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信息化探究

2018-12-21王星

赢未来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王星

摘要:新媒体时代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复杂的网络环境、碎片式的信息多方面的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传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而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庞大受众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素质更加参差不齐,学生来源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做好有效开展价值疏导和价值引领,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信息化是需要探索的新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作为教育主体,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自身首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次,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复杂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青年群体中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与更高学历的人才相竞争,就要看是否能将大批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德才兼备、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 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的特殊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层次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等。虽然同样是作为计划录取的学生,但从成绩上看,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大多数相对较差,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存在一定难度;从行为上看,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不强;从思想认识上看,思想活跃但没定性,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

虽然高职院校中也不乏有学习成绩优异者,但这一小部分群体毕竟少数,他们或因一时失利、家庭经济等各種原因导致进入高职院校,在心理上所承受的挫折感更强烈,更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尽快投入到大学生活中来。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存在的缺陷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家长、学校认为成绩、分数对学生来说是更为重要和关键的,老师们也往往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指标,而忽视了其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跨进了大学的校门,认为进入了大学,就像游戏中打通关boss,到达了终点,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得过且过。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难以深入学生的头脑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从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更好的教育模式。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弱化

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新媒体互联网信息的“广容性”(是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共享性”,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其信息的庞杂上,易对大学生造成“信息污染”。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展现在大学生眼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更不足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他们在各种信息的直接辐射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特别是网络的隐匿性易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弱化,法制观念淡漠。互联网的这种隐蔽性,使得在网络这个电子真空中存在着道德和法律的真空。在早期某项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1.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的邮件,6.4%的人曾经发布不健康的信息,8.4%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和文字,28.6%的人曾经获取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

不同观念的冲突,甚至在遇到突发事件,遭遇挫折时,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产生迷茫,很容易采取偏激想法和极端的报复手段来解决问题。例如,在临时组建的群里不文明用语,与其他同学发生口角,导致被对方群殴事件,就可看见,空间的距离感让人忽视了对人应有的尊重,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这些不道德行为既是他们道德责任感弱化的表现,久而久之,就更加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的下降和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另外,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通过新媒体被广泛传播,时刻冲击着青年的思想与行为。例如自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校园内的大学生,使他们对道德准则的信任感开始减弱,对于公正的社会规范开始产生动摇,这也对当前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信息化

(一)把握时机,从被动到主动

调查显示,手机已成为青年最主要的上网载体,90%以上的青年通过微信、微博第一时间了解社会热点,可以说,青年获取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方面的资讯多通过新媒体实现。

利用新媒体宣传和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信息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在对待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抓准时机,注重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利用新媒体从被动接受信息传播向主动汲取所需信息转变,在纷杂的思想交锋中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抵制诱惑,应对来自网络世界的挑战。做到不抛垃圾信息、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作黑客,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并能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上网,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网络而努力。

(二) 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为切入点,精准投放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当高职院校大学生置身于信息海洋,面对汹涌澎湃涌来的繁杂信息时,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淹没而无所适从。因此,根据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新形式,探索新办法,做好信息分类推送。以官方微信为核心的多样化媒介推送途径,扩大信息的传播半径,微博、微电影、微视频等媒介个性化展示等等。正确把握网络交流平台、自媒体发展时代脉络,立足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的同时,主动抢占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型媒介制高点,运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把握先机,使得内容推送效果达到最大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将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并相应承担选择的责任,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即教会学生克制自己,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判断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法制类平面媒体的发展策略探析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