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8-12-21陈猛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体育教学

陈猛

摘要: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时代的发展已经渐渐脱轨了,因此要求教师们能够适应当前教学理念的变化,积极探索在教学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充分发挥素质教育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体育的不理解,认为只是进行身体的训练。但是,若是没有相应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体育的训练就会产生一定误区,严重的甚至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文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教学

前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让学生的体育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使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以此来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应的培养策略,使其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人们的认知观念中,体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主要就是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从而忽视了对创造性的思维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单纯的体育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复杂的竞技体育的要求。虽然在一些传统项目上依靠的是身体素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许多竞技类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一些团队运动更多的是斗智斗勇,甚至是一些个人跑步,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频,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呼吸方法。可见在体育训练中,需要培养学社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训练更加科学合理[1]。

2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人类的身体是有极限的,不合理的训练方式不仅不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特别是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正是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合理的锻炼才能够让学生更加茁壮的成长。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进行体育的训练过程中,没有有合理的安排训练项目,经常会造成一些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中受伤,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信心。所以,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可见,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3.1 转变教师观念,重视创造性思维培养

体育教师做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对于教学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然而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在教学阶段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工作。有鉴于此,需要转变教师过去陈旧的教学教学观念,让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并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足够的重视。为小学生的体育训练,提供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3.2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完成课程的有效培养

在学生的創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无法有效的集中,使相关的教学活动无法有效的进行,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注意把握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将注意力放到对体育学习方法的训练上来。并尝试用有效的提问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从而能够让学生对问题和答案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一问一答中,学到有效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例如,某学校的体育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将步频和呼吸方法交给了学生,并告诉学生在进行跑步的阶段,均匀的呼吸时保证长跑的关键,那么在进行跑步的阶段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可以将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跑步的训练中,掌握属于自己的呼吸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欧得到有效的锻炼[2]。

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创造性思维的建立提供土壤

在小学体育的教育阶段,要重视理论教学,并要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让有关体育的一些理论知识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的体育训练,并且训练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有效理解,从而让学生能掌握关于体育的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有效掌握关于体育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基础。例如,某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交给了学生一些积极的休息的方法,如深呼吸等。在紧张的训练之余,学生们也能够利用这些休息方法有效的恢复了自身的体力,使自己能够神清气爽的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训练当中,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方法。

3.4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在安排训练内容的时候,更要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进行有效的了解,也要参考学生的个人爱好,进行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如在训练阶段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将一些身体素质和爱好相近的同学编到同一个训练小组内,根据学生的具体的身体素质合理的安排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从而让学生能够的完成相应的学习和训练任务。做到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教学安排。保证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3]。

4 总结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使自身能力,想象力得以提升,思维使其能够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建立提供土壤。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学生街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华.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14):134-135.

[2]刘元鹏.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 好家长, 2017(40):214-214.

[3]王汝江. 保护学生个性发展 放飞学生梦想——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 教育, 2016(12):00059-00059.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小学体育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