%,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MACE)发生率只有1.7%。其他国家和地区Hybrid策略研究结果与此类似,如日本有2个医学中心CTO-PCI成功率可达97.8%,而欧洲有研究报告其成熟术者CTO-PCI手术成功率为94.4%。

柳景华教授接着说:“我们认为,对于CTO患者,成功的PCI手术可以给患者带来六个方面的临床获益:一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对抗心绞痛药物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二是能够减少对CABG的需求;三是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四是能够改善左心室功能;五是能够降低心律失常风险,保持心电活动稳定;六是能够提高对未来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风险的耐受力。可以说,一台成功的CTO-PCI手术所带来的临床获益,是非常可观的。”

柳景华教授还表示,但是,由于CTO病变特征和临床情况较为复杂,所以PCI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成功率偏低。近10年来,随着专业器械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突破,国内外同行逆向介入途径以及导丝升级、夹层再入真腔等开通CTO病变技术的规范化使用,明显提高了CTO开通的成功率,CTO-PCI正成为一种“艺术”,国内多个大型心脏中心介入治疗CTO病变的能力已接近国际水平。

年轻医生要警惕CTO-PCI的

诸多误区

在采访中,柳景华教授还对记者说:“由于CTO-PCI技术极具挑战性,近些年来,国内各个医院的心血管医生都跃跃欲试,都想去开展CTO-PCI,甚至很多人认为,只要能做逆向就能克服所有技术上的缺陷。我个人认为,很多技术的发展都是水到渠成的,低年资医生在CTO-PCI方面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

柳景华教授认为,“一开始,他们首先要理解简单的病变做PCI应该怎么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慢慢升级,升级到最后无疑就是CTO-PCI了。如果年轻医生没有把基本功练好,没有把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好就去做CTO-PCI,一定会遇到困难。年轻医生可以走捷径,但一定要懂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要避免陷入CTO-PCI的诸多认识误区。目前,业内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就是有人认为CTO-PCI技术不能普及,我认为这也是错误的。无论任何技术,如果说不能学习、不能普及,那么这个技术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推广价值的。所以,对于年轻医生来讲,机会是有的,但挑战也是非常明显的。所遇到的挑战就是很多器械还不会使用,技术还没掌握。所以我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CTO-PCI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后,还要通过实践进行考验。不因成功而自喜,不因失败而气馁。作为年轻医生,一定要有不辍不悔不气馁的精神。”

柳景华教授接着说,“作为年轻医生,还要虚心,不能妄自尊大。无论做什么手术,一定不能拘泥于某一个技术,也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学派,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才是医生最高的追求。很多年轻医生可能因为医院本身的CTO病例比较少,便会被一些假的成功率和失败率所迷惑。但只有做得多,才知道真正的成功率是多少。希望年轻医生都不要气馁,也不要一取得点儿成绩就沾沾自喜。每次在成功的病例中找出几处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失败的病例中总结出几条成功的地方,这样下一次手术就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同时把一些掌握的技巧、技术运用到病例中。只有掌握了这些,谨慎地对待每一处CTO病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CTO-ART的目的是建设一个

开放的学术平台

在采访中,柳景华教授还介绍说,当前,由于国内CTO-PCI技术水平极不均衡,地区之间、医院之间、不同术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鉴于国内诸多医院的年轻医生都对CTO-PCI技术有着浓厚兴趣,因此,改变这一现状、满足更多同道的需求、造福更多患者,已经成为我国CTO-PCI发展的当务之急。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CTO-ART理念就应运而生了。”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柳景华教授领衔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28病区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承担着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以及全国各地疑难病症的会诊任务。近些年来,在学科研究方面,他们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创新性工作。

对此柳景华教授介绍说:“我们心内科28病区是以CTO-PCI作为科室的一个重要特色的,我们病区的CTO-PCI量在院内是最多的,70%以上的患者都是从全国各地转诊过来的。这是我们这几年励精图治,通过CPS会议所取得的一个成果。在科研方面,每位科室成员都有与CTO-PCI相关的课题,从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包括临床的一些科研,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柳景华教授继续说:“作为学科带头人,我很早就认识到学术交流也是科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我们而言,‘引进来就是CPS会议手术演示,我们邀请了境外的专家同台进行手术演示,学习精华,取长补短。‘走出去就是我们学习掌握了一些先进的医疗技术之后要更多地去做的工作。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之后,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理念先进的学习交流平台,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CTO-ART的概念是3年多前诞生的。目前来看,这个理念是我们在国内外学界首次提出的。”柳景华教授随后诠释说,“CTO-ART取自‘Chronic Total Occlusion: Antegrade & Retrograde Therapeutics,意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前向、逆向PCI治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术者拥有精湛的技艺,目的是普及、推广、规范CTO介入治疗现代技术和理念。CTO-ART的目的就是为国内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同仁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学术平台,全方位助力地区交流、推广、规范CTO-PCI相关策略及技术。”

对于CTO-ART推广形式和构想,随后柳景华教授做了重点介绍。他表示,CTO-ART是以安贞医院柳景华教授团队为核心,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采用两种形式推广CTO-PCI技术和经验。首先,他们采用传统的线下会议的形式,有一年2次的专题学术会议CPS(CTO-PCI Summit),还有“走出去”与国内各地区大型医院合作,进行手术实战演示和学术讲座,以点到面传授CTO-PCI的技术。

经过扎实的筹备工作之后,2017年5月20日,为了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首站CTO-ART活动选在了河北省石家庄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同主办,柳景华教授、李拥军教授任大会共同主席,主持了此次CTO-ART交流会。首次CTO-ART会议分为学术讲座、精彩病例讨论2部分。第一部分由柳景华教授、李拥军教授、汝磊生教授、彭红玉教授、吴铮教授现场进行学术讲座,内容包括CTO介入治疗复合技术、逆向治疗步骤、改良LAST技术、CTO介入治疗并发症防治、最新文献回顾;付金国教授、赵东晖教授、郑泽教授等进行疑难病例分享。由于会议内容新颖实用,此次CTO-ART交流会共吸引了京津冀地区50余名介入医师参加,大家反响强烈,收获颇丰,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CTO-ART系列活动,共同推进中国CTO-PCI事业的快速发展。

柳景华教授接着说:“首站CTO-ART会议取得成功后,我们又将这种推广形式在长春、郑州、天津等地成功举办,在短时间内辐射了中原、华北、东北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均反响强烈,颇受好评。与此同时,我们为了利用好网络平台这一新型学术传播渠道,CTO-ART还尝试进行了线上授课,系统地介绍CTO-PCI基本技术、基本概念、个人经验以及国内外CTO-PCI学术进展和其他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关于线上课程的时间安排,一般为每月一次,每次设立一个主题,主题的内容实时在线征集。每次从星期一至星期五的19∶30至20∶00为授课时间,授课结束后为二三十分钟的课后在线讨论交流时间。”

经过实践,柳景华教授认为:“这种学术推广形式在CTO-PCI领域尚属首次,辐射范围和影响优于传统会议。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以CTO-ART作为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一般在对方医院都是一天时间,做两个病例,我们做手术演示,让当地的同行一起观摩或者现场进行讨论。这种‘走出去的形式,不仅是技术输出或者理论输出,更多的是和当地专家一起相互交流CTO-PCI相关的技术、理论,尤其是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未来,我们希望通过CTO-ART这种形式,可以全方位地交流、推广、规范CTO-PCI相关策略及技术,在普及理念、推广技术的过程中,推进我国CTO-PCI事业的蓬勃发展。”

共襄盛举,CPS峰会开幕在即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和京津冀CTO介入治疗俱乐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峰会(CTO-PCI SUMMIT, CPS)”将于2018年9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柳景华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谈及北京9月份CPS峰会的筹备情况,柳景华教授首先介绍说,CPS 系列峰会自2015年即开始精心筹划、打造CPS 系列学术会议平台,希望能在中国打造一个CTO-PCI SUMMIT。之所以定位为SUMMIT,是因为CTO-PCI这个事业应该是一些比较成熟的术者或一些PCI量比较大的医院的术者一起,共同普及提高CTO-PCI基本理念知识或者说一些技术技巧。至2017 年岁末,CPS 已成功召开了8届。每年举行2次的CPS峰会以讲座、手术演示、病例讨论和国内外会议相关最新内容速递等形式,旨在普及提高CTO-PCI的技术水平。”

柳景华教授继续介绍说,这个会议的每一次主题都是不一样的,但包括会议主题、包括会议形式、举办地点等,每次都认真听取了很多同行专家的宝贵意见,才最后决定的,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满足大家的需求,提高CPS会议的质量,也希望大家能在学习交流的同时学到知识,增进感情,进一步提升CPS會议的凝聚力。

柳景华教授还介绍说,即将开幕的这届9月CPS峰会的主题是: CTO-PCI实用技术、技巧与诀窍,以及个人最具教育意义的CTO-PCI病例。会议特别邀请20多位国内外专家做主旨演讲,国内外著名专家葛均波、高宪立、永松航、陈纪言、葛雷、张斌、柳景华等专家学者将全天进行手术演示,吕树铮、杨跃进、霍勇、周玉杰、乔树宾、吴永健、陈韵岱、王乐丰等专家学者将做专题演讲、点评以及展示精彩病例。同时,这次会议将由CPS官方网站记录会议全程,并免费公开呈现国内外CTO-PCI最新临床试验、最新中英文文献、幻灯片和最新器械进展等学术资料,供国内外同行相互学习参考。

采访到最后,柳景华教授说,“我和我的同仁们将以极大的热情,期待大家莅临。让我们在金秋收获的季节,相聚在首都北京,共襄CTO-PCI大业,造福患者!”

专家简介

柳景华,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心内科28病区主任。兼任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病分会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全国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委,国际血管联盟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京津冀CTO介入治疗俱乐部副主席。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归国人员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和卫生部心血管介入培训导师。承担973、863重大科研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等科研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论著5部,参编20部,获国家专利8项。曾获光华奖、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擅长内科重症急救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病临床实践技能,心血管病介入诊断和治疗,心脏血管内皮损伤及自身保护机制。

猜你喜欢

教授手术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曾觉民 教授
刘排教授简介
改良Beger手术的临床应用
手术之后
刘宏伟教授简介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浅谈新型手术敷料包与手术感染的控制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